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關注黃金以來,才突然發現,我們最經常使用的東西,其實可能是我們最不了解的。每天我們都在和“錢”打交道,很多人都想“掙大錢”,可是“錢”到底是什么?“錢”只是銀行賬戶里的一個數字,還是我們每天使用的“紙幣”?或者是這個數字和“紙幣”所能給我們帶來的房子、車子和其他?
財富到底應該用什么來衡量?
翻看《新華字典》,錢的解釋之一是“貨幣”。而《辭海》對“貨幣”的解釋則更為詳盡:“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英文的“Money”一詞似乎是對應中文“錢”最佳的解釋。Wikipedia對“Money”的解釋非常詳盡,定義為“在特定的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經濟體內被廣泛接受的用于支付產品和服務以及歸還債務的媒介或者記錄。錢最主要的功能有四:交換媒介、計價單位、價值儲備和曾經在過去作為延期支付的標準。”
也就是說:任何滿足上面這些條件的東西或者安全可確認的記錄,都可以被看作是“Money”。而“紙幣”本身似乎并不能滿足上面的條件,那么“紙幣”怎么成了“錢”的化身被我們現代人普遍接受呢?
這就有了“法定貨幣”的概念,即法律允許或者被一個法律體系確認為有效的債務支付媒介。換句話說,因為有了一個國家法律的認可,一張本來沒有價值的“紙”才有了價值,成為“法定貨幣”。在美國歷史上,“法定貨幣”曾經是一個備受爭議的概念,美國最高法院甚至曾經一度判決“法定貨幣”是違反憲法的。而我們今天全球的貨幣系統就是建立在一個完全以“法定貨幣”為基礎、除了政府承諾沒有任何擔保的基礎之上,這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
從歷史上看,當宣布這張“紙”有法定價值的國家出問題,與其相關的“法定貨幣”經常受連累,甚至變得分文不值。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有任何一種“紙幣”從始至終一直存在下來,那些在歷史上不同時期被人們視作財富的“紙幣”都已經消失,這是無法逃避的歷史事實。
因此,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是否已經面臨美元甚至紙幣的歷史時刻?
最近在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的一個研討會上,摩根大通集團主席兼CEO杰米·戴蒙被問到他是否非常擔心某一天早晨起來,債券市場突然不再支持美國政府債券了,美元面臨危機?
他的回答一定讓很多人吃驚。他說:“那基本上是肯定會發生的,問題是什么時候和以什么形式發生。我不知道是兩年還是五年以后,但是一定會發生。這只是時間問題,美國不可能永遠借債不還。過去幾百年中,一個接著一個國家破產,他們都曾經認為自己擁有儲備貨幣和全球最強的軍事力量而不用擔心。”
作為中國人,不要以為美元的問題跟我們沒關系,今天的世界是以貨幣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的財富不應該是銀行里的一個數字或者手中的紙幣,更應該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礦山、油田、耕地、工廠、技術等,還有人類歷史上被無數次選作貨幣的黃金和白銀……
李京紅
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MB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擁有20年以上國內外金融財務投資經驗。精通商品投資,尤其是貴金屬領域。
先后任職于五礦洛杉磯分公司、固定收益投資公司等處。2005年起帶領自己的團隊為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跨國金融類公司提供中國戰略咨詢服務。
博客:http:/blogsina.com.cn/jli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