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飲食習慣影響一生
人在兒時養成的飲食習慣,將會影響他一生的健康。研究表明,兒童對食物形狀、口味的認同過程在出生后不久就已經開始,嬰幼兒時期至學齡前期是形成飲食習慣的重要階段,一旦養成某些不良飲食習慣,以后要糾正過來就很難。有些孩子從小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這些孩子的味蕾從小就受到濃厚味道的刺激,逐漸的他們就會對一些味道不夠重的食物失去興趣,尤其是那些甜味、香味不是很重的天然食物。而他們往往會越來越喜歡添加了大量蔗糖、甜味劑、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后果將是多么的可怕!
我曾聽朋友給我介紹他女兒的飲食習慣,她平時非常喜歡吃一種叫做“麻辣條”的零食,每天中午放學都要吃上一包,結果午飯都吃得特別少。而且那種“麻辣條”口味重,會添加很多味精,女兒吃完這個,再面對家里的飯菜,就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現在女兒已經10歲了,頭發質量很差,顏色發黃,而且一點也不順溜,用他爸爸的話說就是像稻草一般,而且皮膚質量也不好,臉上有很多小暗斑,愛感冒……
培養高“食商”,樹立好榜樣
在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當中,遺傳因素是公認的發病因素之一。遺傳因素即:如果父母有糖尿病患者,則子女得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關于這一點,遺傳學這樣解釋:遺傳因素會引起很多疾病,遺傳是靠基因來傳遞信息的,而人的一切疾病都與基因受損有關。糖尿病屬于內分泌疾病,一些控制內分泌的基因片段發生病變就很容易引起疾病。然而,二型糖尿病的遺傳并非絕對,這是由于其含有糖尿病易感基因,再加上后天不良的環境及生活方式導致的基因變異。只要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并保持適宜體重,就完全能夠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父母除了會將基因遺傳給孩子之外,往往還會把自己的飲食習慣“遺傳”給孩子。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子女的生活習慣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患有糖尿病的父母之所以發病,就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合理,飲食不平衡,能量攝入過剩,運動又不足。而和父母朝夕相處的孩子必然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從小就養成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喜歡吃高糖、高脂食物的習慣(即低食商),因而發病率高于普通人也就不難理解了。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有著合理飲食觀念、高“食商”的父母,一定會把健康膳食的思想、習慣教給子女。而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起來的食商,自然會讓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