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中應用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當講師,老師當助教。學生通過自學、自講、自答的方式來加深對知識理解,使學生的“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分析化學實驗課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師生角色轉換 教學方法 分析化學實驗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057-01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轉變,對藥學人才的需求和人才質量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已不能勝任時代的要求。如何培養知識型、能力型、創新型的高素質藥學人才是我國醫學教育改革必須直面的問題之一[1]。師生角色轉換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成為教學的主人,又是教學環節的學習的主體。此方法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已進行了相關研究[2~4]。筆者嘗試在2010級藥學專業的分析化學實驗課中采取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法,此方法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授課效果有較好的帶動和促進作用。
1 師生角色轉換教學方法在分析化學實驗課中運用緣由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是藥學類各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是訓練學生閱讀資料、動手操作、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有力保障。目前的實驗教學是我校教學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原因是現行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指導,學生操作;學生寫報告,教師批改。這種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全面、綜合、科學地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只有提高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學習興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的“一言堂”和“滿堂灌”這種單向傳授知識的方式,使學生成為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有效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合我校目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狀況:(1)學生人適當,便于分組;(2)實驗課的相關知識,理論課已經學完,為實驗課打好了基礎,學生已具備自學實驗課內容的能力;(3)有的學生參加過本專業的開放性實驗,有了自行設計和準備實驗的能力。故在分析化學實驗課中教師和學生角色進行轉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對理論知識的鞏固、科研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 師生角色轉換教學法在分析化學實驗課中實施方案
2.1 課前準備
將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法,在2010級藥學專業的分析化學實驗中進行實施,本學期內,分析化學實驗有6個實驗項目,將該班36人分為兩大組,將每個大組再分為3小組,每小組6人,兩個實驗室同時開設不同的3個的實驗,每個大組在不同的實驗室上課,各組都要選出小組長。教師在上課前1~2周將授課內容通知給各組組長,組長組織學生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查閱資料,自行設計方案,備寫教案,做ppt。每人都要試講,老師給予點評和修改意見,小組自行確定授課人,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準備實驗藥品和儀器。
2.2 課堂上教學方法的應用
課堂上學生講解時,教師認真聽講,并與授課人做適當的聽課交流,點頭示意給予授課學生鼓勵,使其更加自信,此時即為“學生當老師,老師做學生”。學生講解完畢,小組間以討論方法集中本組的問題及意見,并派代表向授課人提問或反饋意見,授課人員對各組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教師請教,教師可以給予幫助。最后教師對授課人授課情況給予肯定,并提出更好的建議和希望,即“學生當評委,老師當嘉賓”。實驗操作中,授課學生指導學生做實驗,實驗結束后,實驗組學生呈交完成的實驗報告冊,授課學生根據各組的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冊的處理情況作出總結,此過程中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即“學生當講師,老師當助教”。最后,教師對各組的表現及報告情況給出最后的總評及分數。
2.3 課后鞏固
實驗組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批改內容,回去查閱相關資料,夯實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并復習下次實驗課的內容。
3 師生角色轉換教學方法在分析化學實驗中應用效果評價
通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師生角色轉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教學大綱中的教學內容,并通過相關問題對教學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興趣;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與強化學生對分析化學的理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與擴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學會多渠道獲取信息,提高自主性學習能力;增進同學間的了解,培養團隊精神;提高學生分析、綜合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長,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進入快節奏、快發展、高標準、高要求的社會打好了堅實基礎。
4 師生角色轉換法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
授課小組成員在課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閱資料、準備課件,這有可能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主講學生由于教學經驗不足,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較弱,講課時間把握不準,往往前松后緊,匆匆結尾,這還需要教師多加指導[1]。
參考文獻
[1]張效瑋,曾玉,冼少龍.師生角色互換法教學法在康復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4):103.
[2]程薇,趙淑,英穆燕.師生身份轉換在生理學教學中的嘗試[J].中醫教育,2010,29(5):37-38.
[3]杜雪艷.換位教學與素質教育[J].教學與管理,2004(1):47-48.
[4]伍澤洪.如何實現師生角色的真正轉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22(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