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是培養人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搖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在實踐中只有抓住核心引領、深化內涵建設,重視全面滲透,搭建一個脈絡清晰、主次分明、嚴密可行的實踐體系,才能有效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校園;精神文明;實踐體系
學校是培養人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搖籃,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基地,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經過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只有抓住核心引領、深化內涵建設,重視全面滲透,搭建起一個脈絡清晰、主次分明、嚴密且可行的實踐體系,才能確保其實效性。
一、抓黨建,做好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引領工作
黨支部在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義不容辭地擔負著核心領導的任務。在文明建設中發揮著指引方向和模范引領的作用。做好支部建設工作無疑奠定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基礎。
1、抓領導班子建設
領導的素質和作風直接影響到學校整體工作的成效和精神風貌。作為領導干部,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努力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能模范遵紀守法,保持清正廉潔;能刻苦學習,勤奮敬業,具備做好本職工作的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所以只有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引導學校各項工作科學規范進行,才能形成團結奮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和諧文明的校園核心精神文化。
2、抓黨員隊伍建設
教職工中的黨員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都是思想先進、工作積極、業務能力較強的優秀職工,也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骨干力量。學校應該通過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不斷激發黨員干部的熱情和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和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切實帶動校園精神文明緝拿設。
3、抓制度建設
健全的制度是依法辦學的基本舉措,也是維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師隊伍的良好素質。所以要依據法律和章程的原則與要求,制定并完善教育教學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辦事程序、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等,形成健全、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
二、以教育教學為切入點,深化精神文明內涵建設
1、抓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學校教育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學校要以提高廣大教師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按照“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要求,大力弘揚愛崗敬業,勤奮求實、開拓創新精神,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人格力量,樹立起良好的師表形象。
2、課堂教學精細化,充分挖掘課堂教育德育資源
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工作的意見》,引導各科教師深入發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因素,潛移默化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引導學生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狠抓德育工作,以活動促育人,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首先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努力建設優良學風。學校要嚴格按照《中學生行為守則》教育學生遵守校紀校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日常行為習慣,教育學生熱愛學校、熱愛集體,文明做事、禮貌待人,凈化校園的風氣。其次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將愛國主義、網絡道德、法治觀念融入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做到在活動中育人、在歡樂中品味。形成德育活動主題化、系列化、生活化的機制。
三、全面滲透,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實效
1、重視校園硬件環境建設,創設優美典雅育人環境
對于一個人來講,他的文明素養不僅體現在言談舉止,還體現在衣飾著裝外部形態上。對于學校來講,建筑布局,內部設施、景觀設計、環境衛生同樣可以體現出學校的精神文化,發揮物化環境的育人功能。所以學校無論在完備教育教學設施還是改善辦公學習條件,或者美化校園環境等工作中都要體現文明、優雅、簡樸、環保的精神風貌,讓無聲的環境激發美的感受,啟迪智慧的思維。
2、做好校園安全工作
安全穩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首先確保師生的人身財產和生命安全。學校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定期開展安全知識專項教育,防震、防火等模擬演練,認真學習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指導綱要》,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3、做好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工作
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要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定期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定期召開校領導及黨員專題民主生活會,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落實校務公開制度,將黨風廉政建設、民主行風工作貫穿其中,對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職稱評聘、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財務收支、干部選拔等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制度,公開透明,合情合理。
4、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形成強大戰斗合力。
中學共青團組織就是以育人為根本,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及嚴格的組織生活,提高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校工會是教職工利益的代言人,在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民主權利,配合學校黨支部做好全校教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好群眾性的、有益教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化、藝術、娛樂、體育活動,豐富教職工的文化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黨支部要充分支持工會、團委按照各自的法規、章程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和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總之,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學實踐的土壤,就一定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