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過去5年共投入168億元
發展職業教育
本刊訊 據2013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論壇上公布的數據,過去5年,我區已累計投入168億元發展職業教育,且成效顯著。據了解,2009年,我區與教育部簽訂協議,成為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5年來,我區立足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立校企合作制度,成立了22個行業職教集團,成員單位達1 000多家,推進5學年一貫制、“2+3”學制、“3+2”學制等5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實現了中高職的有效銜接。此外,我區職業教育建設還著眼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在欽州、崇左、柳州和南寧分別建立4個可輻射全區的區域性職教中心,有75個縣建立了各自的職教中心或職業學校。
(桂文)
今年我區高校畢業生
近九成實現就業
本刊訊 據自治區教育廳近期公布的2013年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區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88.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高校畢業生多數選擇在區內就業,有近半數畢業生在北部灣經濟區找到了“飯碗”。據了解,今年我區為2013屆畢業生舉辦全區性現場“雙選會”、網上“雙選會”以及各類校園“雙選會”逾百場,此外,還在全國率先全部開通和使用了“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一體化系統”,目前我區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都可以在系統中共享全國實時職位信息。(桂文)
我區選送200名貧困生
接受免費職業教育
本刊訊 最近,我區開展“雨露計劃·揚帆工程——廣西應用人才助學行動”,面向全區選送200名貧困家庭未考入大、中專院校的高中和初中畢業生到湖南、陜西等地的指定學校接受2-3年的免費職業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學費、住宿費、水電費、書籍課本費一律免繳,并按規定連續兩年每年享受國家助學金1 500元。學生學習期滿且成績合格者,經本人同意可由學校負責推薦工作;畢業后回鄉創業者,由當地團組織優先向銀行推薦申請青年創業小額貸款。
(桂文)
我區舉辦2013年全區高校大學生廣西區情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
本刊訊 最近,由自治區高校工委、教育廳主辦,廣西財經學院承辦的2013年全區高校大學生廣西區情教育課骨干教師培訓班在廣西財經學院舉辦,來自全區各高校的80多名區情教育骨干參加了本次培訓。自治區高校工委副書記莫錦榮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莫錦榮指出,區情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重要內容。各高校要將區情教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選修課程,安排一定的學時和學分,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區情教育。莫錦榮強調,除了課堂教學外,各高校還要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形勢與政策報告會、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渠道,切實加強我區大學生的區情教育。(桂文)
南寧市出臺中小學校舍標準
首次規范午托房建設
本刊訊 最近,南寧市制定出臺了《南寧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對學校網點布局選址和校園規劃、學校用地面積指標、校舍建設面積指標、校舍主要建筑標準、學校環境和建筑設施及校舍裝修作了具體的規定。《標準》首次將中小學午托房建設納入建設標準,規范午托房的建設。凡2013年6月1日后審批的南寧市城區中小學校舍建設都要按照《標準》執行,南寧市所轄各縣可參考執行。南寧市原有的中小學校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造,能按照《標準》改造的可進行改造,不能改造的可以做一些小的改動,比如修改護欄高度等。南寧市每年將專門撥出一筆經費作為教育基建經費,逐漸推動《標準》的執行。(桂文)
2015年我國將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
據《北京晨報》消息,教育部日前宣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注冊制度試點范圍將擴大,試點區內,教師資格考試有效期為3年,教師資格證須每5年注冊一次。按照規劃,2015年,我國將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全國統考,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并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定期注冊制度。針對社會上出現的一系列師德不端的行為,教育部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強調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并把師德表現作為資格注冊的重要標準。
教育部將在全國開展“三愛”教育
據人民網消息,最近,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以下簡稱“三愛”)教育。《意見》要求,各地各學校要準確把握“三愛”的精神實質和時代內涵,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將“三愛”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用好修訂完善的大中小學德育教材,把“三愛”的內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等教育環節之中,各學校要在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入學教育、學生評價標準等方面體現“三愛”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擬禁止小學布置
書面家庭作業
據新華社消息,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意見稿》要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后,學校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考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科目的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實行“一科一輔”,學校和教師不準向學生推薦、推銷或變相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意見稿》還要求:各地要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并實行信息公開;要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要全面取消百分制,采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要嚴禁違規補課等。
大連將實施學校體育
“五大工程”增強學生體質
據《中國教育報》消息,日前,遼寧省大連市出臺《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行動計劃》,提出將通過實施學校體育“五大工程”,到2015年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工作推進機制,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能水平。“五大工程”包括體育課程建設工程、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學校體育質量提升工程、學校體育監測評價機制建設工程和學校體育保障工程。大連市提出:要開發具有學校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使每個學生至少掌握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成立大連市青少年體育管理機構,打造體教結合組織平臺,統一管理青少年體育競賽和訓練工作;建立體育賽事平臺,加強業余訓練,努力構建人人有特長、班班有特點、校校有特色的學校體育競賽機制,集中建設一批高水平運動隊,培育一批優勢體育項目,培養一批優秀學生運動員。
廣州2014年起取消高中擇校
據新華網消息,廣東省廣州市將從明年起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擇校生,并逐步減少初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人數。廣州市副市長王東表示,高中錄取將和大學錄取一樣,差一分都不行。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廣州市教育局規定每個高中學校招收的擇校生比例不得超過當年招收學生總數的20%。2013年,廣州市區內省一級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占當年招生計劃數的比例降至15%,全市高中擇校生數量已從去年的7 275人下降到6 315人。王東指出,廣州市將進一步明確異地中考政策,合乎條件的外來隨遷人員子女可不通過擇校考試等方式直接升入公辦高中就讀。
廈門規定中小學閱讀課
每周至少一節
據《廈門日報》消息,最近,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閱讀活動的通知》,要求:中小學校每周至少開設1節校本閱讀課,閱讀課要有負責老師,重點開展經典誦讀,以及閱讀方法指導、優秀讀物推薦、美文欣賞、時文閱讀、讀書交流等活動;學校要保證每位學生每天有不少于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學校圖書室、閱覽室要全周開放,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40小時,中學對學生有效開放時間每天不少于2.5小時,小學對學生有效開放時間每天不少于2小時。班級要設立圖書角,配置一定的書籍,并保證每學期至少更換一次。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將列為綜合素質評定的重要內容。
英國優秀畢業生可獲社工
培訓及工作實踐機會
《中國教育報》援引英國教育部官方網站消息稱,日前,英國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宣布,將任命一名社工培訓負責人負責優秀畢業生的培訓工作。優秀畢業生社工培訓是英國“前線”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為優秀畢業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快速成長課程,以及密集的在職領導力培訓機會,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社工。據悉,該項目在今年9月啟動招聘議程,并在2014年開始培訓入選者。最先入選的100名畢業生將獲得在頂尖大學接受密集的暑期學校培訓,以及在地方從事兩年具體工作的機會。
德國2014年將全部停收大學學費
據《中國教育報》消息,最近,德國最后兩個收取大學學費的聯邦州宣布,將在2014年全部停止收取大學學費,其中,德國巴伐利亞州已于今年夏天逐步開始停止收取大學學費,下薩克森州將于2014年春季實施這一決策。此舉能很好地減少學生的開支,最高每生每年可減少1 000歐元。未來,在德國上大學的國內和國際學生僅需繳納名義上的學費,用于管理等支出,這進一步強化了德國作為一個低成本學習目的地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