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國際間交往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旅游行業作為新興行業正日益蓬勃發展。英漢語調的比較研究在旅游交流中的意義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本文簡要分析了英漢語調的異同之處,并從語用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語調涵蓋的不同意義。
關鍵詞:旅游 英漢語調 對比 語用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084-01
1 旅游英語中英漢語調對比研究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現已成為國名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支柱型產業,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密切,旅游業亦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慕名來到中國游覽名勝古跡,而口語是人們之間相互表達、傳遞信息的最直觀的方式。在口頭表達的形式中,總會出現不同的特征,如:語速的變化;音度的起伏;語調的升降等。掌握了這些特征就等于掌握了話語所傳遞的不同情感、目的、信息。上述特征中,語調單位是最基本的話語單位。
不同的語言就有其特有的語調規律。對于學習英語的國人,經常把本民族的特有語調不經意間遷移到目的語中。于是,語調成了外語學習者的攔路虎。在旅游英語中,很多導游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后,在實際的國際間交流中還是出現了一些交流障礙或者語用失誤,究其原因大都因為不了解英語特有的語調特點。鑒于此,本文嘗試從英漢語調對比方面,及語調在中英交際中所承擔的意義進行分析,望對旅游英語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 聲調和語調的比較
音系學里,聲調又名音調,指的是音節的區分性聲調。詞的意義或者語法范疇取決于聲調高低的語言,這就是聲調語言。漢語屬于典型的聲調語言,在漢字中,就包含三個部分,即聲母、韻母、聲調。聲調屬于音節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和聲韻母一樣,有區分詞義的作用。漢語中普通話的聲調主要分為四種:陰、陽、上、去,外加一個輕聲。舉例說明:ya這個音節可以有如下表現:壓(陰平yā)牙(陽平yá)啞(上聲yǎ)亞(去聲yà)呀(輕聲ya)。以上五個音位看似一樣,但僅因為它們的聲調不一,于是就形成了五個含義全然不同的字。正是由于聲調在語音中有辨析詞義的功能,所以它成為詞的構成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語調解釋為口語表達時聲音音調的變化所形成的旋律模式。不僅英語,還有許多其他的外語口語表達中,音調變化的旋律模式不會始終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而是呈現出高低起伏升降的變化形態。語句在發音時所形成的的這種變化形態就是語調。英語語言中的基本單位單詞,不像漢語中的漢字有固有的聲調,而聲調也不能改變單詞的意義。如英語中foot[fut]這個單詞,不管被讀成哪個調[fut]→平調,[fut]↗升調,[fut]↘↗降升調,[fut]↘降調,單詞的意思通常還是指腳。因此說明,英語中的單詞是沒有固定的調的。然而,不同的語調可以代表話語者截然不同的情感、態度或者目的。那就意味著,一樣的話語,傳達的信息會因為語調的不同而大相徑庭。例如:She hasn’t been school for several weeks.同樣的一個句子,如果句尾讀成降調,意味著“她已數周未在學校”。而如果句尾讀成升調,意思又為“她呆學校不過數周”。由此可見,英語的語調在語義功能上具備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語言學家都把英語劃為語調語言的范疇。
作為聲調語言范疇,漢語的語調對字調也能有一定的影響力。漢語中的疑問句的表現形式通常有兩種,即在句尾加上語氣助詞,如:嗎、呢,或者直接念成聲調。漢語的語調形式通常表現在句尾的音節上。漢語中的聲調,就是在句末字調的基礎上稍微上揚,調子的本質基本沒有太大變化。而要將英語中的陳述句變為疑問句,由于句尾單詞可不受字調的限制,音幅的上揚度可達80%。綜上所述,英語的語調無論從類型還是調值變化來講,都比漢語復雜、多元。
3 英語語調的語用功能
話語包含兩個層次的意義:一層是是指字面上的意義,即語義內容;一層是話語人通過所說的話想要表達的字面下的隱含意義,即語用層面。語用層面是以語義內容為基礎的,但語言學者通常認為,每個句子都具有其潛在涵義,特別是當兩種語言的表現形式和功能不一致時,說著能否成功的傳遞其想表達的真實、內在語義,而接收者能否真正領會其傳達的訊息,是話語完成交際功能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口語交際中,如旅游過程中,通過英語語調的升降變化過程就能夠領會交流雙方想表達的涵義,如果接受者對語調的功能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就能輕松理解說話人的目的,做出適當的反應。下文中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不同的語調在句子中所包含的不同涵義。
首先看下陳述句,顧名思義,陳述句的語義功能是肯定和確認。但不同的語調所指的含義也會有所不同。例如:If you get lost, you know how to do? ↗
在這個句子中,說話人用升調的表現形式表達對對方行為的不肯定,或者表達出對對方能力的一種懷疑態度。You didn’t understand me.這個句子中,說話人突出對方不理解自己,對自己的委屈加以申辯,常用升調。在感嘆句中,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通常使用高降,也有例外,如:How nice the picture is.這個句子反而用降調表達對圖片的諷刺意味:這幅畫太糟糕了。在附著疑問句中,這種疑問句通常是在陳述句中的粘著部分,反而不太用升調。如:You don’t know the change of the trip,do you?這個附著疑問句中使用的是降調,表示對之前所陳述的事有一定把握,并希望對方確認。
4 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就是一種交際工具,只要有話語,必定會出現語調。因此,語調在口語表達中占有重要地位。準確把握和恰如其分的運用語調,能讓我們與國際友人特別是國外游客之間的交流變得暢通無阻。尤其是在口語教學時,更應多注重情景對話。掌握不同語調在不同語義功能中傳達的隱含意義,是學習語調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龔卡佳.英語語調對比教學[M]//李瑞華.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黃伯榮.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