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不但是樂器,也是抒懷寄情之物。數千年的歲月中,它融合了人類的智慧,濃縮了傳統的內涵,深刻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5月,慶灃祥精心打造出“大音希聲”古琴雅集會,伴著悠然茶香,云南省著名的古琴老師晨曦,帶著嘉賓們回顧傳統文化精髓,品味琴道千年的遺風雅韻。
琴茶本同韻,都是屬于深沉內斂的性格,所以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總愛在喝茶的時候聽琴,兩者相得益彰,茶有茶道、琴有琴道,古琴傳承了兩三千年,不但蘊含了豐厚的藝術價值以及人文精神,也傳承了中國的禮教文化,深受愛茶人士的喜歡。也許正由于古琴獨特的“悅心”效果,其生命力才能在歷經三千年的時光洗禮之后依然旺盛,這是“聽得到的歷史”。而普洱茶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一度登峰造極御貢京城成為乾隆爺的心頭好,“夏喝龍井冬飲普洱”的說法,皆因普洱茶“養身養心”的獨特功效,且它的“陳”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升華,這又是“品得到的古董”。當這兩種歷久不衰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這樣的環境與時光中相遇,更會讓人心生歡喜。在晨曦老師的演繹中,古琴的美學,凈、幽、淡、遠,那喝茶是不是凈幽淡遠?嘉賓們自發的深呼吸和閉眼:“也不知是不是喝茶的緣故,還是自己已居于這國樂的氣場之中,琴聲一撥,就能感受到音律的涌動直蕩到面前來……”,很多嘉賓還在琴聲音律中產生出各異的身體感受。晨曦老師不但帶著大家分享了古琴的歷史變遷及專業流派,更幫助大家解析了這種種感受的原因……歸根結底,城市生活的節奏如此之快,讓人們不堪重負,凡是有成就的琴家,除注重操縵技藝外,更多的是將個人修養和學識融入琴弦,鍛造出深厚韻味和幽玄之旨,而這“幽玄之旨”,正是讓我們不執著于當前,而能夠有一種內省、內觀觀照,能夠有一種生命的擴充和悠遠。
在這個下午,裊裊的琴聲與精美的茶藝不但讓嘉賓們慢了下來,暫時脫離繁雜的事務融入名門下午茶的妙曼,去聽一首古琴曲,品一道陳年茶,更讓他們為這些優秀的國學文化如何傳承討論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正如嘉賓們所說,我們喜歡這些國學文化,有的時候不單是喜歡事物的本身,更多的是因為由它們而延伸出來的一切心境和狀態。名門下午茶營造的便是這樣一種生活態度,一個美麗、迷人、充滿活力的過程。在5月的午后,在這個美麗的過程中,以琴怡情,以茶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