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字的繁體非常復雜。雖然我一直認可繁體才是漢字正統,但從這個變字觀之,簡化卻也有相當的價值。也許,過度的執著于繁體,是過于重視古今對接的文化傳承吧。甲骨文我們都看不懂了,篆文還行,但那基本是畫畫的感覺,隸書已經小有變化,當你想提高書寫速度,于是有了草書,草書的繁體變字,其實和簡體很像了。
當今的世界追求溝通效率、效果,草書,就是提升效率的結果。簡體字,有部分就如這個變字一股是草書的楷體化——這讓一直對簡體的合理性質疑的我,有了更多的理解。
變化來源于理解,理解才會順應變化。
說到理解,我非常喜歡同理心這個詞。這個詞望文猜意也能了解個大概,這就是漢字相較英文的好處了。同理心這個詞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1920年首次使用,70年代被提出情商(EQ)概念的丹尼爾·戈爾曼歸為EQ重要組成部分。它大概的意思就是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這是一種巨大的技術和能力。有人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于同理心的中國古代表述,其實不對,二者主次完全顛倒。
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我們的行業一直在變化,我們的客戶也在變化,誰也不曾停止和世界的接觸,但同理心不同,眾人對變化的理解因此也不同,最終導致各自的應對也不同。
從2006年高清元年開始,2014是第九個年頭,市場和技術有多少變化?大家可以說上一大堆,其樂融融。
但要說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重新整理和評價這8年的變化之價值,不少分歧出現了,更多沉默出現了……
我們的專業只是為了幫助別人,如此而已。就像一名醫生,在用同理心和專業知識,看望著病人。你看,佛教現在也倡導用同理心感受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