羅納德·科斯在總結他一生的學術成就時極為謙遜:“在經濟學的高級理論里我沒有建樹,我唯一的貢獻是對經濟體系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特征進行了一次總結?!笨扑箤@些被人忽視的因素所做的工作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法律和經濟結構。
科斯1910年出生在倫敦郊區威爾斯登的一個工人家庭里。他頗有學院氣質,對科學感興趣,但厭惡數學,這差點讓他與他未來的成就失之交臂。他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商業管理學,這是一個專門為中層管理者準備的學科(科斯認為商業管理是他“完全不能勝任的職業”)。
他的課程里包含一些經濟學知識,而他很快就愛上了這門學科。在讀期間,他獲得了一份為期一年的旅行獎學金,這給了他實踐所學的機會。他選擇去美國的工業城市考察,以期為長期困擾他的問題尋找答案:“為什么存在公司這種組織結構?”
那時其他的經濟學家正沉迷于研究“價格機制”的神奇作用。而當他研究過美國的汽車工廠后,他發現公司的存在抵消了價格機制的一個致命缺陷。在現實世界里,為了達成交易,買家和賣家總是需要做出額外的付出,比如談判和簽訂合同,而這就是所謂的“交易成本”,它讓價格機制無法平滑地發揮作用。他因此推測,公司存在的意義在于它作為一個統籌機構,能夠降低生產中每一個步驟所需的細節和合同帶來的交易成本。
科斯1932年在鄧迪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首次提出這個課題,那時他剛剛21歲。到1937年,他又發表了一篇名為《企業的性質》的文章,詳細闡述了這個課題。
1959年科斯被邀請去芝加哥大學演講。他的聽眾里有喬治·斯蒂格勒和米爾頓·弗里德曼等未來的諾貝爾獲獎者,最開始這群自信而前途不可限量的學者對科斯的結論抱有嚴重的懷疑。但2個小時的答辯會結束后,科斯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他們邀請科斯將他的答辯書面出版,于是1961年《社會成本問題》這一經濟學里程碑面世。1964年科斯正式成為了芝加哥大學的教員。
在芝加哥大學,科斯發展了他的理論。他認為如果交易成本為零,那么理論上來說市場無需政府干預就能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扑箯倪@種樂觀的論調出發,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后蘇聯時期“休克療法”的支持者相信快速的私有化,哪怕是讓資源大量集中到幾個寡頭手里,也會有助于市場重新分配資源,結果這種理論被怒罵為“通俗科斯主義”)。
不過科斯倒是認識到了現實生活要比理論復雜得多??扑拱l現法律具有一種重要的經濟責任:減少交易成本對市場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一種清晰而易于轉讓的產權,有助于積極的經濟活動取代可能會因為高昂的交易成本而把事情搞砸的談判和合同。
科斯獲得諾貝爾獎時離他在鄧迪大學做的那次演講已經過去了70年。對此他半調侃道:“一個學者應當知足。如果他的理論錯了,那他就從錯誤中獲得了新知識;當他對了,他又能期待看見人們最終認同他的理論,當然前提是他活得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