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強調“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積極穩妥地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在改革給事業單位帶來的員工關系的變動的同時,相應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落后,本文試著從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關系管理的助益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員工關系管理
事業單位是行使政府職能、提供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或者非公益性職能部門或單位。事業單位參與社會事物的管理,既有管理又有服務,而目前主要進行改革的事業單位大部分是在提供社會服務。事業單位改革是關乎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面,深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黨的十八大上重點強調的一項任務,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和發展,事業單位從過去的各種性質雜糅到分類明晰,必然需要對人員關系進行相當的改革,而在人員關系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有相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一、事業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關系管理介入的現狀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要經歷傳輸、共鳴、調節、激勵、落實等階段。事業單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職能方式往往僅停留初級階段,單向化的傳輸在企事業單位中居于主導地位,過去由于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開展工作,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并沒有很好的落實。[1]時至今日,企事業單位中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依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是為其更好的實現社會價值、完成它的社會職能、產生的社會作用提供思想上的有力保證。它和其他工作的本質都是為了使企事業單位能夠更好運行,以往所進行的培育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開設專業課程等各種措施,通過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規劃,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對于企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利于企事業單位內部學習,加強企事業單位員工之間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事業單位運行的效率。依據科學發展觀,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當是以人為本的工作,它應當是一種非強制性的思想教育和啟發引導工作。[2]隨著進一步推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相應的事業單位的員工關系逐漸改變,職工的思想政治品質也會隨之受到一定影響。改革所暴露出來的事業單位內部和外部的問題充分說明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相當的問題,而這歸根結底都是落實在人的問題上,即在員工關系上。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介入事業單位員工關系管理已經迫在眉睫。如果疏于履行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責,所錯失的機會將會對事業單位改革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害,因此我們必須十分注重開展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關系管理的介入。
二、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關系管理介入的建議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進一步要求,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工作即將進一步展開,要能夠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斷前進,只有切實完善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關系管理的介入機制,才能使企事業單位在改革后能融入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并立于不敗之地。
(一)事業單位應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應當健全相應的體制,通過一定的績效考核加強管理和監督,采取措施督促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3]要改變這些境況,第一步就應當從現有的制度中找到一定的能起作用的部分,先從盤活存量開始,加強現有工作的監督和落實,才能逐漸改變整個體制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漠視。
(二)加大對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
如今隨著改革的進一步開展,過去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對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必要的投入,增強革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在軟件和硬件上增加投資都是很有必要的。[4]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原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從業人員的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的培訓,另一方面要結合先進的傳播方式,將優秀的思想以更加有實效的方式傳播在改革后的事業單位中。當然這并不是表示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加占用正常的企事業單位的運營時間,而是結合正常的運營,以增加企事業單位的效益為共同目標而努力。
(三)放大精神激勵
改革后的一部分事業單位即將直接面臨市場的考驗,過去安逸的體制已經不復存在,如何進一步激發員工的潛力,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考量,健全相應的精神激勵體制勢在必行。建立健全相應的精神激勵,通過一些精神層面的評比和優選,同時對相應的后進人員給予必要的懲戒,才能緊張有序的保持員工關系有個適當的張力。但是這并不是表示越緊張越好,還要和物質獎勵如績效薪酬、分配體制改革等相結合,強調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僅僅是道德層面的說說就算,而是應當給予其在乎的物質方面的衡量才能出現激勵效果。
(四)增強對改企后事業單位員工人性化關懷
隨著改革打破過去的低效率,改企后的原事業員工必然會承受過去不曾有的工作壓力和一定的心理落差。舒緩改革的陣痛,就應當有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壓力緩解機制。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來營造寬松的企業文化和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氛圍,給予員工心理健康應有的關注。
(五)加強溝通與交流
改革不是自上而下的一刀切,但也不會是紙上談兵,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機制,才能讓改革得以順利實施,結出成果。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員工關系中發揮積極作用。企事業單位應當設立公共休息區域,確保員工在工作之余有交流的空間。建立內部的交流平臺,設置相應的獎勵鼓勵員工積極表述其心中的看法,實現員工的順暢的溝通,從而進一步形成整個企業的核心思想,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給予員工相應的遠景
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建立在健全的員工評價體系上,對有才能、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員工要保障其有充分的晉升機會。企事業單位只有給予員工相應的發展空間,才能讓員工有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才能最終形成和諧的員工關系。
十八大之后,事業單位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只有徹底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改革后的事業單位更好的履行其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鐘潔,張明.淺談轉型時期企業員工關系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0(19)
[2]彭麗敏.用溝通構建和諧的員工關系[J].人力資源.2011(10)
[3]李暉.國外激勵理論與成功經驗研究[J].求實.2009(S1)
[4]冉曉麗,李慧.淺談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理論[J].人才資源開發.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