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媽媽們是怎么了?
辦公室很多女同事今年都升級當上了媽媽。這本應該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兒,可是在她們剛休完產假回來工作,我向她們表示祝賀的時候,卻總是會聽到這樣的抱怨:“Lucy醫生,做媽媽真不容易呀,好辛苦,特別操心!”聽到這些我覺得好遺憾。我認為做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當媽媽!
現在好多新媽媽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心里就充滿了擔心和害怕:怕因為照顧不周讓寶寶哭,怕吃不飽或吃太多,怕太熱了出痱子,太涼了得感冒,怕空氣污染不敢外出,老流鼻涕變成慢性鼻炎,喝牛奶中毒不喝又缺鈣,不愛喝水,容易跌倒,會被綁架,不去早教班,沒聽古典音樂……這么多的“怕”讓很多新手媽媽覺得自己根本沒法當好“媽媽”這個角色,失去了作為媽媽對自己該有的判斷和信心!
放輕松,是你想太多了!
新手媽媽有這么多疑惑和擔憂很正常,可是當媽媽應該是一件充滿快樂的事情??!我特別希望能幫助媽媽們找回輕松愉悅的美好時光。有一次,一位年輕媽媽帶她的兩歲女兒來醫院做身體檢查。這位媽媽問我她女兒是不是有多動癥。因為在早教課上,她女兒是唯一不能乖乖坐在那里半個小時的孩子。她擔心女兒是不是有問題?我給小女孩做了檢查。她健康活潑,不害羞,喜歡說話,而且很配合。我對這位媽媽說:“你的孩子很聰明、靈活,一般來說,兩歲左右正是孩子好奇心強烈,喜歡探險的年齡,所以會表現得特別好動。早教課的活動室里,有那么多吸引孩子的新鮮玩意,她當然想去摸一摸,玩一玩,你難道真的希望逼迫一個兩歲的孩子呆呆地坐在那里乖乖上課嗎?”
不管哪個階段孩子的父母,我們都需要了解自己的疑惑和擔心,并積極跟他人討論,嘗試解決這些不必要的“煩惱”。如果我們不能用一種平衡的方式解決,我們就很可能由于“過分保護”以致限制孩子的發展,阻礙他們的想象力、自信心、創造力和獨立性以及個性形成,導致他們不敢嘗試新事物,缺乏冒險精神,不敢挑戰自己。
新手媽媽們的三大恐懼
1我不是個好媽媽。新媽媽總是希望成為那個完美的媽媽,那種很多媽媽們無法企及的完美媽媽!當我們的孩子生病或者受到外傷,哪怕只是非常小的疹子,我們就會立即認為是自己做錯什么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2我的孩子身處危險。孩子一出生,很多爸媽就會假想出比現實狀況嚴重10倍的各種危險。的確,現今社會總是充滿各種擔心,如食品安全、空氣質量甚至是拐賣兒童等等。對于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要做到心中有數,謹慎對待;而隨之產生的過度激烈到近乎神經質的反應則是非常不可取的。憂慮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判斷致使我們過分關注孩子們的生活細節,反而忽略了如何從整體上讓孩子全面發展。
3我的孩子還不夠好!有的媽媽不僅擔心孩子,還總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生怕比不過人家。他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幾乎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很高。一些商業機構在媒體上的商業宣傳以推波助瀾之勢,把整個社會對“棒”孩子的標準提高到超過孩子本身的年齡段。很多益智玩具和早教班的廣告為新媽媽傳播的思想基本都是圍繞:“注意!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提前接受好的教育,那么他們就無法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發揮他們的潛力!”你是否該有同樣的擔心呢?答案當然是:“不!”與此相反,每天都應該對自己說:“我的孩子真好,即便他有時鬧脾氣、表現得不好;即便他有時成績不理想,他依然是一個好孩子!”
Lucy醫生心里話
并不是說我們非要把孩子的每一分鐘都做以精心安排。英文有一句諺語:Less is more! 意思就是“少即多!”一些研究證明,玩具少的孩子們想象力和創造力更為豐富。相反,鋪滿孩子時間的教育,反倒會讓孩子缺乏想象力、更加被動和依賴,并且很有可能會使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
媽媽們要給自己增加信心!對你的孩子而言,你本來就是一個好媽媽,并且你每天都在努力做得更好!幾乎所有媽媽都是通過不斷犯錯慢慢成長起來的,而那些曾經的錯誤也都成為了我們的寶貴經驗。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象的堅強得多。別擔心摔倒,受傷甚至著涼之類的小事,他們的身體都能夠自行恢復。如果他們今天吃得不是很多,那么明天他們一定能夠補回來。如果我們有個朋友可以跟自己談談這些擔心害怕,或者訴訴苦,從而幫助我們正確面對自己的焦慮和害怕,那么我們也能幫助孩子跨出自己的恐懼。
讓孩子感受到愛,聽到鼓勵的話語,他們將充滿信心,并且用自己的節奏去學習新技能及關注身邊有趣的事物,敢于嘗試,敢于突破,不再擔心和別人不一樣!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我們相處,就讓我們用積極陽光的態度去感染他!
放輕松,做媽媽。恭喜每一位新媽媽!
Lucy醫生QA精選
很多傳染病初期都有發燒、感冒的癥狀?我們怎么確定寶寶是患了普通感冒還是患了某種傳染病?
Dr.Lucy:是的,很多重大疾病開始時的癥狀都類似于感冒。不過,某些細節的表現可能意味著其他疾病,如皮疹、皮膚瘙癢、嚴重頭痛或身體疼、紅眼病、咽喉嚴重疼痛、臉部浮腫、嚴重咳嗽、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注意力下降、脖子僵硬或疼痛、上吐下瀉、尿赤、腹痛、皮膚或眼睛黃疸、持續哭、拒絕吃或喝、高燒超過三天等等。所以,當寶寶有感冒癥狀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多多留意觀察,如果發現以上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請求醫生的幫助。
我擔心寶寶吃輔食比較單一,可能會造成營養素缺乏。請問Lucy,寶寶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注意輔食的營養平衡?
Dr.Lucy:有些寶寶天生吃飯就不費勁,而有些寶寶卻比較挑食。寶寶之所以挑食有些是因為寶寶自己的身體有某種潛意識有意避免會引起他過敏的食物,有些是因為媽媽限制了寶寶自由選擇食物的權利。不要擔心吃不夠而頻繁喂寶寶,媽媽要給寶寶足夠時間感受饑餓,若每餐之間間隔2~3個小時,能讓寶寶對食物更感興趣。寶寶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只對一種或者幾種食物感興趣,媽媽們不必過于擔心,只要寶寶在一個月內對食物的喜好有變化即是正常的現象。一般來說,寶寶在9~10個月大的時候,每個食物組(蔬菜、水果、糧食、魚肉、豆、蛋類)每頓攝取2~3種食物,再加上至少500~700ml的奶,這種營養搭配基本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平衡。
Dr. Lucy Chen
陳煥章醫生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MD),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公共衛生碩士(MPH),擁有加拿大和美國家庭醫生專業執照,在海內外從醫近30年。Dr.Lucy育有一子一女,并擁有豐富的健康育兒實踐真知,同時亦倡導“放輕松,做媽咪”的育兒理念,是一位成功的醫生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