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弗萊,六十歲,在釀酒廠干了四十年銷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來自二十年未見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癥,寫信告別。震驚、悲痛之下,哈羅德寫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郵筒,越走越遠,最后,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這是哈羅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從他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與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時光隧道的另一場旅行。
余秋雨先生在《關于出家》里的那句“這是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一群不知信仰為何物的人在評論一個選擇了信仰的人。”有的時候不免覺得人生在世就活個“信”字,是對身邊親朋好友的信任,是對人生追求的信念,對內心渴望的信仰,對道德規則的信義……可是太多的“信”卻使人變得混亂不堪,生活亂了,人的信也亂了,可以選擇的道路太多反而沒了退路,誰也沒有了堅持一件事一條路的勇氣,可是就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當白霜染滿發髻,當自己的步伐減緩死亡的靠近加速,能選擇的前方似乎就被濃縮成了一股唯一的救“命”的繩。蘇菲說:“一個老年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再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所以反而都能夠活得更加純粹了。
人們總愛尋找內心的依托,因為那究其一生也驅散不了的孤單感總是在吞噬獨立以及快樂,可是神明是我們的最可靠的依附者嗎?宗教是靈魂唯一的投靠嗎?難道心靈就該如此脆弱,向外界喊出一萬句“求救”,卻不愿靠自己的力量搭一座自己的神龕,供養自身由內而外的信念,就像弗萊一樣,對內心喊一句“一直走”然后就能一直走,這是多么可貴的簡單而高尚的一股力量。人能夠活到聽從內心隨心所欲就是境界,無論高低,都是自己的境界。
《一個人的朝圣》
作者: (英)蕾秋·喬伊斯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譯者: 黃妙瑜
出版年: 2013-9-1
定價: 32.80
簡介:臺灣讀者表示“很久沒有讀一本書讀到凌晨”、“是一個簡單、素樸但會令人深深感動的故事”、“笑淚交織的閱讀“。2013年春季英國最具影響力“理查與茱蒂”讀書俱樂部書單第1 名;歐普拉讀書俱樂部夏日選書、美國圖書館協會選書;2012年英國最暢銷新人小說;《出版人周刊》、《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嘉人》、《今日美國》等各大媒體高評價推薦。他以為人生就這么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1個人,87天,627英里;有關愛的回歸、自我發現、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萬物之美;這一年,我們都需要哈羅德安靜而勇敢的陪伴。
《癮君子》
作者: (美)威廉·巴勒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譯者: 小水
出版年: 2013-9
定價: 28.80
簡介: 垮掉的一代”教父、精神
導師,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中老布爾·李的原型,威廉·巴勒斯半自傳體小說,文學史上獨一無二且“毫無悔意”的吸毒者自白書。作者將毒品世界和與之相關的一切,盡可能精確地描繪下來,呈獻給讀者一幅極具代表性的圖畫。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這樣一幅真實圖景,這是底層生活的浮世繪……書中既無自傷身世,也未嘗試自我開脫,而是用最坦白的方式,將毒品生活里的種種處境、愁悶、恐懼、罪惡和周而復始的垮掉,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不作絲毫浪漫化。
薄荷日記
作者: 楊昌溢
出版社: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副標題: 2013夏,送給這個世界一份清涼禮物
原作名: 楊昌溢
出版年: 2013-9-1
定價: 48
簡介:這是一本由三十篇短小精
煉的情感小文+十二篇私密詩歌
+十個衍生出壞品位謬論的話題集結而成的書籍,包括欲望,名譽,身份,情愛,隱私等話題,作者用其獨特的文字表達出年輕人的虛榮,貪戀及疑惑,沒有拖沓,直接、簡練地表達了他自己、讀者與這個世界之間的交流,營造了屬于三者間特別的思想共鳴空間。書的內容反應出當代年輕人對生活,工作的壓力,以及自我身份的疑惑,直指人心。他看似反諷實質向上的語句,讓年輕人可以換個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也許有不一樣的格局。
《生命最后的讀書會》
作者: ﹝美﹞威爾`施瓦爾貝
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副標題: 一位母親?一個兒子和書的世界
原作名: The End of Your Life Book club
譯者: 姜瑩瑩
出版年: 2013-8
定價: 38.00
簡介:在得知母親胰腺癌晚期后,威爾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親溝通。偶然的一天,他們開始閱讀同樣的書,為了在母親之后的化療中兩人可以一起探討這本書。兩個人的讀書會就這么開始了。在固定進行的讀書會期間,他們開始了一段閱讀廣度和人生深度的對話之旅。從熱門驚悚小說到 經 典暢銷書,從詩歌到懸疑故事,從異想天開到精神層次探討……穿插著作者對兒時的回憶、母親的不平凡經歷、各自的人生際遇,借閱讀,他們探討了勇氣、信仰、孤獨,感恩、學習傾聽甚至葬禮等多個話題,分享著各自對文字和生命的態度和觀點。最終,他們可以真誠地交換彼此對死亡的觀點了。
《在春天走進果園:來,讓我們談談靈魂》
作者: (波斯)魯米
出版社: 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譯者: 梁永安
出版年: 2013-7
定價: 32.00元
簡介:魯米被聯合國評價為“屬于整個人類的最偉大的人文主義者、哲學家和詩人”。本書是魯米這位大徹大悟的圣哲的心靈語錄。魯米的詩歌擊穿事物的表象,直達靈魂深處。對靈性的逼視和反省,讓人身心震蕩。當城市文明的堅硬外殼將我們的心層層包裹,呼吸不暢的時候,魯米像山間溪流一樣的清澈語錄,慢慢化開這層巖石,原本深藏在我們自性深處的生命嫩芽,才有勇氣破冰而出。魯米教導我們放下包袱,慢慢走,回頭看,找回自己的初心。現代文明談工作、談業績、談進度、談財富,魯米卻讓人談談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