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數字電子課程教學現狀,本文提出了利用自制開發板及結合仿真軟件,采用模塊法、分類法學習理論與實驗。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手段,為“教學一體化課堂”摸索了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數字電子 開發板制作 教學改革 實訓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TN7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143-02
《數字電子技術》教學包括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技能實踐教學兩部分,是電類及相關專業必修課。數電課程中理論及實踐與模電比較有較大差別,很多學生對課堂內容理解上有困難,教學效率不高。為了培養學生實踐設計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采用仿真軟件與自制開發板相結合設計實踐項目。實踐證明,使用自制開發板及課程體系的模塊化教學使理論知識更為感性,提高課堂效率,加強了理論的理解,鞏固了技能。
1 課程特點與作用
對概念的理解和集成器件的應用是數字電子技術教學的兩個側重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主獨立創新設計電路,結合硬件更新,強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奠定單片機及專業技能基礎。當前數電教學存在教育思路與硬件技術發展速度不一致的現象,導致了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應用能力不足,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2 內容結構調整及措施
2.1 課程內容結構調整
改變以往常規設計思路,采用模塊法整合課程知識結構,合理設計每個模塊綜合實踐項目。整合后課程模塊體系如下。
首先,為基本理論模塊體系,其內容為:邏輯基礎、三大邏輯門、組合、時序電路等方面。該體系主要是加強電路分析以及邏輯思維方面能力訓練。
其次,應用性模塊體系,其內容為:常規集成器件應用、數字綜合電路的設計與調試等。該體系主要是加強運用數字電路知識按要求設計電路方面能力訓練。
再次,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體系,其內容為:VHDL語言、DSP和FPGA技術應用的基本理論、方法以及仿真軟件的應用,該體系主要培養電路設計理念,為掌握運用不斷出現的硬件新技術、新產品奠定基礎。
2.2 授課課時及方式調整
該課程的教學大綱在修訂上應該體現出現代數字電路的先進性,與此同時教學模式必須同步,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好的優化課程的內容。在課時安排方面應合理分配三模塊體系課時比例,前一個體系為后一體系基礎,環環相扣。其次數字語言、DSP、FPGA技術在數字電路課程教學中可以介紹其簡單使用方法,但為更好運用應另設為一門新課,其次要合理設計每個體系綜合模塊項目,使之內容上涵蓋體系內相關知識,效果上可以用仿真軟件實現其結果,實操上可以用自制開發板調試。真正做到軟、硬同時進行真正做到知其然還自其所以然。
3 新授課方法及教學模式
3.1 課堂中自制開發板應用
當前各學校實驗室使用數字電路實驗設備為箱體式,不光體積大占用空間,更為遺憾的是可操作性小、設計性項目少,未為該課程學習帶來實際效果,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往往是一知半解。為此,結合課程教學特點以及實驗的便利,作者開發了“數字電子設計開發板”(見圖1),該板設計合理,制作簡單、便攜實用,巧妙的把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融合一體,既簡便實用,為后續單片機的學習奠定基礎,開發板采用電池或者交流電供電,需提供的信號、頻率測試等電路來源于模電中的基礎實驗。同時該板中配有簡單的51系列單片機基本模塊,可進行相關仿真使用。在教學中,一些基本電路,可直接在教室邊教學邊實踐,合理的應用好該開發板,就能真正的做到“教、學、做”一體化。
3.2 綜合設計項目在課堂多媒體教學中仿真
基于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迅猛、大規模集成電路不斷涌現。為更好的運用各類硬件,在學習過程中應充分使用仿真軟件模擬運行結果,不斷在電腦中修改其外界屬性,觀其結果變化。從而更深刻的掌握器件使用。
圖2為在PROTUES仿真軟件下,通過改變R2參數,從而改變555輸出頻率,觀其CD4017輸出的帶來的變化。兩者結合起來很形象直觀的讓學生掌握555及4017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3.3 數電課程中引入單片機入門學習
數字電路是為后續綜合電路設計奠定基礎,而目在綜合應用電路大都采用單片機來實現,基于此單片機重要性可想而知。單片機可以實現大都數字電路同樣的結果,而電路結構卻極為簡單。因此,在數電的教學與實踐中逐步引入單片機基本概念,同一個效果采用不同的電路,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圖3為采用單片機來實現流水燈效果。該電路與采用十進制計數器CD4017構造流水效果一致,甚至可以設計更復雜效果,但電路卻比后者簡單。
4 結語
作者開發設計的“數字電路開發板”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作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幾期的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數字電路教學改革做出以下幾個方面成就:(1)為“教學一體化課堂”摸索了一條有效途徑,令課堂教學更形象生動、內容豐富;(2)緩解了實驗室緊張的局面,節約成本同時增加了學生動手綜合設計機會,提高了實訓效果;(3)為課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支持,豐富了學生課外課程設計生活,提高了學習效率;(4)為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前后建立有機聯系,激發了學習單片機技術的熱情。該課程的改革有利于綜合技能的提高,同時“數字電路開發板”具有較好的價值和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 錢燕,胡容華,劉國平.機電控制器類課程虛擬實驗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53-56.
[2] 孫寶文.高職汽車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23):30-31.
[3] 馮建東,孫清,敖永華.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的主要途徑[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7):76-78.
[4] 張娟,周荔.開展個性化實驗教學的探索[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3(109):45-46.
[5] 陶為華.改革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3(29):51-52.
[6]王彩君,楊睿,葛茂茂.數字電路實驗教學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云南大學,2006,10(5):14-17.
[7] 翁黎朗.高職電子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2006,6(15):24-28.
[8] 紀麗鳳.數字電路實驗的改革與實踐 [J].遼寧師專學報,2006,5(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