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10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委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是助推大學生創業提供的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準備創業的大學生來說絕對是個利好消息,改革措施的出臺一定會激發青年大學生創業的熱情。
關鍵詞: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大學生創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10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委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內容包括:(1)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包括取消各類最低注冊資本的要求;(2)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3)放寬企業經營場所登記條件;(4)通過信息公示與共享,推進企業誠信制度建設;(5)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上述改革內容實際上包含了公司注冊資本制度與公司登記制度兩方面的內容。這些改革措施體現了中央政府“降低準入門檻”與“寬進嚴管”兩大監管原則。經濟學家馬光遠稱此次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的改革是繼2005年中國公司法修改之后,中國公司法律制度的又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變革。
一、大學畢業生直接創業的人數與比例均非常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明確指出:“為了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關心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畢業生將愈來愈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將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并提出創業教育是繼畢業文憑、職業技能證書之后的“第三本護照”。
但現實情況是大學畢業生直接創業的人數與比例均非常低,清華大學創業中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不到畢業生總數的1%(0.3%——0.4%),而發達國家一般占20%——30%。據2008年調查,廣州市大學生創業率不足2%,而成功的僅為1%。
《人民日報》(2008年1月8日)《大學生創業四大難題待解》指出:大學生創業四大困難:一是啟動資金困難,二是相關知識欠缺,三是就業觀念擋路,四是扶持政策滯后。
二、國家放寬公司注冊登記條件后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
基于大學生創業的“正外在性”和市場競爭的“不完全性”,政府有責任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從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為大學生創業創造環境,統籌各項政策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失敗”,從而為助推大學生創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而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是助推大學生創業提供的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對準備創業的大學生來說絕對是個利好消息,尤其是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和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這兩條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會非常大,可以說解決了大學生創業者注冊公司最大的兩個困難。
(一)在注冊資本方面: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
這對于正在為注冊資金犯愁的創業群體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對想創業的大學生,很多被注冊資金卡住了。沒有注冊資本就沒法成立自己的公司,無奈之下只能貸款。而貸款條件的苛刻、手續的繁雜使很多想創業的大學生望而卻步。新政將有利于降低企業前期運營成本,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為創業者提供了機會。那些有好點子,但手頭不寬裕的創業者,有機會一顯身手。
(二)在企業經營場所方面:按照方便注冊和規范有序的原則,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
之前很多創業者都因為辦公場所的問題支付了很多的額外成本,使企業一開始就背上了很大的包袱,使中國創業者對國外的車庫創業甚至是地下室創業只能羨慕嫉妒恨。此次新政策的出臺,雖然還要看各地政府的具體規定,但發展趨勢一定是企業不再為場地發愁,可以將家庭住所作為某些行業的注冊登記經營場所,如果參照這個標準,信息咨詢和軟件開發等特殊行業或將實現接近“零成本”注冊,我們相信在不同地區政府的競爭下及國家大政策的引導下,我們可以期待越來越寬松的創業環境,可以期待廣大創業者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及財力專注在產品、用戶方面。
二、下一步大學生創業形勢預測及政策建議
(一)形勢預測:改革措施的出臺一定會會激發青年大學生創業的熱情,新政落地后,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創業高峰,增大了擁有技術專利的個人投資創業的可能性,信息咨詢和軟件開發等特殊行業或將實現接近“零成本”注冊,政策一旦落地,在較短的時間內,可能會形成注冊公司的“井噴”狀況。
(二)政策建議:
好的政策要產生好的效果關鍵是政策什么時候落實、如何落實。往常中央的政策落實到地方就會增加很多的地方色彩,建議社會管理方吃透政策,工商、行政審批部門還需要確定實施標準。
1、從工商注冊登記上看,要大幅度壓縮前置審批事項。除了金融等高風險行業、醫藥醫療等特殊行業外,應該取締其他前置審批事項。
2、在取締注冊資本登記門檻的基礎上,推進稅費改革,減輕創業稅費負擔,比如:取締一切工商注冊、前置審批等費用。對開辦中小微企業、大學生創業等,三年內不征收任何稅費,三年到五年減半征收稅收等。
3、創業“寬進嚴管”原則使得監管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加重了。過去是徹底將其堵在門外,根本談不上監管,是一種懶政思維。現在是先上車、后買票,這種事后監督不但復雜而且任務繁重。這對工商管理等監管部門的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創新監管模式,適應新的體制機制是唯一出路。
參考文獻:
[1] 余豐慧.注冊資本改革是最大的制度紅利[J].新浪財經,2013年10月28日
[2] 馬光遠.公司注冊資本制度變革釋放重大創業紅利[J].新浪博客,2013年10月28日
[3] 何德文.創業企業與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J].創業網,2013年10月29日
[4] 曹潤林.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供給研究 [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0年第1期
[5] dunk1245.大學生創業形勢[J].新浪博客,2012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