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對口單招《電子線路》三個階段教學要求的闡述,強調高一要重基礎知識,高二要重思維培養,高三要重精講精練。此外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在教會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以人為本,多關注學生身心發展,使其真正懂得學習的意義。
關鍵詞:對口單招 教學策略 電子線路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141-01
1 高一:憧憬未來,承載無限的希望
中考對每個初中畢業生來說是一次人生的洗禮,也是對今后發展方向的一次選擇。既然是選擇,就必然有歡樂和憂愁。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職業中學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環,而錄取普通高中成為初中畢業生成功的象征。因而很多學生是懷著極其復雜的心情進入職業中學的,有的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對自己的前途已經看不到希望。
1.1 跨進大學殿堂,需要向往的力量
《電子線路》是電類專業基礎課,是一門精深的學科,結合職高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難度是顯而易見的。筆者認為,要使學生盡快接受這門專業課,關鍵在于興趣和對本專業的熱愛。大學是職業中學學生極其向往的殿堂,亦是對口單招學生今后奮斗的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對電類專業知識的了解,向學生講解一些工科大學電類專業研究方向、發展趨勢、專業領域、就業前景等,還可安排學生到電子工廠車間參觀一線生產狀況,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習《電子線路》課意義,明確到職業中學來學習的目的,從而激發學習斗志。
1.2 堅守課堂陣地,需要規范的約束
職業中學的德育是放在首位的。個別老師不太注重課堂紀律,甚至不關注學生,因此,課堂教學也容易成為“獨角戲”。如在講解二極管伏安特性實驗數據,描述伏安特性曲線時,良好的課堂紀律才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保障。圖解法、功率放大器等較難部分更是需要學生聚精會神聽講。教師要針對課堂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和作業馬虎情況進行教育,狠抓學生隨意現象。律人先律己。教師首先得給學生做好榜樣,備課、上課、作業等各個環節要認真對待,準備一節課要翻閱相應的資料,在充分掌握知識和學生情況的基礎上給學生上課,多研究教學大綱以及教材教法,以此來約束規范自己教學的隨意性。形成嚴明的教學規范后,學生在學習《電子線路》時自然不敢怠慢,課堂教學才會順利展開。
1.3 入門電子線路,需要基礎的鋪墊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教師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為以后的學習作好鋪墊。而讓學生很快地掌握基礎知識,教師的授課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通過分解知識點的方法來促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如在講解二極管整流電路時,先重點講解二極管輸出波形的畫法,知識點便分解成二極管單向導電性和波形變換兩個基礎知識點。對于知識點多的章節,教師可安排默寫環節,像重要數據、概念等一定要讓學生去記憶,這樣更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基礎。
2 高二:信心搖擺,堅定必勝的信念
經過了一年的磨練,很多對口單招學生已完全適應了校園生活,同時成熟了一些,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已不是單純向往大學生活。有些學生也因自己糟糕的學習成績感到無所適從,信心搖擺不定,對前途目標開始動搖。
2.1 抵制外界誘惑,需要內心的清靜
學習最忌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將學生的內心清靜下來,還課堂一方凈土,亦是教師此時需迫切開展的工作。教師可以將計就計,與其讓學生隔山聽海,還不如讓其身臨其境去真心體驗一下生活。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實習機會,帶領學生到電子工廠參加生產實習,去感受工廠生活。同時讓學生和工人接觸交流,了解他們在生產中的想法,這種言傳身教的效果,遠比課堂上的苦口婆心強上百倍。通過實習,學生感到工廠需要十分專業的電子知識,有些學生會立即轉變對學習的看法,讀書的態度比以前更加認真了。
2.2 培養思維能力,需要創新的勇氣
循規蹈矩的教師只能培養墨守陳規的學生。要使學生在《電子線路》學科中有獨特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大膽創新。教師在授課時,要滲透創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去創新,如在講解小信號放大器時,可引入微變等效變換法,引導學生推導放大器輸入電阻、輸出電阻、電壓放大倍數等物理量,進而使學生舉一反三,自己推算出射極輸出器、共基極電路的相關公式,培養學生創新的思維。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采用獨特的教學方法講解知識,教師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課堂結合生活,讓學生有切身體會。如在講解共發射極電路放大和反相作用時,可將課堂搬進實驗室,通過示波器上波形對比,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其中含義。
2.3 細嚼基礎知識,需要效率的保障
慢工出細活。筆者一向以慢式授課,認為讓學生充分吃透基礎知識點十分有必要。當然細嚼慢咽式的教學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對知識的分解吃透力,這樣才能游刃有余,提高效率。如在講二極管伏安特性之前,先補充理想二極管的伏安特性,讓學生在充分掌握單向導電性的基礎上學習二極管的電源模型等效法,學生一點就通。職業中學學生自覺性差,效率如何保證,教師必須布置學生做好預、復習工作,定期檢查學生掌握情況,課堂上亦要加強提問,師生互動等環節,而不能一味埋頭苦講,全然不顧學生感受。
3 高三:壓力面前,考驗實力的份量
有些同學還是因為某些原因放棄對口單招,而留下繼續奮戰高考的學生才是真正的勇士,他們敢于直面激烈的競爭,是大浪淘沙后的珍寶,更是熔爐中的真金。但此時,每個人的份量幾斤幾兩,還是要通過高考來稱量的。
3.1 完善知識體系,需要漏洞的補全
面對模擬考試,老師必須盡快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彌補一些漏洞。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盡快掌握這些舊知識中的新面孔呢?方法只有一個:多復習。教師要加大檢查力度,因為任何一個漏洞都極有可能成為致命的一擊。新授課結束后,教師要進行一輪復習,便從前的知識點重新活躍在學生的腦海里,此時教師要詳細地給學生講解,不要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拉網式復習方法,講解某道題目時,將與之有關的知識點充分涉及,使學生舉一反三。
3.2 跳出題海戰術,需要書本的回歸
大量的習題鞏固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大量的基礎點,對一些知識和解法熟能生巧,而且還能提高解題速度。因而很多高三教師在沖刺階段仍然每天布置大量的習題,生怕學生有閑功夫去清閑消遣。筆者固然贊賞教師的敬業精神,更認為這是在浪費學生時間和扼殺尖子生的創造力。在高考前教師必須安排回歸書本這一環節,因為學生已系統掌握了高中數學物理知識,對問題的理解有更深層次的看法,這時回歸書本,學生面對原汁原味的書本知識,在每個章節停留的時間雖然較短,但是大量的信息會齊匯腦海。
4 結語
以學生成長為主線,以《電子線路》教學方法為切入點,講述一些心得體會,學無止境,教無倦怠。筆者將勤耕不輟,不斷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陳其純.電子線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張天寶.新課程與課程教學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