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國各類院校的不斷擴招,國民教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現在的學生卻存在著不同程度地文化素養不高、實踐能力較弱、身體健康水平下降、心理素質脆弱等現象。學生的成才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我國高校、中職教育應該如何培養出符合社會和國家需要的人才。我想,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對當代大學、中專生進行“成人、成才”教育,讓學生們在“成才”之前先“成人”。
關鍵詞:中職生 健康 成人 成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247-01
近幾年來,在教學上我一直上準中職學校畢業班的課,面對這么多的準畢業生,在教育實踐中感覺有一句話: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我上個星期參加了一個準畢業班的主題班會“人生新航程”。好多學生說是被我和班主任拉出來發言的,很多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不愿意發言,因為怕在班會上丟人。經過我和班主任的再三堅持,他們總算是上臺了。我感覺他們發言都是很高興的,他們的發言是都對我們的工作肯定,同時,也感覺到我們給同學的目標指導是真實可行的?,F在想來,一個健康的身心,一個好的性格比一個好的成績更重要!我支持這種共識:成人比成才重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我感覺我們做的很好。
1 向全班宣傳了我們的準畢業班級新的管理理念
(1)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排第一位,一個好的性格品德排第二位,一個好的學習成績排第三位,我們的“三好生”。
(2)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讓全班同學一個不拉都畢業。使每一個學生在結束三年級的中職學習生活的時候,都能夠說:我盡力了,我沒有什么后悔的。
(3)成才是個人的才干與才能的體現,每個人的能力不同,目標不同,有文的有武的、有能算的有能說的、有會看的有會動的,對成功的要求也應該有區別。
2 把學生的閃光點以各種形式展現給大家
我們把每個學生的特長加以整理以資料在班會上展覽,你不是最優秀的但卻是最特別的,我們能在平常中做出不平凡,內容很豐富:
(1)對入校二年來在各個方面有進步的學生的總結表揚:成績優秀的、成績有進步的、身體好的、寬容大度的、拾金不昧的、遵守紀律的、助人為樂的、主動承擔班級活動的、體育成績優秀的、街舞跳的好的、唱歌獲獎的、平息同學之間矛盾有方法的、敢于挑戰自己性格弱點的等等。幾乎每個學生都“榜上有名”這既讓同學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肯定,也讓大家看到他們自己不是像自己所想的那么糟。
(2)我們對每個孩子的操行評定。有優點有缺點,且都很有針對性,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也讓大家更確切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當然,對于學生的缺點,我們都用了很誠摯的很委婉的能夠讓學生接受也能引起他們重視的語氣和方式,并且優點與缺點的數量比例要大于三,而且優點不能少于五條。
(3)設計學習園地“我給同學當軍師,我眼中的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生存計劃”等小欄目也把學生對自己的認識與對未來的期待寫出來,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4)愛自己、愛家人、愛財物、愛學校、愛國家“五愛”記錄:助人為樂活動,為需要手術的同學獻血,志愿者維護交通活動記錄,為需要幫助的小學校捐錢捐物記錄,等等記錄簿,記錄了同學們之間的情誼,也引導他們愛國愛家、遵紀守法。
3 分析期中考試,但不局限于分數
我和班主任在班會上一直努力和大家達成一個共識:相比學生考得好不好,我們更應該關心學生自己愛不愛學校、愛不愛學習、愛不愛自己身體、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我們之所以很重視這些,是因為我們非常痛心也非常無奈地看到好多學生因為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而厭學,甚至厭世,因為沒有正常的同學情誼,而孤獨自卑、消極自閉。一旦同學們對學校對學習完全失去信心與興趣的時候,可能就是我們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時候。要想讓學生愛學校,加強集體精神教育,就不能單單用成績來衡量他們,而應該更多地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不要讓分數成為他們的“大山”,也不要讓分數成為他們笑傲同學走向社會的唯一資本。要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擁有一份真摯的同學情誼,勇敢面對未來。
4 和大家共享一些教育名言和教育經驗
我們為優勝者鼓掌;不求最好,只求盡力;好習慣決定好人生;要踮腳的目標不要跳起達到的目標;團結就是力量等等教育觀點,讓大家認識到應該重視個性差異,對中職生管理與教育更應該因人而異,注重集體與合作的力量。
這次班會,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的學生不是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但是一定是接受過學校教育的好學生,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和性格,有與人合作的能力,將來才能讓自己放心、人家人放心。當然,“不求個個成才,但求個個成人”的教育理念首先挑戰的就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如果我們老師把學生的分數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用分數來衡量學生的未來,肯定是無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就不會看不到學生的優點和特長。作為課任老師,我希望我的學生個個成才,但是我更希望同學們是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參考文獻
[1]章汛.人才培養過程中創造力的培養—— 以大學生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1(21).
[2]王宇.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及其現實意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3):114-115.
[3]成有信.公民·公民素養·公民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5):76-80.
[4]尹文芬.心靈喚醒:學生自由精神的開掘[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5):48-50.
[5]冀學鋒.成人:大學教育之道[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