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的生產流通過程
要搞好紙張節約,首先要搞清楚紙張在報紙印刷企業里的流通過程(如圖1所示)。

紙張節約的關鍵環節
從上述流通過程中不難看出,紙張在報紙印刷企業的流轉其實就是一個進口、兩個出口,即紙卷通過材料供應部門進入印刷機臺,再通過印刷生產將大部分紙張轉化為報紙成品交給客戶流向市場,其余部分紙張轉化為廢報和筒芯進行回收。整個過程涉及4個關鍵環節:材料部門對紙卷的采購和驗收,印刷機臺的報紙生產,報紙成品的規范準確交接,機臺廢報和筒芯的精確定位回收。只要把握住了這4個環節,報紙印刷企業的紙張節約便大有作為。
1.材料部門對紙卷的采購和驗收
①紙卷的采購。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紙卷質量對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②紙卷的驗收。材料供應部門要做好紙卷的質量檢驗,對紙卷的品牌、克重、等級、規格、紙品外包裝、紙芯等都要做嚴格的抽樣檢查與校對,尤其是克重和紙芯。紙卷克重的準確將直接影響到用紙數據的真實性,而紙芯的質量會影響印刷生產的連續性。
③紙卷的存儲和轉運。紙卷存儲環境要求恒溫恒濕,存儲時間也不能太長。紙卷含水量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在印刷過程中出現跑規、斷紙而造成廢報。因此,紙卷應盡量提前24小時送到印刷車間,以適應印刷車間的溫濕度。同時,在紙卷從倉庫到印刷車間的轉運過程中,鏟車司機一定要輕拿輕放,減少紙卷不必要的損傷。
④對破損紙卷的取證、理賠和前期處理。對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紙卷破損,要做好證據采集和理賠工作,盡量減少損失。另外,還要將破損紙卷提前處理到位,因為紙卷一旦到達印刷機臺,機臺人員是沒有時間來處理問題紙卷的。
2.印刷機臺的報紙生產
印刷機臺的報紙生產,是紙張節約所有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印刷機臺將紙卷轉化為報紙成品的比例水平,直接決定了紙張節約的高低水平。這個環節的工作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方面:
①做好紙卷的上機處理,減少白破的產生。紙卷到達機臺,首先是將紙卷裝上紙架,并搞好病紙修復。對于紙庫發過來的問題紙卷,看紙人員要認真檢查、及時處理,并在保證印刷要求的前提下,處理時盡量減少白破的產生。比如紙卷邊上的小破口或緊邊就用刀削平或用水潤濕,而不是簡單地直接撕掉。
②減少開機廢報。生產廢報絕大數都來自開機報。因此,印刷機臺做好紙張節約的重點工作,就是嚴格控制開機廢報。一般而言,開機廢報由以下幾方面因素決定:
工藝質量問題。前面工序遺漏的一些工藝質量問題和裝版錯誤,往往只有在開機打樣之后才能發現,而且發現得越晚,紙張浪費就越大。
印版問題。印版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印版起臟、版孔打歪、印版劃傷等,導致停機抹版、補版,產生不少廢報。因此,從制版、彎版、裝版每個步驟都要認真負責,仔細檢查,才能有效減少停機次數。
設備故障。設備故障導致的開機停機有很多,主要是套印不準、三角板或折頁機裁不斷、不上水或不上墨等。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求機臺設備維護保養要做到位,調整好印刷壓力;另一方面要求操作人員開機前要仔細檢查設備狀態,提前排查故障隱患。
印刷工人操作問題。操作問題主要取決于印刷人員技術能力和操作習慣。現在報紙往往版面多、彩版多,任何一個版面有問題整張報紙都作廢。操作人員技術不佳,或者習慣開機就提速等,都會產生大量廢報。
③減少生產中廢報的產生。生產中的廢報主要來自3個方面:斷紙、質量問題和設備故障。
斷紙。斷紙的危害很大,除了影響報紙出版時效外,還會造成材料浪費。以32版《楚天都市報》為例,斷一次紙,二次開機約產生l000多份廢報,也就是大約100多公斤的紙張浪費。有時造成次生危害,如壓壞橡皮布,一塊橡皮布就是千元以上。嚴重者還會損壞膠輥,那危害更大。所以,要認真做好紙卷檢查和換紙準備,密切觀察紙架運行狀態,盡量減少斷紙次數。
質量問題。一般報紙印刷到中途,樣報取存之后,操作人員就放松了警惕,疏于抽樣檢查,往往就會導致質量問題,如糊版、白版、破版或者跑規等,這些都會造成廢報。
報紙印刷生產過程中,設備上印刷張力的大小、墨輥的傳墨性能、滾筒的壓力、折頁機的調整、計數器的準確性、堆積機是否順暢,以及氣路、電路、水路工作正常與否等,都會影響生產進程和紙張節約。
④減少紙芯的浪費。一個完整紙卷,經過印刷機臺使用后,最后剩下一個帶有余紙的紙芯。減少紙芯的浪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紙芯上的余紙,提高紙卷的利用率。
一是盡量降低換紙紙芯直徑設定值。按照換紙程序,當舊紙卷的紙芯直徑達到預定設定值時,紙架就啟動換紙,切斷舊的小紙卷,換上新的大紙卷。一般而言,紙架大多設置的自動接紙直徑是110~125mm。而據機臺測試,筒芯直徑為102~110mm的也可以成功換紙。因此,在保證成功換紙的前提下,我們應不斷嘗試降低換紙設定直徑,以最小的紙張浪費找到最優的換紙直徑。
二是千方百計地用完小紙卷。有時因為質量問題或者用紙規格轉變,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形同雞肋的小紙卷。不用的話,還沒有達到換紙直徑,浪費較大;用的話,小紙卷穿紙不方便,換紙也有風險。這就需要機臺不怕麻煩,想辦法用掉這些小紙卷,或者在運行速度不高、張力反應不靈敏的小機臺上使用,盡量減少浪費。
3.報紙成品的規范準確交接
報紙印刷完畢,將直接交給客戶或通過郵局和發行公司流向市場。在交報時,要嚴格按照生產計劃給足印數和放數,尤其是放數既不能少給也不能多給,盡量減少浪費。
對于那些邊印刷邊發行的報紙,還必須加強生產現場管理,嚴格規范交報程序,做好詳細記錄,理清交報數據。尤其是有自動郵發系統的生產現場,報紙計數依賴于電子設備,要實施必要的人工輔助手段,綜合比較印刷機臺計數和郵發系統計數,減少數據誤差。特別是在郵發系統程序報錯或推報窗口出現故障時,此時電子計數數據失真,必須加強與發行方的溝通協作,認真細致地做好人工數據統計,減少不必要的數據誤差。
4.機臺廢報的精確定位回收
對于印刷后產生的廢報、白破和銅芯,印刷機臺要及時交給材料供應部門進行回收。這里所謂的精確定位,一方面是指數據要準確,廢報要稱重,銅芯還要計數,不能隨便入庫;另一方面是指要正確對應到各個機臺,不能張冠李戴。這樣,印刷機臺和材料供應部門各自建立詳細明確的用紙臺賬,做到心中有數。既方便查找問題,又利于評價考核。
影響紙張節約的相關因素
通過分析紙張節約的關鍵環節,直接明了地就可以看出有哪些因素影響了紙張節約。
材料的使用性能。印刷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如紙張、油墨、PS版、潤版液等,其使用性能的好壞均對報紙印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紙張節約。哪怕是換紙所用的小小雙面膠,質量若不過關就會導致換紙斷紙。
設備故障。印刷設備故障往往都會導致停機,不僅產生廢報,還影響印刷時效。
質量問題。不管是上道工序的質量問題,還是印刷生產中的質量問題,都會造成浪費。輕則幾捆廢報,重則全部重印。
操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操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技術水平,都會直接影響報紙印刷的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
提高紙張節約的具體措施
明確了哪些因素影響紙張節約,就能采取相應措施對癥下藥。
合理采購原輔材料。在材料采購中,不能一味地考慮采購成本,還要綜合考慮材料的使用效果。采購后,要跟蹤調查使用效果,多聽取印刷機臺的參考意見。
大力搞好設備管理。設備操作人員必須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按照保養手冊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實施科學、實用、合理的檢修計劃,定期更換易損元件,有效控制和提前排除設備故障,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對故障作出分析、判斷,組織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并依此建立詳細的設備維修檔案,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強化質量監督控制。整個印刷過程,包括前期文章編校,印刷廠的照排、制版、彎版、裝版、印刷,各個環節都應高度重視質量控制。尤其是作為生產終端的印刷機臺,開機要嚴格實施簽樣制度,認真對照傳版說明,避免質量工藝差錯;印刷中勤抽樣、勤調控,杜絕生產廢報。
嚴格實施成本考核。紙張節約要領導重視,廣泛參與。報紙印刷企業內所有對成本負有管理責任的車間、部門,都應根據事先制定的定額標準和成本目標進行考核。這樣,有關部門才會在生產中適時干預調整,挖掘自身成本控制的潛力。考核的重點,就是利用指標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調動印刷機臺的積極性,真正發揮考核對成本降低的先進性作用。
深化利用新技術。一些像自動套準裝置這樣自動化程度較高技術的利用,往往會給紙張節約帶來很多驚喜。例如CIP3油墨預設技術,它直接根據版面圖文數據在印刷機開機之前就將版面墨量調整到位,提高了報紙印刷質量,減少了開機廢報。原來手工調墨需要2000份左右的開機廢報,使用水墨預置后大約只需600份左右,大大節約了紙張。
持續提高操作人員職業素質。印刷設備每一次從開機到第一份合格報紙產生,都要產生一定的廢報。唯有操作人員具備先進的操作理念和過硬的生產技術,報紙印刷才能更趨于穩定快捷,從而減少物料的浪費。為此,報紙印刷企業要培育職工敬業的工作態度和規范的操作習慣,不斷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術水平。
作者單位: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印務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