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加強高校的科研技術創新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現階段,知識就是一切,它是建設我國社會經濟的關鍵,同時對高校科研的管理創新工作帶來了新機遇,但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探討了如何創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研究分析了知識經濟對科研技術的新要求,對高校科研創新的內容進行總結,并歸納了幾點經驗,希望對我國未來的高校科研創新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 高校科研 管理工作 創新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016-01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有了顯著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知識的學習,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我國高校的發展速度發快,但是和國外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這要求我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結合國外的成功經驗,除去老舊觀念,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盡早建立和知識經濟相適應的教學格局,以適應社會的飛快發展。
1 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實施創新的意義
其一,高校科研的創新管理工作是通過創新管理工作加強高校科學技術創新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客觀存在。知識經濟客觀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負擔找尋市場信息、謀求知識創新的切入點、以及探索轉化知識的機制等重擔。現階段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還沒有從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擺脫出來。無法對市場信息進行有效接受,還不會獨立的用知識去找尋市場。針對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可有分為兩點,首先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自身轉化意識差,另外科研管理機構缺少創新理念科研管理機構在科研創新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加強管理人員和管理部門的創新優勢,可以有效的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
其二,高校的科研管理創新工作是高校整體科研管理的主觀需求。在高校的整體科研管理過程中,要對科研成果進行充分利用,包括知識的分解。獲取、傳遞、收集、共享、價值評估,和知識的共有化,以便實現創造價值被提高這一目標的。從高校科研的管理從管理的內涵上來說,它屬于知識管理,這不只影響到知識的內部管理,還影響到各部分的知識管理系統,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內容及其復雜,主要包括:所有的教師都要知道從哪里可以獲取知識,方便在需要指知識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將找尋到的新知識加快推動速度,并對其創新與生產。高校科研的管理者要順應知識的內在需求,利用綜合管理技術對科研成果進行管理,并估測知識經濟的價值,合理設計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將知識和個人、知識和知識、知識和管理機構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加大知識的創新力度。
2 知識對高校科研的管理工作提出的創新要求
(1)高校科研的管理工作要遵循知識的創新觀念。針對知識經濟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科研的管理人員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首先去除傳統的思想觀念,建立以科學技術為主的教學模式。
(2)高校科研的管理工作要以知識為創新基礎。按照知識經濟提出的要求可以分成三種流派:信息、人才、知識。第一,知識必須成為管理工作中的主體;第二,今后的管理工作的發展要以人才為主體,按照市場信息進行自我管理;第三,管理機構是高校科研中智慧的結晶,必須加入大量的人才,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第四,對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建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同時要求去、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3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內容
高校科研的創新管理工作主要是創新管理理念以及創新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培養、構建高校科研創新管理工作的理念
在構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創新理念時,首先要抓住知識這個重要的核心,并將其成果轉化成關鍵目標。知識產權是智慧勞動者在技術、科學、文化領域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并依法享有其擁有權。高校作為知識的傳播地,是人才匯集的重要場所。高效科研管理機構中含有大量的高品質知識產權,其中包括專利權與著作權。高校的科研管理機構首先要打破知識共享的陳舊觀念,并且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觀念,引導科研人員怎樣獲得以及保護權利,以便實現以人為本的目標,尊重知識和人才,構建一種新機制與氛圍,使教師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并且加強科研人員市場經濟與技術轉化觀念。高校科研的創新管理工作應該表現在提高技術創新,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以及新知識產業化管理上,將技術、智慧、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努力提高科研人員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積極性,達到知識產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充分展現智慧勞動的貢獻與價值。
3.2 完善創新管理工作,全面實施創新管理工作措施
(1)構建適應知識發展的高校科學研究管理工作的師資隊伍。首先,構建學習小組,加強從事高校科研人員的知識體系;其次,重新分配,使用具備現代管理觀念與全面掌握知識結構的高素質管理人才,改變傳統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現狀。(2)構建智囊化管理隊伍,改變傳統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現狀。也即是說,降低傳統管理隊伍的中間層次,使管理工作的基層人員具有信息處理權、決定權,使管理隊伍可以橫向協調,自由分享知識與信息,科研管理工作的高層人員要注重對科研管理工作的整體決定,對各個橫行部門進行有效溝通,從而達到科研成果的有效分配。(3)構建市場化管理模式,培養高校科研管理人員成為市場的主體。高校科研的管理機構要和企業間建立聯系,用科研成果找尋市場,將“學、產、研”有機融合,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創新工程。(4)構建高校科研研究項目的管理模式、高校科研的研究人員一定是有固定的人員組成的,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也要以固定研究人員為主,流動人員有研究項目的負責人根據科研項目的實際情況自主分配,受到分配的研究人員所產生的費用由研究項目組承擔。(5)構建科研資金和人才的合理投入機制。在知識發展快速今天,科研資金和人才的作用同等重要。
4 結語
總之,我國的高校是傳播和創新知識的主力,在知識經濟就是一切的時代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事務管理階段,還要提高科研技術的技術含量,從本質上提高科研工作,這關到我國未來的社會發展進度。去除傳統的科研理念,建設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每個高校未來的發展需要,這也是我國未來的發展需要,創新精神在現階段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已將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錢秀紅,史紅兵,邵鼎,等.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5):131-134.
[2]馮兆濱,涂玉琴,樂美旺,等.強化科技服務理念提升科技管理效率[J].農業科技管理,2011,31(4):90-94.
[3]雷鳴,黃培春,周光紀.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科研服務水平之我見[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14(5):81-83.
[4]李澎,王鐵良,李東.淺談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部門的職能轉變[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09,7(3):112-116.
[5]管穎超,陳蘭,徐時彬.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探討[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6(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