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民主管理是以主人翁的身份運用審議、監督、維護和協調等職能參加監督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是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企業的應有之義,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標志,它與企業管理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企業管理中的規章制度是企業的內部“法律”,它的制定與效力的發揮要受到企業民主管理中的“民主程序”與“公示程序”的制約。
關鍵詞:企業民主管理;規章制度;制約
企業民主管理是為了保證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在企業的貫徹,由廣大職工依照法律規定,以主人翁的身份運用審議、監督、維護和協調等職能參加監督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規章制度是企業的內部“法律”,而制定規章制度則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管理是建立在高度集中統一指揮基礎上的行政命令,其直接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它與企業民主管理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企業民主管理是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企業的應有之義,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標志。
一、企業民主管理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企業具有專業管理和民主管理的雙重職能,從而構成了科學的企業管理。專業管理是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規律和生產技術上的自然規律,由企業行政領導及其職能機構負責的企業各種管理工作,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基本要素,是企業管理的主體,也是任何社會化大生產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職能。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和企業自主權的不斷擴大,廣大員工也同企業的領導者一樣,承擔著企業興衰成敗的結果,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心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更加強烈地要求參與企業的管理,并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決策和關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享有發言權。企業民主管理主要職能是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監督行政領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因此,它不是直接地實施管理或者代替專業管理,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管理,這種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科學管理或專業管理獲得強大的群眾基礎,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生動局面,使企業展示出旺盛的生機和蓬勃的活力。
二、企業民主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
1.企業民主管理是配合管理者進行的管理,這種管理是必要的,是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重要保證。一是保證第一管理者在進行日常的生產經營管理,為管理工作提供方案等。二是能克服生產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官僚主義、主觀主義等錯誤傾向。三是維護第一管理者的生產管理權威,貫徹企業的行政命令。四是參與討論和審議企業的重大決策,促進企業領導的管理目標與勞動者的主動性緊密地結合起來。
2.企業民主管理使企業決策科學化得到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重大問題的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由于市場變化多端,使得企業經營決策更加復雜,更具有風險性。在這種情況下,只靠第一管理者的能力做出科學的決策是很困難的,實行民主管理,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企業管理者就生產經營的一些重大問題,發動每個職工行動起來,注意收集和分析有關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方案。企業管理者可以從中掌握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使決策技能相互補充,從而做出科學性的決策。
3.企業民主管理能夠有力的支持和有效地監督企業的重大決策。如對職工的獎懲、福利待遇、企業的重大決策等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有利于改變管理者“個人說了算”的工作作風,亦可以防止某些人以權謀私,搞不正之風,從而保護了職工群眾的積極性。
4.企業民主管理可以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職工在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實踐中,一方面,為了企業的發展而自覺地參與管理;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參與,而認真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從而使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三、民主程序對企業規章制度有效性的制約
作為內部“法律”的企業規章制度,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用工過程,是企業行使管理權、合同解除權等權利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的,企業可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規章制度,企業的管理將會陷入困境。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企業理所當然有權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但在發生糾紛時,企業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能否得到法律認可,能否達到企業預期的目的,是企業需注意的問題。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后并不必然生效,有效的企業規章制度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件:1、經過民主程序制定;2、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3、已向勞動者公示。不合法的規章制度,包括內容違法、制定程序違法、公示程序違法,在勞動仲裁或訴訟中不能作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企業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企業應當嚴格履行“民主程序”,切忌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未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2、嚴格履行“公示程序”,在規章制度公示或告知時選擇易于舉證的公示或告知方式,并保留已公示或告知的書面證據,防止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未公示、未告知勞動者,或者即使有公示或告知勞動者,但由于公示或告知方法使用不當而導致無法向仲裁庭或法庭舉證。
如何具體操作上述“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使得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能得到法律的認可并達到企業預期的目的,這是個系統工程(涉及人事、績效、考核、法務等部門),建議企業咨詢相關專業人員后再做決定,將規章制度給自身帶來的風險降低到最低。
四、規范和加強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職代會制度。隨著企業自主權的不斷擴大,職代會的職權也應相應增大。職代會要擁有重大決策的協商共決權、經營管理人員監督認可權、重大活動評估認可權。有了這三權,職代會才能對經營管理人員實行有效的制約。隨著企業自主經營的日益增多,職代會審議通過、審議決定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職代會除采取正式會議審議外,還要采取一事一議職代會、民主共決會、聯席會議、平等協商會等方式,真正使職代會成為職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成為協調企業各方面關系和利益的穩壓器。在召開職代會時我們要嚴把“五關”。一是選舉關,充分體現廣泛的代表性。二是培訓關,切實提高職工代表素質。三是制度關,把職代會向規范化發展。四是落實關,確保職代會發揮作用。五是監督關,發揮民主監督剛性制約權力。
企業要不斷加強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并將此作為民主管理,維護職工民主權利的重要載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延伸職代會職能,推進職工代表大會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從而構建和諧企業,促進企業健康和諧快速的發展。
作者簡介:李秀菊(1976.7-),女,政工師,現供職于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八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