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基層供電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不小變化,這給基層供電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闡述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含義,并論述了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必要性,最后就基層供電企業如何落實好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給出了筆者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必要性
供電企業對社會各個相關企業的生產以及人們正常的生活活動有著重要影響,而基層供電企業是社會生活展開展的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單位部門,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想要保證基層供電企業工作的健康有序展開必須做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是新時期黨和國家針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1、何謂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是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是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一句話,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人文關懷是“以人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體現,它既體現了現代管理理念的出發點和歸宿,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
“心理疏導”原是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根據患者所處的環境及其生活條件、個性等其心理特征以及患者的發病誘因,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把他們從痛苦中解放出來,達到消除癥狀,治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種方法。后來引申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過解釋、說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間的理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善或改變心理問題人群的認知、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等,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和清除思想障礙的目的,是促進職工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2、加強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必要性
今年公司的“員工關愛年”,公司提出以“五個關愛”來關懷員工、構建和諧。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突出“企業以員工為本,員工以企業為家”的理念,那究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供電企業的發展和改革中具有怎樣的意義。
2.1 職工適應時代變遷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由于電力行業長期計劃經濟運行的制約,供電員工一直是處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安逸中,對本企業面臨的其他危機重視不夠,對危機的理解往往只是安全生產方面的突發危機,而沒有真正認識和重視到其他方面的危機,因而沒有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來彌補和改進。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供電企業經營的壓力和風險正在加大,職工工作的穩定性也存在著影響。職工能否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繁重的業務工作中迎接各種挑戰、經受住各種誘惑;能否用冷靜、現實的態度去看待社會、企業、家庭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能否理性地看待和接受改革所帶來的利益調整、崗位變化,這些都在考驗著其心理素質。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就變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也是供電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2.2 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
社會的發展變化,使職工面臨著一些影響自身和他人利益的現實問題,職工的思想變得越來越現實。職工思想的現實化,對其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苦活、臟活、累活和險活不愿干,出現了挑肥揀瘦、拈輕怕重的現象。面對日益復雜的職工思想動態和利益要求,單純的政治說教式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已遠遠不能適應職工的思想和利益需求。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思想政治工作適應新的客觀形勢變化的創新之舉,更適合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
2.3 職工發展進步的要求
要滿足職工個人發展訴求與企業發展相統一、相促進,必須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以正確的引導。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實現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的有效手段,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引領效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務于職工個人發展訴求,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進取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與時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質的培養,使人在對理想的追求中,領悟生命意義、存在價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在職工的發展目標一時難以達到或實現時,要以促進職工的心理和諧為基石,拓展心理健康與調適、心理疾病的預防與咨詢等內容,引導職工正確看待心理現象和問題,增強自我調適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
3、落實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式方法
在大千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獨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應從每個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實際出發。“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生活是生命之源,生命又是生活基礎,生活是生命的顯現。關注生活就是關注生命。
3.1 思想政治教育應從關注人的日常生活入手
有效的溝通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徑。只有真誠溝通,才有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求同存異、形成共識。良好的溝通,是增進感情的潤滑劑,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它不僅能夠收到有益的建議和智慧、發現和解決問題,還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和效益,對企業、對職工都有重要意義。要建立健全輿情匯集和反映機制,定期開展職工思想動態分析。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職能作用,建設掛鉤聯系機制,加強與員工的溝通、交流,實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心理訴求。加強員工心態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促進領導與基層員工交流渠道的暢通,避免不良心態、不穩定因素的積累惡變。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引導員工心態良性變化,幫助員工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
3.2 注重心理咨詢、服務機制的建設
要結合實際,加快各類心理咨詢服務機制的建設,支持員工參與心理咨詢和職業培訓。要加大心理衛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于思想政治工作、輿論引導、志愿服務、專業咨詢、心理醫療等各個方面。建立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組織與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及時幫助員工解決思想情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3.3 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一張嘴、一支筆”的層面上,要跟上時代的發展,由千人一面、說者為主向因人而異,把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完善社會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的工作體系,避免職工不良心態積累惡變。一要把促進干部職工的個人發展和企業需求結合起來。在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既要注意研究職工個性特點,通過聽其言、觀其行,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幫助職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性格;又要建立約束機制,通過建立學習、談心、管理和監督等制度,規范職工行為,營造有利于職工心理健康的集體氛圍。二要把心理疏導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結合起來。把職工心理疏導工作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部署,通過建立“思想診所”,幫助職工調適心理狀態、解除不良心理狀態和清除思想障礙的作用。三要把關心關愛與競爭激勵結合起來。認真落實職工休假、體檢、培訓等制度,妥善處理管理與被管理之間關系,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要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方式,科學配置合理使用人力,積極宣傳培樹先進典型,樹立榜樣,弘揚正氣,在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形成創先爭優、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3.4 注意發揮“引導、關愛、激勵”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引導職工正確看待社會主流、把握當前形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已成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而真情“關愛”也能增強讓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激勵”更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職工奮發向上的不竭動力。科學合理的激勵,能使職工自覺的為企業的愿景而拼搏。要通過舉辦職工喜聞樂見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讓職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熏陶,讓職工個性得到宣揚、才能得到展現、心理得到舒展,起到春風化雨催萬物的作用。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新要求落到實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才能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文明、科學的服務理念,實現基層供電企業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力平.人文關懷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1年05期
[2] 薛寶社.加強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方略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