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自然對這場變革做出激烈的反映。11月12日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以下簡稱《公告》)發布,由于缺少具體的細節和量化指標,令投資者失望,結果13日上證綜指大跌1.83%,至近三個月新低,香港股市也觸及兩個月低位。但到了15日,由于高層持續釋放改革信號,修正先前悲觀預期的結果,股市又一掃陰霾,出現強勁反彈。15日晚些時候,《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全文公布,果然其中有不少改革的亮點。
不變革、就滅亡
這是一個變革的年代,不變革,就滅亡。這期的每月趨勢觀察很可能是最后一期,在這個欄目里,我們鼓勵讀者在2008年底的時候買房、投資股市,我們警告讀者在去年底的時候要遠離黃金,我們曾經在2010年的時候說過銀行股值得持有,而在之后又預言貴州茅臺的牛股光環將黯淡下去。雖然呈現了不少精彩的內容,但在傳播介質與渠道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與讀者的距離其實越來越遠。
言歸正傳,我們再回到眼前這場變革。在《公告》全文中,提到“改革”59次,對比之下,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公報中出現了31次,十六屆三中全會公報出現了26次,本次“改革”出現的頻率已經超過上兩屆的總和。而相對于《公告》的“務虛”,《決定》的“務實”更令人對變革充滿期待。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甚至提出:我國將建立2.0版市場經濟。20年前,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那是一個根據中共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制定的總體規劃和行動綱領。根據這個總體規劃和行動綱領,我國從1994年開始進行了財稅體制、銀行體制、外匯管理體制、國有經濟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等多方面的變革,奠定了中國經濟崛起的制度基礎。
這個1.0版本的市場經濟,還帶有很多命令經濟的色彩,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了太大的作用。在GDP崇拜的熱潮下,對方政府的發展熱情和逐利本能缺乏有效約束,其行為模式助長了投資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地方政府成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這導致了兩大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舉步維艱,資源浪費、貨幣超發;二是嚴重的腐敗。而2.0版本的市場經濟,就是一個消除了條塊分割、向所有市場主體開放的市場,一個消除了壟斷和行政干預,在法治基礎上實現有序競爭的市場。
李稻葵教授也撰文指出:如果說1978年的改革發軔于農村,1984年的改革將其經驗推向了城市,1992年的改革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1994年的改革又是全面市場經濟改革的鋪開。那么這一輪改革的新意是,它將觸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的種種深層次問題,觸及中國龐大經濟體的骨髓,從而重構其造血功能。
根據《決定》,中國的改革將在今后7年內全面深化,有望在2020年形成系統完善、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那么,這個《決定》對于老百姓的理財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呢?最直接的影響是“不會那么早就退休了”,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可能更方便了,如果退休后想到農村買個宅基地蓋房,也變得非常現實。而對于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未來可以生二胎了,不過在大城市落戶其實更難了,而購房也要留意房產稅了。當然,現在關于房產稅的爭議頗多,具體的實施細則我們依然要拭目以待。
擁抱變革就是擁抱明天
不要懼怕變革,變革會帶來風險,會改變你熟悉的、舒適的生活軌跡,但另一方面,也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機會。最近有消息稱,“中國大媽”開始炒比特幣,作為一種網絡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價格從7月初的200美元躥升至440多美元。當然,詐騙、卷款逃跑等事件也頻頻發生,就在10月底,一個曾經在比特幣圈紅極一時的交易網站GBL突然關閉,絕大多數用戶還沒來得及將賬戶里的資金提出來,估計損失金額或將超過2000萬元。盡管存在風險,但對于這種切割國家主權與貨幣之間聯系的創新,經受一些挫折是免不了的。
就如比特幣一樣,互聯網在顛覆了傳統的音像、紙媒、零售行業后,又開始向金融領域滲透。余額寶讓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成為國內史上首只規模破千億的基金,也成為當下單日收取管理費最多的基金產品,累計為持有人實現收益7.88億元。與此同時,百度在10月28日向互聯網金融市場拋出“試金石”——華夏基金公司現金增利貨幣基金,最終12萬人“擠破了頭”,在四個多小時時間里搶到了10億元的基金產品。除了聯手基金公司定制推出高收益的線上理財產品外,百度金融從支付結算到融資以及投資理財類的全線產品布局也初現雛形。
一方面,互聯網巨頭進軍金融領域的步伐會越來越快,另一方面,民間資本進軍金融業的浪潮也愈演愈烈。有媒體報道,山西16家民企在醞釀成立山西銀行。而就筆者接觸到的地方家族企業,其中有不少打算成立銀行,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記得有一期每月趨勢觀察中,曾說到10年后可能閑著沒事就成立個銀行玩玩,這樣的預言絕非信口開河。記住,不要低估10年內可能發生的變革。
變革將在每一個角落發生,只要不固步自封,積極的擁抱變革,那么就可能擁有美好的明天。現在的整體經濟環境也為變革提供了不錯的時間窗口。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5%,作為預測經濟冷暖重要指標的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5%,創今年以來的次高。而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4%,連續4個月回升,為18個月以來的新高。10月份的CPI同比達3.2%,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PPI則同比下降1.5%,從需求面形成了對物價上升的的抑制力。
而從國際層面看,被提名為美聯儲下任主席的珍妮特·耶倫為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進行有力辯護,稱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作出了有意義的貢獻,語氣相對鴿派,但沒有對美聯儲可能何時開始縮減資產購買發出任何重大暗示。受此影響,金價出現上漲,未來金價走勢還要看美聯儲換屆后的政策,而美股依然保持強勢。相比而言,中國的A股市場在未來可能出現變革的刺激下應該更有吸引力,債券市場則會繼續低迷下去。
放眼未來,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大的產業投資機會更應關注。比如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比如降低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門檻,比如鼓勵社會辦醫,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巨大的改革中一定蘊藏著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