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富爾曼
芬蘭赫爾辛基簡快治療中心的創(chuàng)辦人,國際著名的精神科醫(yī)生,心理醫(yī)生和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師。他創(chuàng)設了名為“兒童技能教養(yǎng)”的兒童問題解決法,開辦的一系列課程在全球有巨大的影響。著有《我為你驕傲》《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少年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案例》等作品。
(微信公眾平臺:kidsskills 中文名字:芬蘭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
名詞解釋
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
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是一種工具或者是方法,它幫助父母通過跟孩子合作的方式,一起找到幫助孩子克服問題的好玩又有趣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法就是基于這樣的一個理念——孩子們克服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一個讓問題消失的“技能”。
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由15步構成,它不是一個你要跟孩子做的什么事,也不是一個育兒的方法。它實際上是在教你如何跟孩子們談論他們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產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興趣和動力。
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的15個步驟
1 把問題變成孩子能夠學習的技能。
2 跟孩子一起商定想學習的技能。
3 幫助孩子看到所學的技能給他和其他孩子帶來的好處。
4 讓孩子給技能起名字。
5 請孩子選一個可以幫助他學習技能的力量代表。
6 幫助孩子找到他的支持者。
7 讓支持者告訴孩子為什么他們會對他充滿信心。
8 如果他們掌握了這個技能,跟孩子一起設計如何慶祝。
9 讓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是怎樣表現的。
10 幫助孩子告知其他關心他的人孩子將要學習的技能。
11 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練習和表演他有多棒。
12 讓孩子告訴你,萬一忘記了他所練習的技能要怎么提醒他。
13 慶祝時,讓孩子感謝所有的支持者。
14 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把所學技能傳授給其他孩子。
15 探討下一個技能。
一起談談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
一起確定學習技能項目
寶寶特別膽小、存在感弱,帶他出去做客,或是在幼兒園,都不愿主動跟別人交流。我認為他并不是缺少表現的能力,他能夠很流暢地唱很多英文兒歌,但是他卻因害羞不愿表現自己。請問父母應當引導他的哪一方面技能?
解析:了解孩子對害羞這件事有無困擾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另外一些害羞,這并不是什么問題,它可以被看成是個性。父母應當了解孩子自己怎么看待害羞這件事。他自己想學習變得更勇敢嗎?他想變得更善于跟別人講話嗎?如果答案是確定的,再來跟孩子探討下一步。
應對:把害羞轉化為培養(yǎng)跟別人談話的勇氣
孩子們不喜歡談論問題,但是他們喜歡談論學習技能。可以讓他想一想, 能夠學會“跟每個人講話”能帶給他哪些好處;搞清楚了勇敢以后的行為是什么樣的,我們就能跟孩子一起“頭腦風暴”看看該怎么練習。另外,還可以請孩子給這個技能起個名字,讓他來決定誰來做他學習的支持者,以及他想讓什么魔法寶貝來幫助他學習等等。
孩子們通常很善于給出練習的好辦法。比如,可以先跟一個木偶練習講話;然后一起做游戲,先演一下害羞小木偶怎么跟老師講話,再演一下勇敢木偶怎么跟老師講話,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孩子會體會到從害羞到勇敢的成就感。
和孩子探討技能游戲
我的孩子幾乎每天上幼兒園都會遲到,我們很頭疼,想了各種辦法,但是都無法避免他的行動拖拉,比如,刷牙三分鐘就能完成的事,他可能需要十多分鐘。我們能通過培養(yǎng)他某種技能來解決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嗎?
解析: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轉化為學習技能
原則上,你可以用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去幫助孩子克服任何問題,只要這些問題可以被轉化為要學習的技能就可以。在這個案例中,孩子需要學習的技能是“早上的行動要快一點兒”。如果你試著逼迫孩子變得更快一點兒,就會發(fā)現,他可能會變得更慢。
應對:為孩子訂制快速游戲
與孩子一起設計一個“快速游戲”,成功的概率也許會大一些。消防隊員的動作都特別快,救火的笛聲一響,他們就得馬上穿好服裝,順著桿子滑下來(他們連跑樓梯的時間都沒有),跑進已經啟動的車子里。所以,在這里,技能的名字可以叫“消防隊員技能”。支持者可以有孩子的祖父母、朋友,沒準兒還可以有個真正的消防隊員呢。爸爸可以做那個掐時間的人,媽媽就做那個拍攝消防隊員如何練習技能的人。你們可以一起把練習技能做成一個好玩兒的游戲。最后,還可以一起慶祝一下,慶祝的內容可以包括帶著孩子和他的朋友一起參觀城市的消防隊。
幫助孩子完成學習技能
我的孩子性格有些急躁,在跟小朋友的相處過程中,時有沖突發(fā)生,造成小朋友們都不愿意跟他玩。但是,孩子卻希望能夠跟小朋友們恢復友好關系,一起玩耍。但是讓他控制情緒,向小朋友示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怎樣去重新樹立他的信心呢?
解析:與朋友一起玩是非常復雜的技能
“學習跟其他孩子一起好好地玩”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技能,因為這個技能通常包括好幾個小技能,比如“怎么跟其他孩子打招呼”,“怎么請求其他孩子跟你一起玩”,“如果別人不想跟你玩,你怎么回應?”等等。
應對:給孩子設定各種社交場景
當孩子不會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要觀察他到底缺乏的是什么技能。比如,如果他的問題是,當他善意地邀請別的孩子一起玩,遭到拒絕時不知道怎么處理?那么他要學習的技能就是,如何用適當的方式來應對這個拒絕——這是一個孩子可以學習的技能。
玩玩角色扮演吧。媽媽可以扮演另外的孩子,孩子演自己。孩子問:“你想跟我玩嗎?”那個孩子(媽媽扮演)說:“不,我不想跟你玩。”現在,看看孩子該怎么回應。什么是好的回應方式呢?很多的孩子,其實不僅是孩子,也包括很多的成年人,都需要學習這個技能來接受“no”這樣的回答。孩子需要學著說一些諸如“好吧,也許下一次”或者“好吧,我找別人去玩”這樣的話,這可以讓孩子的情緒更積極正面。
當孩子確定了需要學習某項技能時,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他保持在這項技能上的興趣,直到他運用成熟?
本·富爾曼:當孩子成功展示技能時,立刻用“豎起大拇指”這個手語給孩子正向反饋。有些孩子特別喜歡慶祝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會立刻被激勵。比如,有一個4歲的女孩不肯在自己的房間入睡。媽媽告訴她,如果她能夠連續(xù)一周睡在自己的床上,就可以請全家人來為她慶祝,女孩馬上就決定去做了。
更棒的讓孩子保持動力的法寶是把他的小朋友引入到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愿意向同齡孩子展示自己的技能。記得找一些其他的孩子,來做他的支持者。如果事情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進行,問問他們,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我們盡力去改善對他的教養(yǎng)技能培養(yǎng)方法,為什么孩子會表現得更糟糕了?
本·富爾曼:你在用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教育”你的孩子,而不是跟你的孩子“一起使用”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
跟孩子談論技能的時候,首先要確保他明白你想讓他學習的技能到底是什么;下一步,就要問問孩子是否愿意學習。通常,如果他們明白為什么學習這個技能是如此之重要,他們就會同意學習這個家長想讓他學習的技能。這就是為什么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其中的一步,就是要跟孩子談論“為什么學習這個技能對他很重要”。如果你做了這樣的鋪墊,孩子還是說“我不想學習”,也許最好的回答應該是:“是不是有什么更重要的技能你想學習呢?”允許孩子做他們自己學習的主人。記住你只是一個幫助者。
盡管我知道孩子需要一項能夠讓他自信起來的技能,但是,什么技能會引發(fā)的興趣,并且能夠讓他從這個技能中獲得自信的力量?
本·富爾曼:自信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有的父母希望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這是一種更具體的方式談論自信,也能夠迅速地讓我們了解孩子也許應該學習什么技能。讓孩子學習用開心的方式回應來自家長的表揚不僅是一個很好的技能,也是一個有趣的技能。
當我教授“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的時候,會強調大技能和小技能的不同。比如,“加強自信心”,“能夠跟其他小朋友友善地相處”,“提升專注力”,這些都是很大的技能。一定要避免學習大技能,永遠從小技能的學習入手。那些技能要足夠地小,要讓你跟朋友和家人感覺“學起來容易,練起來好玩”才好。
怎樣去穩(wěn)固孩子已經掌握的技能?
本·富爾曼:第一個步驟就是“慶祝”。我們讓孩子自己做一個跟他的支持者一起慶祝的計劃,去慶祝他掌握了這個技能。慶祝本身就是一個社交的確認——讓他跟所有關心他的人宣稱,他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慶祝活動中會包含祝賀的環(huán)節(jié),以及一些講話,孩子們經常要感謝他的支持者給予他的幫助。慶祝確實能強化孩子的改變,但并不是全部。有時候孩子還是會失去他的技能而故態(tài)復萌。
另外的一個步驟,就是請孩子把他掌握的技能教給其他的孩子,或者成為其他正在學習同樣技能的孩子們的支持者。這一步的設計是基于一個古老的智慧:“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什么知識,你就要把它教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