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腎臟內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100例腎臟內科專業學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采用目標管理教學法與傳統常規教學法,對兩組整體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滿意度分別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平均成績較之對照組均相對要高;觀察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總滿意率為92.0%,對照組學生的總滿意率為80.0%;觀察組整體效果更顯著(P<0.05)。結論 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腎臟內科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值得繼續推廣。
關鍵詞:目標管理教學法 腎臟內科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158-01
目標管理教學法是當前醫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腎臟內科的教學中同樣具有比較明顯的應用效果。目標管理教學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通過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促使學生通過增強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內,取得更多的收獲。目標管理教學法是腎臟內科在教學中通過更加合理的教學模式,實現更高的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腎臟內科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即就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腎臟內科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效果予以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腎臟內科專業學生100例,按照教學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在17~24歲,平均(20.6±1.7)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在18~24歲,平均(20.8±1.9)歲。兩組學生均為普通本科生,在性別、年齡以及學習能力等基本相關資料上相比較,均不具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1.2.1 觀察組
采用目標管理教學法進行教學。具體教學方式如下:
(1)制定教學目標:根據腎內科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制定全面的教學目標,既包括學期性的總體教學目標,又同時將目標予以分解和細化到每堂課,制定出每堂課的整體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生達到的學習程度等;同時對照實習課制定出合理的總體目標和分目標,并參照不同章節教學內容自身的特點,對教學分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1]。另外,對教學目標的具體實現方式予以規范化和嚴格要求,保證各相關教學目標在預期的時間內較好地實現。
(2)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教學目標制定后,嚴格按照教學目標予以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并在具體的實施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促使教學目標不斷完善,教學目標的實現方式不斷合理化,為后續學期教學目標的較好實現起到參照作用。教學目標實施中,要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在教學中循序漸進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自學方法,并加強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并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渠道,以利于學生在第一時間將解決疑難問題;另外,對腎臟內科不同病癥的基本特點進行總結,突出每種病癥的特異性特點,以利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并利于基本知識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利于其他相關教學目標的進一步開展和順利實現[2]。同時,加強對教學目標實施的監督,定期對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檢測,以督促學生加強對教學目標的重視。
(3)教學目標的評價:教學目標制定以及實施后的效果如何,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評價,以利于后續教學目標的不斷完善和更好實施。教學目標的評價應全面化,既要從總體上進行評價,又注意細化性評價;同時注意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等做出客觀性評價。另外,評價應根據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性教學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式,以利于評價結果的合理性。
1.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常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3 評價方式
(1)對兩組整體教學效果參照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的考核平均得分進行評價。(2)對兩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按照滿意、比較滿意以及不滿意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處理軟件對相關數據予以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對計量資料予以表示,并使用t檢驗,采用c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以P<0.05認為具有明顯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整體學習效果
統計顯示,觀察組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平均成績較之對照組均相對要高,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習效果滿意度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總滿意率為92.0%,對照組學生的總滿意率為80.0%;觀察組總滿意率明顯更高(P<0.05),見表2。
3 討論
目標管理教學是一種更為科學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而通過為學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并通過合理的教學管理,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目標管理教學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鑒于腎臟內科教學內容的繁雜性以及教學任務的繁重性,通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后,將更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以及教學內容的充分學習[3]。目標管理教學通過制定學期總體性目標以及課堂分目標,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適時做出適當的調整,利于教學大綱要求的實現;同時,根據理論以及實踐教學的不同特點和要求,使教學目標更具針對性,利于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順利完成相應的教學要求。
本文資料顯示,較之采用傳統常規方式進行教學,實施目標管理教學法學生的整體教學效果相對更理想,理論以及實踐成績的考評得分均相對更高,且學生自身對學習效果的總體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綜合可表明,目標管理教學法在腎臟內科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值得繼續推廣。
參考文獻
[1] 邵兵.關于目標管理教學法的幾點思考[J].現代教育,2009(2):176-177.
[2] 肖美蓮,陶新陸,丁四清.目標管理在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264-265.
[3] 張靜波,張璟,袁發煥.多角度教學法在腎臟病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 2009,21(3):49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