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校的擴招,畢業生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凸顯。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就業出現了各種不良心態,對大學生就業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如何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入手,探討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心態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態;分析;對策
隨著高校的擴招,畢業生人數迅猛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難問題越來越凸顯。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大學生能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勇敢的接受競爭。但也有一些畢業生由于心理準備不足,在就業中出現了各種不良心態,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就業,還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就業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然選擇,最終都要面對,那么,如何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引導大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入手,探討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心態的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心態分析
1.就業恐慌
就業是大學生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不再擁有原來天之驕子的優越感,而是應對就業壓力的恐慌感。大學生擔心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夠實現,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單位。成績優異的學生,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難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績差的學生擔心用人單位看不上自己;女同學擔心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等。畢業生的就業不能盡如人意,一些學生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就業中的艱辛與困難會打碎曾經的夢想,如果不能正確的看待這些挫折,必會產生恐懼心理,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一些名牌學校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背負著社會和家人的期望,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將無顏面見父老鄉親,他們的恐慌心理更為嚴重。
2.逃避現實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一時難以適應,無法理解社會上的分配不公、特權思想、腐敗現象等,心理上產生茫然與困惑。在這種心態下,他們認為自己生不逢時,認為工作難找,前途渺茫,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不再談論就業問題,產生消極就業心態。
3.定位不準
一些大學生在就業中定位不準,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存在過于自信、過高要求、過分自卑等問題。首先,一些大學生過分自信。當前大學生自主意識強,自信心足,但就業中過分自信就成為自負,認為自己沒有不能勝任的工作,對任何單位都表示只要給我機會,就一定能做好。甚至有一些學生過分的美化自己,結果在實際工作中表現一般,受到了領導的批評,挫傷了其信心。其次,一些大學生過分自卑。自卑心理是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一些大學生在就業中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過分在意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欠缺、經驗不足、家庭不好等問題,表現的過于自卑,不敢主動參與競爭,不敢大膽應聘,總覺得自己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陷入不戰自敗的境地。有的大學生因為過分謙虛而不敢自薦,最后與就業崗位失之交臂,受挫后更強化了自己的自卑意識,采取逃避的方式放棄就業機會。
4.盲從求職
由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不強,很多大學生缺乏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時盲從現象嚴重。許多大學生擇業方面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味的認為沿海地區、大城市,工作好找待遇也高,蜂擁著朝這些地方跑。雖然在西部大開發的情況下,西部地區開始受到畢業生的青睞,但經濟發達的城市還是畢業生的首選,即使不能選擇發達的沿海城市,也會選擇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愿意去西部地區的還是少數。從就業需求看,大城市確實就業機會多,但也應看到大城市人才濟濟,很多人才在發達的大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四處奔波,而中西部則缺乏相應的人才。還有的學生就業中盲目攀比,不顧自己的實際條件與社會需求特點,盲目的比誰的待遇高、誰的條件好等,從而錯失好的就業機會。就業中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等不同,遇到的機遇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就業沒有可比性。如果不能正確的分析自身實際情況,而是盲目的攀比是找不到好工作的。
5.過分依賴
大學生就業中還有一些學生存在過分依賴的心理問題,不愿意自己獨立去找工作,依賴家長、學校等,這部分學生缺乏獨立意識,缺乏獨立的決策能力,缺乏進取的精神,到了找工作的時候,依賴性凸顯出來,認為通過家庭社會關系找工作是最好的,就算自己去找也不到滿意的工作,所以就不努力。
二、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心態的對策
1.調整大學生就業心態
大學生就業中要先認清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合理定位目標。首先正確認識自我。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以正常的心態對待就業問題;只有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才能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避免求職時出現的盲目跟風現象。因此大學生要正確認識自身,為求職做好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準備,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都希望得到高薪,這是無可厚非的,這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但大學生要從心理上認識到,掙錢多少并不是人生價值的體現,要多看看自己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再次要腳踏實地。就業是每一個大學生必經的階段,對大學生來說,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重要,但過分擔憂或者急于求成都是不可取的。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腳踏實地,才能積極面對。最后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大學生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競爭,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揚長避短,正確對待就業中的挫折,讓挫折成為激勵自己的動力,不斷的自立自強。
2.加強就業指導工作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對學生的擇業觀有著重要作用,但大多數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不強,針對這種情況,學??梢砸M一些專門的師資作為專業就業指導教師,加大對輔導員的培訓力度,讓其成為就業指導師資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聘請校外專家補充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教會學生用科學的觀點分析自身優勢與不足,全面的了解自己,了解職業,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克服就業中的不良心態。同時高校要積極面向市場合理設置專業,為社會培養緊缺人才,降低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3.完善相關就業政策
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劇,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要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的不良心態,緊靠學生自身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制度的保障。首先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大學生就業熱衷于報考公務員,透露出學生的就業安全感問題,說明了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規范企業的運作,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其次要完善就業政策。雖然學生到西部的熱情不是很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想到西部就業。如果國家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到中西部就業,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配合落實,必會提高西部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張美俊,張景書.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不良心態研究[J].商業經濟,2010(2)
[2]段焰.大學生就業心態的分析和思考[J].前沿,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