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發展的動力除來自生產實踐外,還來自人類對美的探索和追求,從而使這門學科表現出了科學與文化兩種特性。數學教育家丁石孫教師認為:“長久的數學教育與研究中,我們對數學文化教育功能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認識到數學是一種文化,因此,對數學研究與教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數學素質 數學文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117-01
數學發展的動力除來自生產實踐外,還來自人類對美的探索和追求,從而使這門學科表現出了科學與文化兩種特性。數學教育家丁石孫教師認為:“長久的數學教育與研究中,我們對數學文化教育功能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認識到數學是一種文化,因此,對數學研究與教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進入職高的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偏低,學習數學缺乏相應的主動性,認為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無關”的“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科學,使得課堂教學中存在諸多與數學學習無關的現象,對前途充滿迷茫。從教師教的方面來看,課堂教學中多重視數學知識結論的記憶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忽視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教學過程偏重于知識點的傳授,忽視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從學生學的方面看,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與激情,有厭惡和排斥數學的情緒;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自信心,無心向學,不思進取,課堂學習過程仍以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學生很難適應高中數學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函數語言及空間立體幾何,甚至無法接受。
職業高中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是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打基礎的。作為一名職高數學教師,如何充分挖掘并展現數學學科自身的魅力,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改變目前職業學校數學學習現狀,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提高數學素養,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每一位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有待解決的課題。
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筆者更愿意從文化角度來關注數學,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這是因為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為現代人打開了一個特殊的理解事物的視野。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文化,即“數學文化”;數學不僅是一些知識,也是一種素質,即“數學素質”。數學文化是現代人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對數學文化的理解
南開大學數學科學院顧沛教授在南開大學開設多輪“數學文化”課時是這樣說的:“‘文化’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文化’僅指知識,說的是一個人有文化就是說他有知識;廣義的‘文化’,則泛指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淀。數學文化中的‘文化’用的是文化的廣義解釋,‘數學文化’的解釋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廣義的解釋除這些外,還包含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與人文的交叉,以及數學的各種文化的關系”。
2 中職數學教育活動中數學文化的滲透策略
加強學習,轉化觀念。教師應注重數學文化價值的作用,從而讓學生受數學文化影響,使學生思維能力與數學素質得到提升,為終身學習做好鋪墊。作為數學教師,自身應廣泛閱讀各種各類的著作,如一些數學著作,與數學有關的邊緣著作,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書籍,其他科學及文化修養等不同類別的書籍。通過閱讀學習,改變自我的片面教學狀態,實行多元化的數學知識傳授,了解更多的數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文化修養,從而優化職高數學教育活動。
培養學生數學化的思維方式:用數學的意識。這是指通過把背景材料抽象成數學問題來研究還要結合實際來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接觸社會,參加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作為數學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例如,如何進行班級值日表的安排,能讓每一組的同學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值日工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考慮選拔有責任心和領導能力的組長,愛勞動和不愛勞動的學生的分配等等方面出發,讓學生利用數學分類方法,數學最優化選擇,統籌規劃等思維能力進行問題的解決。作為數學教師應高度贊揚用數學的意識進行生活的學生,比如,A同學在進行黑板報的圖案設計時,完全采用了數學中的對稱方法;B同學在班規的指定中,充分考慮了扣分和加分的必須平衡,采用了數學中的定理守恒規律,等等諸如此類的生活小事,我們都可以對其行為進行贊賞,并給予理論的指點。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用數學意識理念來處理生活小事,讓職高的學生能更好的認識數學,更好的應用數學,擺脫抽象的數學。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以文化傳播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如果教師在傳授一些常見的數學概念、理論和方法時,能夠指出它們的來源、典故及歷史演變過程,將會使學生興趣昂然。例如我在講到解析幾何這一章時,我先講了解析幾何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當然我也介紹了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兒,也講述了笛卡兒發明坐標系的過程。在我們講到概率論時我談到了概率論的起源問題,當同學們知道他源于一場賭博游戲時,特別驚訝進一步感慨數學真是無處不在。通過這些背景知識的介紹,同學們不僅增長了見識,同時也提高了興趣。另外在函數表示法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數學美的角度出發,欣賞函數圖像的直觀美,函數表格動與靜結合的美,函數關系式簡約美,學生更愿意從美的角度欣賞函數的表示。
通過多種課外活動傳播數學文化。利用校園的文化藝術節,推出數學文化周,旨在通過此活動傳播數學文化。在數學文化周中,我們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偵探故事有獎問答,讓我們的學生做一回大偵探,體驗數學嚴謹的邏輯推理文化。闖關玩魔方,讓學生動手比比誰的手快腦快,感受數學邏輯思考和立體思維的文化。《數學園地》讀本和數學知識為主題的黑板報,讓學生欣賞美麗的數學圖形和數學故事及著名的數學問題,領略數學的美、數學的科學、數學的再創造等文化。數學趣味知識競賽,讓學生做中認識數學的趣味,數學的多面性文化,獲取到課上沒有學到的數學知識。
3 結語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職高數學教育活動中,中職數學教師應正視數學文化在中職數學教育中的不可替代。讓數學文化在中職數學教育活動中大方光彩,讓我們的中職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以數學文化為載體提高中職學生的數學素養,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教師達成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顧沛.數學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易南軒,王芝平.多元視角下的數學文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展國培.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價值的契機[J].中學數學,2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