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西是全國唯一一個使用高考大綱卷的省份。總體而言,化學卷體現了近幾年廣西高考化學試題的特點:題量和分值沒有變化,難度與往年持平;在注重考查化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穩中求變,穩中有新”,以能力測試為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體現了高中課改的理念與精神。
一、試題題型與知識點分布
在化學試卷中,基礎題、常規題占的比重較大,考查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電解原理、物質的量的濃度配制、離子反應方程式、水的電離、溶液的pH、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學鍵、化學實驗中的儀器識別、試劑的作用和物質檢驗、同分異構體、官能團的典型反應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化學“雙基”中的主干知識。在答題要求上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如第Ⅱ卷要求填寫內容的34個空格中,有29個空格要求用到化學式、方程式、化學專有名詞等,“化學味”較濃。試題的題型和分值較為穩定,試題難度適中。
二、試題考查特點與變化
從命題思路來看,試題延續了多年來高考化學試題的特點,即堅持以化學知識為載體,以能力測試為重點,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從題型來看,試題保持了高考的出題優點,大部分都是常規性題目,需要考生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體現了命題者回歸課本,注重“雙基”的命題原則。比如,第9題考查化學平衡,由題目中反應消耗H+的信息,可以直接得出B這個正確選項。又如,第27題提供的信息很多,難度卻不大;第28題氮化鎂的制備實驗,要求考生掌握氣密性檢驗等基本操作,會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具備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等。
在能力考查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在融會貫通學科內容的基礎上,具備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12題,題目新穎,考生需從圖像中提取有效的數據信息,同時整合水的電離、溶液pH等知識,才能很好地回答問題。又如第29(4)題,以石墨為電極,電解氧化鋁時陽極產生的混合氣體,既要考慮電極反應的產物,又要注意在高溫下電極材料與電極產物的反應。
今年的試題還加大了對方程式書寫的考查。全卷要求書寫的方程式有10個,共計20分。假如算上選擇題中對方程式書寫正誤的判斷,考查方程式書寫的比例更大,有的試題涉及方程式需要通過題目中提供的信息來創設問題情境,難度較大。如第28(2)題寫NaNO2和(NH4)2SO4反應制備氮氣,第29(3)題的氣體D+Na2CO3+Al(OH)3→2Na3AlF6,考查了考生處理化學信息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體現了高考化學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有新、新而不偏、凸顯能力的特點。
在與高中課改理念對接方面,化學卷注重了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如試題涉及對含鉻廢水的處理、以石膏作為建筑材料、用鋁土礦生產鋁、用煤和石油提煉化工原料等內容,要求考生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
三、試題值得商榷的地方
1.個別題目文字表述欠準確和簡練。如第30(4)題“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合成路線”的表述與參考答案不相符,改為“用結構簡式表示合成路線(或轉化關系)”更為準確,否則容易造成學生的誤解,加大書寫量。又如第9題,D選項的文字偏多,導致該選項長度過長,事實上,部分文字完全可以移到題干中,從而使選項的描述變得更為簡練。
2.個別知識點重復考查。比如,同分異構體的內容在第13、30(2)(3)(6)題考查了4次,共13分。又如,有機物的命名在第30(1)(5)題考查了2次。再如,第27(5)題第一個空格提問了磷與過量氯氣的反應,第二個空格再問磷與少量氯氣反應的主要產物,在同一知識點上也屬于重復考查。
3.個別考點要求過高。舊教材的考試大綱只要求了解烷烴的命名原則和常見烴的衍生物的名稱,而第30(6)題出現的醚基的知識點在大綱版中學教材中沒有出現;第30(5)題對鄰苯二甲醛的命名,考核要求同樣過高,而“縮聚反應”在大綱版教材則不作要求。
四、啟示及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分析試題可以知道,基礎題、常規題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在備考時要立足基礎,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和記憶。
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較多考生用水和碳酸來溶解一種礦石(螢石),由此可知,學生缺乏化學實踐經驗。針對實驗創新設計的題目,教學時應加強對教材中典型實驗裝置的改進設計與強化實驗能力的訓練,重視學生的體驗,在實驗過程中提升操作技能、設計能力、表述能力。
綜觀化學試卷,選擇題第6、9、10、11題,綜合題第28、29、30題,都是背景題,內容涉及日用化學品、工業化學品、化學實驗過程、化學科學行為,讓考生覺得化學就在身邊,化學很有用。因此,在備考階段,同樣可以選取類似的案例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今年的化學高考試題呈現了穩中有變、變中有新、偏重能力的特點,以及新課程的理念,同時也給我區的高中化學教師帶來了新的啟示。隨著廣西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與高考化學命題指向的日益明朗,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篤行課改理念,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