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大學生適應不良現象進行了探索:選取某省4所高校,通過問卷調查篩選30名存在適應不良的大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實驗研究,探討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適應不良問題的干預效果。結果表明:團體輔導對于大學生適應環境干預作用顯著。
關鍵詞:大學生 團體心理輔導 適應不良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240-01
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隊伍日漸壯大。其思想的波動性、多變性、不成熟性和不穩定性以及獨生子女比例的增高,使其行為表現依賴、人格特征更加自我。諸多因素導致生活、學習和人際環境等不適應。存在心理沖突、自我接納、情緒和擇業等問題[1]。本文采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測量大學生的適應情況,運用團體心理輔導[2]方法調適適應不良行為。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在某省4所高校發放問卷1300份,回收問卷1267份,有效問卷1193份。從中篩選被試30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9人。將其隨機分為三組,每組10人。
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篩選被試。然后應用團體輔導方法進行實驗研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工具
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CCSAS),共60道題,采用5級評分制,其內容涵蓋校園適應、情緒適應、滿意度、人際適應、學習適應、擇業適應、自我適應7個維度;團體心理輔導。
3 研究步驟
采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對篩選出來的30名團體成員進行適應水平的前測。將團體成員隨機分為3組,分別進行10人小組的團體心理輔導。
在7次活動后,使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對團體成員的適應水平再次進行測驗。
4 結果
4.1 團體心理輔導前后整體適應水平的比較(表1)
前后測總分相關系數為0.508,呈顯著正相關。
4.2 團體心理輔導前后各維度的適應水平比較(表2)
經檢驗,團體心理輔導后,大學生校園適應水平顯著提高,滿意度顯著提升。但在情緒適應、學習適應、擇業適應、人際適應和自我適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
5 討論
(1)本研究表明,團體心理輔導對提高大學生校園適應、滿意度有明顯干預效果,是治療大學生校園適應問題、調適大學生活滿意度的有效治療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可以深入應用。
(2)人際適應方面:有研究表明,團體心理咨詢可有效改善大學生人際適應水平,提高大學生人際適應能力[3]。但在本研究中,團體各成員人際適應情況變化不顯著,可能與90后一代大學生的人格特質相關。同時,性別方面對大學生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效用。
(3)擇業與自我適應問題:擇業問題,一直是困擾眾多大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大學生的重大現實問題之一。而自我適應,是個體成長與發展過程中所要一直面對的,具有持續性;因每一時期所面對的自我適應問題特征不同,又有特殊性和復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與現實問題、發展問題關系緊密的適應問題方面,團體心理治療的干預效果不盡人意。現實焦慮難以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得到有策略性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應考慮在團體輔導結束后繼續進行有針對性的個體咨詢與治療,幫助大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進行系統劃分,制定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行動步驟,從而徹底解決大學生的適應問題。
(4)研究驗證了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的科學性,CCSAS《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可作為高校團體心理輔導治療大學生適應不良的有效工具,使測量大學生適應情況的評分更系統、科學。
6 結論
(1)經團體心理輔導后,團體成員的整體適應水平顯著提升,證明團體心理輔導是治療大學生適應問題的有效治療手段,對大學生的適應水平有顯著干預效果。
(2)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的校園適應以及滿意度方面,具有顯著的干預效果。
(3)團體心理輔導可有效干預大學男生的校園適應,使其適應水平有顯著提升;對大學女生不僅在校園適應水平方面有顯著干預效果,同時,對其在滿意度適應方面也有顯著干預效果,這一點與大學男生有所差異。
(4)研究驗證了《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計分的科學性、維度劃分的科學性,為其在大學生適應不良問題的測量方面提供了實驗依據。可為團體心理輔導治療大學生適應不良問題在高校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提供可借鑒性理論依據與實驗方案。
參考文獻
[1]方曉義,沃建中.《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2):95-101.
[2]樊富珉.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展:回顧與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2005,20(6):62-69.
[3]謝念湘,趙金波,佟玉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J].學術交流,2011,12(2):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