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職院校已逐步認識到企業文化對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的重要作用,同時校園文化也對現代企業的文化起著促進作用,探索校企文化互融的路徑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食品類;校企文化;互融路徑
一、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內涵
所謂校園文化通常是指一個學校的基本行為規范與理念,她是學校所有師生員工所共同遵循的目標和價值標準。全體師生員工是校園文化的主題,教學活動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培育優秀的人才是校園文化大的主旨所在;企業文化一般是指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經營管理的理念和信仰追求的綜合,企業員工是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的生產活動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企業良好的盈利是企業文化的主旨所在。
二、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互融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的
教育部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最新提法,是企業所需的基礎人才,也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基礎,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就必須要走校企合作、產學對接的路子。
2、是實施校企產學研結合的需要
高職院校與企業雙方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是一條必由之路,這就需要在高職校建設與企業文化對接與融合的學校文化,進一步加大和推動校企產學研的結合的廣度與深度,使學校與企業達到雙贏。
3、是高職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的需要
高職教育也是一種就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因此,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感受企業的優秀文化,把高職學生培養成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讓高職學生“無障礙”地進入企業工作。
三、食品類專業校企文化互融的路徑
本文主要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專業———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文化建設為例,研究食品類專業校企文化互融的方法和措施。
1、以培養目標打造校企文化互融的契合點
學校培養的目標應以企業的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為方向,學校的各個專業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要體現出企業文化,即企業對本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在確定課程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邀請蘇州卡夫等食品企業技術骨干分析食品企業的工作崗位與工作任務,確定崗位能力為具有辨別不同原輔料的能力、原料的選購能力、針對不同配方選擇原輔料的能力等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更好地適應企業的要求。
2、以企業需求作為校企文化互融的切入點
企業需求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主要價值取向,因此要把為企業提供人才服務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個主要的價值取向,企業的需求與否是衡量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重視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先后與蒙牛乳業、卡夫食品等企業合作,實行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成立了“蒙牛管理團隊鑄造班”、“卡夫核心工藝主操班”。
3、以課程文化作為校企文化互融的著力點
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加強產學研合作,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企業一同研發課程、與企業共同建設實驗實訓設備、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甚至學生的考試考核包括教學質量的評價等都可以邀請企業的參與。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與多家食品企業深度合作,針對企業各自特點和典型產品開發課程項目,像在“卡夫核心工藝主操班”的《餅干生產技術》課程中,增加奧利奧系列食品生產項目;在“蒙牛管理團隊鑄造班”的《乳品生產技術》課程中,加入蒙牛典型乳制品制作項目。
4、以行為文化作為校企文化互融的落腳點
高職院校可以以企業的文化來“裝扮”校園,按照企業的要求與流程來教育管理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相關的職業的標準與準則,體會企業的工作環境,培養學生良好操作的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等。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有省級食品加工技術實訓基地,實訓樓從環境布置、設備配備環節注意與企業的生產實際要求對接,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學生進入車間必須穿戴實訓服、實訓帽,操作程序規范,衛生條件嚴格,實習環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依次進行,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設問、求解、在實踐中不斷進步。
5、以頂崗實習作為校企文化互融的突破點
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還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建立相對緊密的校企關系,采用靈活的教學制度,讓學生走進企業面臨“真槍實彈”,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方式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我院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校企共建訂單班,成立“廠中校”,完善“廠中校”訂單班管理運行機制,學院與企業共同對教學過程進行管理,探索構建1個月生產實習、1個月教學實踐的“廠中校”“1+1”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學院與卡夫食品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廠中校”,確定“廠中校”的機構及人員構成,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建立管理臺賬和考核制度,確保“廠中校”長效運行。
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的學生在職業要求、職業規范等方面更要與企業相融合,這樣校企文化地有效融合更能讓學生盡快地與企業接軌,更快地接受企業的經營理念與規章制度,迎合企業的用人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