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0~5周
寶寶來了
計算預產期
檢查目的:確認是否妊娠成功
當你發現月經遲遲沒來,而且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胃口不佳等情形時,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經過檢查得到確認后,就要算算日后的預產期了。以28天為一周期的女性為例,有關預產期的算法,就是從最后一次月經減去3個月,再加上7天即可。通常“預產期”是以40周為原則,但生寶寶大多是在滿37周至41+6周間(為足月產),所以仍有前3 周后2周的差異。
注意事項:到醫院檢查最好用晨起第一次小便的尿液,這樣更利于檢查結果的準確。
孕5~6周
超聲波檢查
看胚胎數
檢查目的:確認是否宮外孕,避免先兆性流產
通過超聲波檢查(陰道超聲較腹部超聲會早發現),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若未看到,可能是妊娠天數不準,或是未在宮內。孕媽媽若無陰道出血的情況,既往又無流產史,則可不必過早行超聲檢查。若有陰道出血時,應即刻行超聲檢查,若是宮內妊娠,則予保胎治療;若為異位妊娠,則需積極處理。另外,在孕5~8周間,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以確定孕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注意事項:檢查前,孕媽媽應喝足水讓腹腔鼓脹,否則很難發現那個小小的胚胎。
孕6~8周
可看到胎兒心跳、
卵黃囊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孕媽媽在孕6~8周內做超聲波檢查時,可看到胚胎組織在胚囊內,若能看到胎兒心跳,即代表胎兒目前處于正常狀態。此外,在超聲波的掃描下,還可以看到供給胎兒12周前營養所需的卵黃囊,這可是胎兒自己所帶的一個“小便當”啊!若未看到胎兒心跳,孕媽媽可以隔上幾天或1周,再到醫院做超聲波檢查。
注意事項:在有些醫院,這次超聲檢查和前一次可能會合二為一。一方面,過早超聲未必能發現胚胎;另一方面,減少超聲次數有利于胎寶寶健康。
在漫長的孕期等待過程中,陪同產檢不只是準爸爸們的一項責任,更多的是對孕媽媽身體上的關心、愛護,精神上的支持和交流。有了夫妻雙方的努力,生孩子不再是女性的專利,而是“我們一起在孕育寶寶”!
孕9~11周
做絨毛膜采樣
可聽到胎心音
檢查目的:
確認胎寶寶是否患有遺傳疾病,預防流產的發生
孕媽媽若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可在孕9~11周做“絨毛膜采樣”。由于此項檢查常容易造成孕媽媽流產及胎兒受傷,因此目前做這項檢查的人不多。由于孕媽媽在12周前最易發生流產,若在此時身體出現不適現象,如下腹痛或陰道出血等,為了保住胎兒,最好多臥床休息,這是孕媽媽最好的安胎藥。
注意事項:因為這項檢查存在風險,所以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后再決定是否需要做。
孕12?15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
領取“母子健康檔案”·做各項基本檢查
檢查目的:確認孕媽媽的健康狀況并建立“母子健康檔案”(確定妊娠后即可在戶口所在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取)
每位孕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日后醫生做各項產檢時,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并做記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 量體重和血壓。
2 進行問診:通常會問孕媽媽身高及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孕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
3 聽胎寶寶心跳:醫生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胎寶寶的心跳。
4 驗尿:主要是驗孕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孕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等各項疾病。
5 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針對孕媽媽的甲狀腺、乳房、心肝脾等進行觸診檢查。
6 抽血(可早在孕8周前查,并包括甲狀腺功能的篩查):主要是驗孕媽媽的血型(ABO、Rh)、血紅蛋白(檢視孕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檢查。孕前進行過TORCH檢查者(懷孕期生殖道感染常規檢查項目),孕后應再次復查,以明確是否在孕早期發生了急性感染;孕前未行此項檢查者,孕期不作為必查項目。
7 檢查子宮大小:孕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觸及;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生為孕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于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cm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cm,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cm,代表胎兒較大。由于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醫生會在妊娠11~13周間行陰道檢查,以了解陰道炎癥、宮頸病變(一年內未做宮頸病變篩查者,應行細胞學檢查),子宮發育的畸形(雙陰道、雙宮頸等)。子宮、卵巢的腫瘤均可從超聲給予提示。
8 超聲篩查“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孕媽媽可以在孕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綜合征的高危人群,方可盡早行絨毛穿刺檢查染色體,盡早明確診斷。
孕16~20周
第二次產檢
唐氏綜合征篩查·高齡或高風險者施行羊水穿刺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染色體是否正常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孕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聽寶寶的胎心音等。孕媽媽在16周以上,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可抽血做唐氏征篩查(以16~18周最佳),唐氏篩查高風險者或35歲以上高齡孕婦應于18~22周行羊膜穿刺術,主要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是否異常。18周左右自覺可有胎動出現。既往有妊娠中期流產史,懷疑有宮頸機能不全者,在妊娠14~16周經超聲觀察宮頸內口擴張程度,必要時行預防性宮頸內口環扎術。
注意事項:如果檢查結果確認異常,為了寶寶的健康,醫生會建議一些孕媽媽終止妊娠。
孕20~24周
第三次產檢
詳細超聲波檢查
假性宮縮的出現
檢查目的:
篩查胎寶寶是否有嚴重的形態或結構的先天異常
孕媽媽在孕期20~24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生會仔細全面篩查胎兒,尤其是大腦、脊柱、四肢、心臟四腔心結構及肝膽腎消化道等主要臟器的發育,是否有嚴重的異常。此外,孕媽媽在20周以后,會出現無痛性的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此時開始注意血壓升高的問題,一旦≥140/90mmHg要診斷妊娠高血壓疾病了。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中不要頻繁詢問胎寶寶的情況,以免打擾醫生工作,如有異常,醫生會在檢查報告上寫出。另外,國家“母嬰保健法”規定不能將胎寶寶的性別告訴孕媽媽,所以軟磨硬泡只能讓醫生產生反感。
孕24~28周
第四次產檢
妊娠糖尿病篩查
檢查目的:確認孕媽媽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篩查一般是在懷孕第24周~28周期間進行。先空腹抽取孕媽媽的血液樣本,在5分鐘內喝下75g糖水,按喝糖水開始的時間計算,1小時、2小時分別再抽兩次血,三次指標低于5.1mmol/L-10mmol/L-8.5mmoml/L,為正常。只要有一項達到或超過,即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須由醫生進行指導,控制飲食、餐后1小時運動、監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血糖控制滿意,可以減少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同時復查肝功能和血常規,發現肝功的異常或貧血(低于110g/L),應及時接受醫生給予的治療。
注意事項:檢查前孕媽媽應正常飲食,但要注意控制水果的食用量。被戴上妊娠糖尿病的“帽子”的孕婦,不必緊張,在剩余的孕期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飲食,如果在隨后的血糖檢查中仍然居高不下,就要被“請”進醫院監測和調控血糖了。
孕28~32周
第五次產檢 再次超聲排畸檢查
檢查目的:
監測胎兒生長發育,發現胎兒嚴重畸形,尤其是心血管的嚴重畸形,預防早產。
此階段開始,胎兒發育增快,產檢時,通過妊娠圖宮高的監測和超聲檢查,了解胎兒發育狀況,提示孕婦體重的控制,防止胎兒發育過大或過小。此階段作為第二次超聲排畸,試圖進一步發現心血管或腦積水等嚴重的胎兒畸形。對以往有早產史,或此階段有頻繁宮縮者,通過超聲對宮頸管長度以及宮頸內口的測量,進行早產的預測。有剖宮產史者,此次超聲還可了解胎盤與瘢痕的關系、以及瘢痕厚度。開始指導孕婦自數胎動,進行胎兒在宮內安危狀況的自我監護。此期間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常可出現下肢水腫,經一夜休息可消失者,為妊娠生理性水腫,若經休息不可消失者,或1周體重增加超過500g者為病理性水腫,需要關注血壓和尿蛋白情況,警惕妊娠高血壓疾病。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需密切觀察并記錄身體的各種不適,有水腫的孕媽媽不可擅自用利尿劑或減少喝水,醫生會通過檢查告訴你正確的做法。
孕32~36周
第六次產檢 監測胎兒發育和安危
檢查目的:評估胎寶寶體重,預測出生時體重
從28周以后,正常孕媽媽的產檢仍可4周進行一次,有異常或高危孕婦可每2周檢查1次,或根據病情增加檢查次數。到了孕36周時,建議做一次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當時的發育狀況、胎方位、瘢痕子宮的胎盤位置和瘢痕愈合情況,為臨床預測分娩方式和安排分娩時間提供依據。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孕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孕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生產過程中增加難產風險。接近臨產,需要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的復查,并注意糾正貧血狀況。36周后,每次產檢都要做胎心電子監護了,此項檢查只能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儲備狀況,有反應型的結果,可以預測一周內不會因為胎盤功能不好,導致意外事件發生。但是,對臍帶意外和胎盤早剝導致的胎兒意外,是不能預測的。因此孕婦的胎動自我監測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超聲檢查還會確認胎寶寶是否臍帶繞頸,因為超聲無法判斷臍帶長度,因此臍帶繞頸僅供參考,沒有繞頸不等于沒有臍帶問題,例如扭轉、打結、繞身等,因此更重要的是數好胎動,這是胎兒宮內危險的最初信號。
孕37~41周
第七次產檢
為生產事宜做準備
禁止性生活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狀態,開始準備生產物品
從37周開始,已經足月了,孕媽媽可隨時準備臨產了。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周檢查1次為原則,并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孕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過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由于此時已屬足月妊娠,為了避免破水的發生,孕媽媽應禁止性生活。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后應放慢腳步,調整生活節奏,靜心待產,以免各種不妥引發早產。如果檢查胎兒不宜繼續在母體內生活(如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羊水過少等),醫生會建議提前終止妊娠。
孕38周
第八次產檢 注意胎動
檢查目的:
確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狀況,做好生產心理準備
由于胎動愈來愈頻繁,孕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減少(每小時應大于3次)、黏液狀的分泌物增多、體重沒有增加等癥狀,都是臨近生產的征兆,所以孕媽媽開始要有心理準備。一旦出現有痛性的規律宮縮,越來越緊,或陰道流水或出血似月經量,應及時就診。
注意事項:有時孕晚期胎動會引起宮縮,但這往往是一過性的,并不是臨產時有規律的宮縮,孕媽媽應沉住氣分辨,不要焦慮,不要過度緊張。
孕39周
第九次產檢
胎位固定·胎頭下來
·準備生產
檢查目的:確認生產時間及是否需要催產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并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孕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孕媽媽到了41周,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住院,進行引產。
注意事項:孕媽媽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檢查前后應密切關注臨產征兆。只要沒臨產,均應每周檢查一次,并數好胎動。
孕40周
第十次產檢
了解羊水、胎兒狀況
檢查目的:了解胎兒在宮內情況
已經孕40周,尚未臨產是正常的。此時,應加強對胎兒宮內安危的監護:胎動計數、胎心監護、超聲監測羊水量,只要有異常,就應及時住院。否則,在滿41周可以住院,進行醫療干預——引產。
注意事項:監測胎動計數尤為重要,不要過于緊張,休息好、吃好、適當的運動,保存好體力,隨時準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家庭1小時親子生活攝影展
日前,由NUK舉行的全國大型公益活動“家庭1小時”親子生活攝影展在上海圖書館落下帷幕,來自全國30個省份的110余幅以“親子陪伴”為主題的照片參與了此次展覽。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多場孕婦知識講座和親子活動,共吸引超過1000名觀眾到場參與。
作為NUK品牌一年一度的大型親子公益項目,NUK“家庭1小時”活動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今年的NUK“家庭1小時”活動歷經線上線下兩個階段,自2013年6月1日至7月31日,NUK品牌聯合悠貝網、寶寶樹和育兒網三大母嬰網站向全國孕婦家庭和寶寶家庭發起照片征集,鼓勵父母用影像記錄下每個親子陪伴的“家庭1小時”。活動上線后得到超過30萬網友的熱烈響應,共有來自全國30個省份的14,181個家庭參與,上傳親子生活照片33,127張,最終110余幅優秀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第二階段在上海圖書館的展出資格。
據品牌方介紹,按照每張照片即代表1個“家庭1小時”來統計,在NUK品牌的號召和鼓勵下,全國各地的家庭已經累計陪伴孩子達33,127個“家庭1小時”,即約合1380天,創下歷年活動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