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電子專業,在我國高職院校中,起步較晚,但因其研究對象十分廣泛,且在各個領域都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受到國家與社會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隨著院校專業建設的不斷完善,應用電子課程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同樣突顯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對應用電子專業課程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當前應用電子專業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并有針對性提出一些改善應用電子專業的策略,希望對專業的改進與完善,為專業優秀人才的培養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應用電子專業 課程 問題 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140-01
1 應用電子專業課程現狀分析
1.1 教學觀念尚未轉變,課程設置有失合理
近些年來,由于某些高校的領導對于學校開設的應用電子專業不夠重視,將學校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其他的學科建設上去,使許多畢業的學生不能達到國家對于本專業教育的要求。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部分老師的教學缺乏創新,不能很好的了解新課改的理念;另一方面學校教務處對于本專業的課時安排、教學內容不夠合理,這樣不僅造成了當代大學生不能實現自身理想,而且不能適應國家社會發展的需求。總體來說,大部分高等院校對于“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個人觀點,高等院校應該加大對學生的工程素質教育,特別是通過工程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2 實踐教學忽視主體,難達自主學習目的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應該以培育學生為己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但是,部分高校在實驗教學的改革創新上,仍不能實現突破。對老師而言,現在的“規范教學”就是老師事前做充分準備,進行先行實驗,規范實驗教程,以保證實驗的效果和安全,學生則是按照老師規定的實驗步驟一步步操作,學生對老師有過多的依賴。對于學生而言,實驗教學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的課堂。所以說,這種依葫蘆畫瓢,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
1.3 學生實踐技能偏弱,考核方式較為單一
學生通過課堂基礎知識的學習后,在實踐中卻總是體現出實踐能力偏弱的現象。原因在于,課程設置中,理論與實踐課程并未有機結合,造成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之間的銜接不足。其次,因實踐課程缺乏趣味性,缺少競爭性,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怠于學習,乏于訓練,進而造成實踐技能的薄弱。對于應用電子專業這樣一門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這極大阻礙了學生實踐能力。此外,針對課程的結束后的最終考核時,多選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分開考核,但在進行考核時,多傾向于布置作業和完成某項實驗的方式,以作業分數和實驗成績來評定學生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的弊病在于,易于出現抄襲現象,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專業設計能力等。
2 改進應用電子專業課程教學的策略探析
2.1 拓寬專業教學理念,優化專業課程設置
隨著社會發展,工科院校要大力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性復合人才。“電子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就必須要徹底摒棄“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新課改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現階段,學校應加大素質教育,以培育四有青年為目標,同時,要求教師積極轉變思想,開拓創新。學校要加大對電子專業的投入,增強師資力量,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2.2 努力加強校企合作,完善校外實踐基地
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不斷改善學校實習基地。為滿足應用電子專業學生的需求,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學校應通過與校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大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為解決學校師資力量匱乏的現狀,學校可以聘請校企專家利用周末時間給學生上課,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校的師資力量,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另外,學校可以與企業之間制定培養方案,了解和分析市場需求,有計劃地培養應用電子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為企業儲備人才力量,解決企業難題。
2.3 開展電子技能比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積極組織電子技術大賽,不斷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要培養應用電子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學校可以通過組織開展相關的電子技術比賽,努力營造良好的應用電子科技技術創新氛圍,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加,抓住每次鍛煉機會,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全國高校電子設計競賽中,對學校而言,為提高學生參賽作品質量,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合理的訓練計劃,組織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培訓,對于學生而言,電子設計競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實踐創新平臺,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通過這個平臺積極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2.4 完善實踐教學監督,豐富課程考核形式
學校在開展活動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實踐教學質量監督體系。教學監督是不斷提高應用電子專業人才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說,學校要想有效的開展應用電子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計劃,就要不斷完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學校可以通過教學監督小組監控每個學生的技術實踐情況,并將所掌握的信息及時的反映到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穩步改進和完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只有通過不斷的改善創新人才實踐教學質量的監督,不斷豐富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形式,電子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實踐教學才能在不斷地完善中逐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對于要豐富課程考核形式,就是要采用多種多樣的考核方法,不僅要對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進行考核,而且對老師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知識也要進行考核。對于老師的考核形式,應主要在教學方法的靈活多變性以及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上,而對于學生的考核,主要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實踐動手的能力的有效結合,最后通過對學生各方面的實際考核,確定最終成績。采用靈活多變的考核對學生進行實際客觀地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應用電子專業技能的興趣。
3 結語
總之,只有不斷完善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應用電子專業課程設置,努力加強與企業的雙向合作,推動建設校外實習基地,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既要重視理論教學,也不可忽視實踐教學,應根據具體課程的特點,優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組合,實現模塊化教學,綜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在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祖國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注入動力。
參考文獻
[1]工業軟件應用電子熱潮涌動[N].中國電子報,2013-01-22.
[2]張筱云.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2):101-103.
[3]滕碧紅,張源峰.校企合作機制建設與合作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