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理財有個“八字方針”:管錢、攢錢、省錢、護錢。管錢是核心,攢錢是起點,生錢是重點,護錢是保障,四者缺一不可。其中,保險是家庭理財和幸福生活的最主要的保障手段。本書介紹了一些新的保險產品的介紹、適用人群和購買要點,指出人們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容易闖入的誤區,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保險觀念,明明白白為自己的資產找到“保護傘”。
Q:《錢經》
L:劉彥斌
Q 中國人很多都不買保險,對保險行業也有很多誤解,對此您怎么看?
L 很多人購買保險最大的誤區是把保險和股票、債券相聯系、相比較,把買保險當成一種投資。投資者認為購買某些投資型保險就是理財的全部,兼備了保障和投資功能,甚至更為重視投資功能,這是不對的。
以壽險為例,買保險就是買自己的未來、買自己的養老,不是為了做投資。一紙保單所提供的是一種保障,是對于未來不確定風險的預防,而返還型險種所具有的本金返還、利息給付等職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種補充。對個人來說,投保壽險是獲得對未知風險的保障,使其在受到意想不到的損害時,本人或家庭可以得到經濟上的補償,確保家庭經濟的安定。也可作為一種儲蓄工具,在保險有效期內,被保險人可以得到保險金額和養老所需的支出。
此外,目前保險業理財師的素質不齊也是中國人對于保險行業有誤解的原因之一,這也需要時間來解決。
M 雖然針對不同的投資者,需要不同的配置規劃,但是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中也會有一些基本原則,您認為有哪些配置準則是所有的投資者都需要遵守的?
L 可以按照下面的一個投資準則來進行基本的配置規劃,然后再根據具體的財務需求來進行調整。
在家庭財務規劃中,可以把錢分成三部分,即應急錢、養命錢和閑錢,對照投資屬性來看,應急錢對應流動性,養命錢對應安全性,閑錢對應收益性。具體來說,應急錢用于失業、家人生病等意外開支,可以保留一到兩年的生活費用作應急錢,應急錢可以投資一年期以內的銀行儲蓄產品、貨幣市場基金、保本保收益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養命錢則包括自己的養老金、子女的教育費用、子女的結婚費用等,可以保留三到五年的生活費作為養命錢,養命錢可以投資三年期、五年期的銀行儲蓄、中期國債、債券基金、儲蓄型商業保險、住房和黃金等。閑錢是家庭五到十年不用的閑置資金,可以用來從事風險性投資,可以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信托產品、投連險和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商業地產等。
M 在家庭的資產配置中,保險起什么作用?
L 事實上,在應急錢、養命錢和閑錢之外,還需要一個護錢做保障,因為家庭有可能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疾病、工傷、車禍、意外責任)造成家庭錢財大量流失,我們需要購買保障型保險來為自己提供補償性資金,幫自己渡過財務危機。而保險就是起一個保障作用。
一個家庭光有基本資產配置還不夠,還需要給財富穿上“衣服”才有保障,這就需要發揮保險的重大作用。尤其是保障型的保險,包括意外險、大病險、醫療險、定期壽險等。在所有保障充足的基礎上,還可以用“閑錢”購買保險公司提供的帶有理財性質的投連險產品等。
M 處于不同家庭周期的投資者,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也有不同的選擇,對不同的購買者您能給出一些指導意見嗎?
L 35歲之前的年輕人,在購買保險時,主要考慮保障型的分紅險就可以,壽險、大病險并不是買保險的重點;35歲到44歲的中年人,可以購買一些年金和分紅型的保險,而對于55歲以上的老年人,購買保險的必要性減少,比方說一款保險,投保30年,對于55歲以上的老年人,購買起來意義不大。
事實上,現在保險公司理財型保險非常多,但是我并不建議購買,保險并不能當作投資品來看待,購買保險要謹記購買的是它的保障功能。我也只是選擇購買了意外險、高端醫療險和防癌險,我太太則購買了年金險。
M 保險和其他金融產品相比,都有哪些其他金融產品不具備的優勢?
L 保險也具有一些其他金融產品不具備的優勢,其中強制儲蓄和避稅避債是保險的最大優勢。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月光族”,透支信用卡的情況非常多,這些錢如果就存在工資卡里或只是存在工資賬戶上,因為取起來非常方便,花得非常方便,可能就流掉了,如果說我就是固定的,哪怕就是2000元、3000元、5000元,我就購買一個定期儲蓄的、強制儲蓄的保險產品,保險產品它的變現能力弱。在大多數人看來可能是一個弱項,但是對于一些沒有養成很好的存錢習慣的朋友來說,它可能就是一個強項。
在成熟的市場中,保險也可以起到避稅避債、隱匿資產的作用。
對于那些巨富來說,生意往來導致債務糾紛或由于經營不善陷入困境甚至破產都有可能。這種情況下,個人資產自然會被用來償還債務,而如果購買了大額保單,情況就不一樣了。
簡單來說,以死亡為條件的人身保險都可以避債。而其他類型的保險如企業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則不具有避債功能,因為這類產品的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本身,錢到最后還是賠給他自己,屬于他自己的資產自然不能避債。
保單避債只有指定受益人的壽險保單,才不作為遺產處理,不需要用于償還債務。因此,也就有了資產保全、躲避債務的功能。不過,如果保單上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死亡、保單受益人為“法定”,在這種情況下,保單將不能作為避債之用,會被視為償債資金。
M 保險也具有隱匿資產的作用,現在遺產稅開征已經勢在必行,很多高凈值客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合理規避遺產稅,但是對于擁有一兩套房,名下資產百萬左右的中產來說,他們想要通過保險來合理規避遺產稅,可以怎樣操作?
L 購買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可以幫助中產合理規避遺產稅,所謂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由于在購買保險和領取保險金時,投保人處于不同的生命階段,其邊際稅率有非常大的區別,對于投保人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對于中產來說,擁有一到兩套房子,價值幾百萬,在老人身故之前,購買保險,指定受益人為子女,當老人身故后,子女獲得保險賠償,這筆錢可以沖抵遺產稅。
M 現在以房養老的呼聲很高,您認為是否可以通過房產養老?
L 以房養老,前提之一是房價不會下跌,這樣才會有保險公司愿意接收老人的房子;其二,房子的評估價格和老人的預期會有一定的落差,例如可能市值500萬的房子,評估了300萬,結果雙方達成不了協議。
不過在20年之內房價在整體上是不會跌的,尤其是一線城市,例如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每年有大量的富人涌入,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M 現在房產稅開征在即,對于手頭持有多套房產的投資者,您有何建議?
L 房地產是一種很好的長期投資工具,但是只適合財力比較雄厚的人們進行投資。因為投資房地產需要較多的資金,而且房地產的流動性差,也就是說不容易變現,所以投資房地產應該使用長期閑置的自有資金,而不應該使用借貸資金。買房的好處是房地產是抵御通貨膨脹的良好武器,可以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 弊端在于如果是貸款買房,一旦買房人的收入下降或是貸款利率持續上升,買房人就會面臨很大的還款壓力,甚至陷入財務困境。
手中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士需要考慮未來將要出臺的房產稅,要衡量房產稅和這套房子市場漲幅額度之間的差值,雖然房價在上漲,但要明確這些錢并不是流動資金,每年交的房產稅都是流動資金。因此繼續持有這套房產需要保證每年的漲價額度高于交納的房產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