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萊蕪市培訓工作的開展情況,從培訓政策的制定、監督管理、工作開展、強化服務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職業培訓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對今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培訓 促進 就業創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093-01
近年來,萊蕪市按照《國務院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和山東省《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五年規劃》的精神,主動適應全市就業創業工作需求,不斷創新就業創業培訓政策措施,在全市開展了全民免費創業就業培訓,年培訓規模達到2.5萬人,就業創業率達90%左右,進一步提升了勞動者的技能素質,對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素質就業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建立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制度,開展全民免費培訓
我市相繼出臺了《萊蕪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萊蕪市全民就業創業培訓實施辦法》《萊蕪市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五年規劃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了以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培訓制度。一是將全體勞動者納入培訓范圍,發放免費培訓券。在全省率先實行了憑培訓券免費參加培訓的制度,有培訓愿望的各類勞動者可憑有關證件領取培訓券,持券自主選擇定點培訓機構和專業免費參加學習。二是認定定點培訓機構,建立社會化培訓體系。我們按照自愿申報、實地考察、綜合評估、向社會公示的辦法,由市人社等六部門聯合進行考察評估,最終確定了27家定點培訓機構,可同時培訓4000余人。同時,還建立了動態管理機制,適時補充淘汰一些培訓機構和專業。三是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分類開展培訓。根據實際需求,重點強化了三類培訓。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有就業要求的學員重點組織其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實際操作學習不得低于總學時的2/3,培訓后達到上崗要求。加強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將企業新錄用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納入培訓范圍,由企業利用自身條件或委托其他培訓機構靈活開展技能培訓。今年8家企業已培訓新錄用職工750人,撥付培訓補貼33.7萬元。深入推進創業培訓。對有培訓愿望和創業條件的以及初始創業者開展創業培訓,并開展了“創業培訓進校園”活動,提高了學員的創業能力,年培訓人數達3000人以上,創業成功率在40%以上。四是設立專項資金,確保培訓補貼執行到位。為了保證培訓政策的全面落實,培訓補貼資金全部由市級財政承擔。市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確保了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五是成立專門組織機構,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長任組長、市人社、教育、財政、審計、農業、民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并將職業培訓列入了調度督辦事項,為培訓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保障。
2 健全完善培訓監管機制,確保培訓規范運作
為確保培訓規范運行,建立了完善的監管制度。一是建立了開班申請批復制度。定點培訓機構招收學員后,由市人社部門審核批復后方可開班,并報市財政、審計部門備案,依托“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培訓人員信息資源庫,實現了全程網絡化經辦和實名制管理。二是建立了“考培分離”的考核制度。為了確保培訓質量,我們實行“考培分離”的辦法,即定點培訓機構只負責培訓,考核由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負責,經鑒定考核合格的學員,培訓機構才能取得培訓補貼。三是建立健全了監督檢查制度。市人社、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組成了監督檢查組,對培訓進行集中檢查,財政、審計部門提前介入,全程參與,進一步規范了培訓行為。市人社部門根據開班情況隨時進行電話或實地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了培訓過程的規范。四是建立了培訓資金審核、撥付制度。學員結業考核結束后,由人社、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組成審核審計組,對申報補貼的材料進行集中審核,按照考核合格人數撥付培訓資金,確保了培訓資金的效率和安全。
3 創新培訓模式,全面提升培訓質量
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提升培訓質量,增強培訓效果,積極創新培訓模式。一是積極開展定向培訓。指導各定點培訓機構實行校企聯合,開展定向式培訓。近兩年來,累計開展定向培訓8000余人。二是廣泛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為解決培訓機構城鄉分布不均、農村勞動力參加培訓不方便的矛盾,指導培訓機構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平均每年開辦電氣焊、農業實用技術、創業培訓等近13000余人,較好的滿足了農村勞動力的培訓需求。三是開展創業模擬實訓。市勞動就業訓練中心在全省率先引進全球模擬公司的創業模擬實訓系統,采取創業知識培訓與創業模擬相結合的方式,使學員在“交易”時體會到了“商機”,有效地降低了未來創業的風險,提升了市場競爭的綜合能力和創業信心。近兩年來,舉辦創業實訓培訓班20期700余人。
4 強化就業創業服務,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在全面開展培訓的基礎上,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開展了多形式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一是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培訓學員錄入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及時公布更新用工信息,培訓機構還與用工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實現了培訓與就業的緊密結合。二是舉辦多形式的招聘活動。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定期舉辦多形式的招聘洽談會,利用各種信息網絡,及時向培訓學員發布招聘會信息,組織引導培訓學員積極參加招聘活動,盡快實現就業。三是提供就業政策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學員,及時落實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等政策,對成功介紹培訓學員就業的職業介紹機構,及時落實職業介紹補貼政策。四是開展創業助推服務。各級創業服務機構開展了創業項目推介評估、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擔保、跟蹤扶持等服務,并開展了創業助推“1+3”行動,建立了一批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園,為創業者搭建起了創業服務平臺。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培訓制度,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和模式,提升培訓層次和培訓質量,為促進全市就業創業,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就業一人、培訓一人”的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國棟.萊蕪市開展“全民創業年”活動推進創業就業[J].山東政務信息專報,2009(46):1-3.
[2] 劉國棟.萊蕪市開展“全民創業培訓”推進創業就業[J].山東政務信息特刊,2009(24):1-2.
[3]韓菁.推進就業 保障民生 積極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人力資源支持[J].山東就業工作理論成果編,2012(1):49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