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y醫生有話說
進行如廁訓練對你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令人非常興奮的事情。但如廁訓練進行得太早,便會給你和孩子造成很大壓力。若你能保持足夠的樂觀和冷靜,那么你的孩子就更容易掌握要領。
什么時候開始?
在西方的兒科學中,我們認為孩子的膀胱在2歲半之前尚未發育成熟,等到2歲半以后再開始如廁訓練完全沒有問題。一旦孩子準備好,那么訓練過程也會變得容易、快速,甚至在2、3周內便可以搞定。由于每個孩子準備好的時間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可能會到18~24個月之間才陸續出現如廁信號。
自從搬到北京之后,我發現一些中國孩子竟然很早就開始接受如廁訓練,我見過最小的一個小女孩也不過1歲半左右,而大多數中國孩子在2歲之前基本上就可以小便自理了。這顯然比西方孩子的進展快多了!這主要是因為家里有人每兩個小時帶孩子去一次廁所,“扒一扒” ——就像試驗室里的小白鼠,堅持幾個月下來,必定能學會該做的事。 但西方的理念是等孩子的膀胱功能成熟了才進行訓練。
以下這些信號表明,你的孩子已經準備好了:
●他已經學會走路并且能夠短時間地坐著
●變得更加獨立,希望自己做事情,比如可以自己穿脫褲子
●對大人上廁所充滿好奇
●每天在同一時間排便或者便便已經成型(而非不成條狀的嬰兒軟便)
●如果發現他的尿布2小時內能都是干的——這就意味著他的膀胱肌可以很好地控制尿液
●開始不喜歡穿紙尿褲,或者在尿濕、拉便便之后試圖將紙尿褲脫掉
●如果他告訴你,他已經便便了,或者在這之前就跟你說,就證明他對排便已經有了清楚的自主意識
當然,并不是說必須等到以上所有信號都出現,才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讓孩子認識便盆和兒童馬桶,并嘗試坐在上面看看大小是否合適。
●允許孩子在大人上廁所的時候從旁觀察,并告訴他自己都做了什么。
●給孩子穿訓練如廁專用褲——這種訓練褲不如普通紙尿褲般具有很強的吸水性,但可以讓孩子在尿尿之后會有濕乎乎的感覺。
●教孩子一些跟如廁相關的詞語,例如“尿尿” “拉粑粑”或者“上廁所”。
●你可以找一些有關如廁訓練的書或者圖片掛在洗手間墻壁上,便于孩子閱讀和學習。
如廁訓練的幾個基本步驟
1 開始訓練的第一天,最好選在你一天都沒有外出計劃的日子。
2 停止使用紙尿褲(除了晚上和午睡的時候),而改用小內褲或者訓練褲。
3 給孩子穿上便于脫下的衣服——例如有松緊帶的褲子。我知道,在中國,很多人都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尤其是在冬天。但這種褲子會使孩子臀部裸露在外,前后通風,容易著涼,造成感冒或腹瀉。
4 仔細觀察孩子每天的排便規律,比如當他感到肚子不舒服的時候,或餐后、沐浴后半個小時左右,以及想要排便前的各種征兆——包括姿勢上的變化,比如蹲著、排氣、或者突然變得安靜甚至一動不動,有些孩子在他們想拉便便的時候會躲到家具后面去。掌握排便規律后,及時提醒孩子排便,但不要過于頻繁,溫柔地提醒就足夠了,讓孩子感覺不到壓力最好。
5 如果你的孩子并不配合或者對此完全沒有興趣,不妨再等上2~3周,直到他們愿意再次嘗試。
6 對于孩子的努力要給予鼓勵(即使進展緩慢),一旦他們成功如廁,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詞,大聲地表揚他:“孩子能自己坐上馬桶了!”
7 如果沒有排便,每次坐在馬桶或便盆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因為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一旦時間過長,就好像是在懲罰他似的。
8 起初你需要給孩子擦屁股,直到他們學會自己擦。記住要教他們從前往后擦,尤其是女孩子。
9 男孩子則要教他們在尿完之后甩一下小雞雞,以免尿液殘留。有時候,也可以往馬桶里扔一個乒乓球,讓孩子追著球尿尿,不但好玩,對如廁技巧也會有所提高。
10 如果孩子尿(拉)褲子了,不要責怪他,處理干凈即可。
如廁訓練可能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月,這不是一場比賽(別管其他父母告訴你他們多早就已經訓練了!!)。重要的是,真正的如廁訓練只有在孩子能夠感受和理解小便和大便的感覺后,才會有興趣學習整個過程。
另一個要點是不要給孩子壓力。放松點,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步驟來學習——如果他們準備好了,便會很快找到其中的竅門。用溫和的提醒方式或者是故事來鼓勵他們。沒有什么能比你的贊揚更讓他們開心的了,所以適時的鼓勵會讓他們做得更好!
Dr. Lucy Chen
陳煥章醫生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MD),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公共衛生碩士(MPH),擁有加拿大和美國家庭醫生專業執照,在海內外從醫近30年。Dr.Lucy育有一子一女,并擁有豐富的健康育兒實踐真知,同時亦倡導“放輕松,做媽咪”的育兒理念,是一位成功的醫生媽媽!
關于尿床
即使你的孩子白天已經可以自己如廁了,但也還沒到徹底擺脫紙尿褲的時候。通常,往往要到3~4歲以后才能整夜不尿床,紙尿褲保持干爽到天亮。大多數的孩子從5歲起就不會再尿床了,而極少數正常的孩子過了7歲甚至更大一些仍會每周尿床幾次,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在男孩身上。
如廁訓練的重中之重
馬桶的選擇
首先,你可以在兒童便盆和成人馬桶之間選擇一種來進行訓練。我更喜歡讓我的孩子們直接坐在家里的馬桶上進行訓練,這樣更便于清潔!現在有很多不同造型的兒童馬桶座可以用來放在成人馬桶座上,尺寸也更為合適,也不用擔心孩子會掉進馬桶里。
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給他講一些跟如廁有關的小故事,在很多有趣的兒童讀物中你都可以找到這個類話題,比方說《我要拉粑粑》、《嗯嗯太郎》、“小熊孩子”系列的《拉粑粑》等。
使用訓練褲
脫掉紙尿褲以后,孩子們或許更容易理解廁所的用處。你可以讓他們穿訓練褲,它的形狀更像小內褲,是在如廁訓練期間使用的,它們便于穿脫,這讓孩子可以迅速地奔往廁所小便或大便。它們也不像紙尿褲那么吸水,所以孩子能感覺到尿了之后濕乎乎的不舒服的感覺,這會讓他們不想尿在訓練褲里。另外,別忘了給他們穿上易于穿脫的外套。對孩子來說,穿訓練褲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你可以告訴他他已經長大了,而你正為此感到驕傲!
退步以及突發狀況
●留意你的孩子,如果他想要去廁所,他很可能說的是真話!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便便了,不妨提醒他一下——他可能由于過于專注手頭上的事情而忽略了身體上的需要,等到他意識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在外長時間玩耍或者準備出門前,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去廁所。如果他們不想去,也沒問題。
●讓孩子在上床睡覺前尿個尿,睡前盡量不要喝太多的水。
●如果如廁訓練比你想象的進展要慢,時刻讓自己保持耐心、冷靜,對于孩子的進步要給予肯定,因為他們最后總能完成這項任務。過多的壓力和緊張情緒會給他們造成負擔,反而會讓孩子選擇逃避。
健康問題
有時候如廁訓練過程會變得異常困難,遲遲看不到成績,中間很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問題,它們可能是:
●大便和小便的量發生較大變化,比原來少很多或者多很多。
●排便過程非常困難,孩子覺得很痛苦,每次都會大哭。
●腹瀉狀的便便。
●便便中帶血或者尿液渾濁(不清透)。
●嚴重便秘,孩子感到排便不暢。
出現以上癥狀,
說明你的孩子需要咨詢一下醫生了。
Lucy醫生的叮囑
你的孩子剛剛掌握了一項控制身體某部分機能的能力,發生意外和退步都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因為某個意外而感到沮喪的話,安慰他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用過于擔心。或者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他們晚上需要上廁所,你會幫助他在半夜醒來。并向他保證,就算發生了“意外事故”,也不會責怪他,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沒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