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是,就在一個月前(10月),涂書網創辦人朱勇還登上了某業內知名雜志的封面。11月18日在涂書網2周歲生日之際,卻宣布將于11月30日24時關閉的消息。從“風光”到“死亡”幾乎一夜之間。如果網站的資金、市場、運營、技術等無計可施,按理說早有預警、早有“收斂”。
不妨從其業務關聯性分析一下,涂書網隸屬的公司景華印通業務包含3家網站(在線印刷網站“涂書網”、移動互聯網在線印刷網站“印吧”、離線照片書制作平臺“家家印”)以及VIP線下定制服務,成多元化產品之勢。僅從新浪微博粉絲數量來看,截止至11月24日,涂書網達26萬余人,其次是“印吧”近4萬人,“家家印”的169人幾乎可忽略不計。無論是從粉絲數量還是從其負責人朱勇的言論來看,景華印通是以涂書網為核心的。不管涂書網未來能否重生,景華印通的元氣大傷是可想而知的。
令其欣慰的是,消息傳出后,微博留言大多是表達不舍之意,其中不乏印了多本微博書的老客戶,可見該網擁有較高的客戶認可度,甚至有網友撰文表示惋惜,稱其網站設計風格、在線編輯器、印刷品的質量令人“耳目一新”。實際上,涂書網在營銷主題策劃也是頗為出色的,既有緊扣社會熱點的“事件主題”,如“末日船票”、“瘋狂萬幸節拍下你身邊的‘魔鬼’”、“愛心接力、祝福雅安”、“雙11:拒絕孤單”;也有與網友互動形成的“體驗主題”,如“我是涂書體驗師”(發布體驗報告系列)、“達人先鋒榜”(發布涂書創意和技巧系列)等。
盡管涂書網僅用“復雜原因”模糊其關閉的原因,但從一些現象也可以作出邏輯判斷:其一,投入成本過高,設備、技術、團隊、營銷的投入巨大。僅設備上,涂書網(快印中心)便擁有HP Indigo W7200、HP Indigo 7500、HP Indigo 5500三臺精良的數碼印刷機;技術上,涂書網已涉及移動互聯技術、網絡印刷技術等,正如朱勇所言,涂書網是非常注重用戶體驗,這不僅需要很強的技術、美工團隊,而且需要團隊隨時根據用戶反饋、隨時改進在線編輯器等軟件和后臺;從團隊來看,“涂書網”、“家家印”、“印吧”3個關聯平臺同步運營,需要多少人支撐?從營銷角度看,涂書網很擅長搞活動策劃,贊助過新浪的“微博體驗之夜”,雖多數活動是利用網絡完成,但據筆者了解,其營銷有部分是外包給某家數字媒體運營機構,營銷費用也不會低。其二,涂書網尚未盈利,便過早進入移動互聯網,戰略方向是否對路值得商榷。其三,切入微博書,寄希望于新浪,限制死自己的品牌。
上述可見,涂書網的快印中心僅3臺數碼印刷機的投入便一兩千萬元,其中HP Indigo 7500需要六七百萬元,加上團隊、營銷、技術設備等投入,而且還是3個平臺同步并進,即便有五六千萬元的資金,在如此多的產品線上也花不了幾年。堅持了兩年,仍無贏利,或許是“贏利無期”而放棄。互聯網有金礦,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作為一項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它是禁不起你“太用力”的,否則你的退縮會比任何人都快,因為做生意是講回報的!而且是有時間性的,絕不允許“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