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搜索引擎和網絡多元化發展和聊天交友工具的普及,以及日益低廉的電腦價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校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處在了一個充斥著網絡文化的環境,這種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身心成長。把握校園網絡文化的特點,不斷的發展與創新校園網絡文化,便可以營造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
關鍵詞:校園 網絡文化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a)-0248-01
1 校園網絡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隨著教學教務的電子化,電腦與辦公軟件的普及,網絡逐漸進入我們的校園,office系列的辦公軟件、知識分享方法這類網絡所提供的便捷很快被廣大師生欣然接受,因此,大量的電腦設備和網絡文化就此走進校園,隨著網絡搜索引擎和網絡多元化發展及電腦的降價普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校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更多的大學生可通過網絡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多的大學生處在了一個充斥著網絡文化的環境,這種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身心成長。但是同樣隨著網絡多元化的發展,消極不健康的網絡內容也可以被攝取到,這樣一來使得大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收到了這種文化的負面影響。
目前,由內蒙古科技大學國際學院計算機黨支部攜手內蒙古科技大學其他學院,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大學院校組織開展了“當代高校學生網絡文化道德”調查,發放了《當代大學生網絡文化道德問卷調查》共1000份。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大一占33.8%,大二占47.9%,大三占19.1%,大四占14.8%。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學生都在使用互聯網,上網比例最高的是在網吧,其次是宿舍或他人的辦公室里。令人驚奇的是調查顯示在宿舍上網比例最高的年級是大三學生,原因是課程安排少,空余時間多,基本大三的學生人人都有臺筆記本,這也就是社會中流傳的宿舍網吧化。
2 校園網絡文化的特征
首先,網絡文化具有補償性的文化。互聯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虛擬空間,有著巨大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也可以讓人們在這里大膽發表自己建議,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的同時,也可以在這里相互交流、幫助,從而獲得尊重、友情、愛情等。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情感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而網絡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平臺,使人們獲得了在物質社會中得不到的東西,所以說網絡文化是一種具有“補償性”的文化。由于網絡上發表言論自由,因此,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提出的不滿與怨憤在不被關注的時候就會轉移到網絡上,這時,網絡也成了一個“發泄”的地方,人們在這里能大膽的對社會、經濟、文化展示自己的思想。網絡已成了一個反映真實民情的渠道。
其次,網絡文化是一種極端性文化。一個人的觀點在通過群體討論后,無論最初的意見是站在哪一邊,觀點都會被強化,這是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大多數的人們有著從眾的傾向,并希望自己的表現能更加突出,于是在無形中把自己原有的觀點推向極端化。
而網絡的互動性、開放性和實時性,能使大量的人群在很短時間內加入到討論中。互聯網聚合了群眾的力量,放大了個體的行為。這一點在論壇、微博等媒體表現尤為突出。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假惡丑都會被曝光,并通過網民迅速變得讓人更加嗤之以鼻。網絡文化的極端性特征,可以把“善與惡”放大到最大,通過網絡詐騙,盜取私人資料等等現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多,這是這種文化的弊端。
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不再仰視和依靠學者,而是把他們的觀點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比較,思想上的交流可以使知識的準確性和實用性更加明確,也給普通大眾提供了一個平臺來提出自己的看法。
3 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健康的影響
3.1 積極影響
網絡文化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網絡的便捷和互動。網絡帶給學生們很多便利,可以足不出戶的完成很多事情,大學生中較多的網絡功能是查資料,在線視頻學習,購物,交友,看電影,娛樂之類。很多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愿出去,網絡彌補了大學生在社交上的空虛。在這個社會環境下解決了大學生的社交問題,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互聯網使人們進行文化交流、了解天下大事成了非常便捷的事情,網絡文化成為傳播分享智慧與知識的重要途徑。很多時候大學生在學術問題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求老師的幫助,但網絡上現在有很多互助型平臺,不懂的地方完全可上網求助,來自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們通過這個平臺交換彼此的觀點,通過網絡整合了多個人的思路,把低智商轉化為高智商,把個人知識的不完善通過網絡來完善。
3.2 消極影響
網絡文化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校園網絡的過度娛樂化。校園網絡使很多人可以同時交流,由此誕生的聊天工具和網絡游戲層出不窮,這些娛樂項目與枯燥的文化課學習比起來要有趣的多,再加上現在電腦的普及化,大學生們更容易沉迷于游戲和聊天而不可自拔。
有個詞叫“玩物喪志”,意思是“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這點在大學生中很悲哀的出現了,很多大學生不負學業的繁重,開始迷戀網絡游戲,甚至于產生網癮,深陷難拔,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4 校園網絡文化的發展形式
4.1 校園網絡文化的新形態
過去的校園里到處是歌聲、讀書聲、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朝氣,濃郁的學習氛圍逐漸形成了一種很好的校園文化。隨著網絡進入校園,教師們辦公電子化,圖書借閱的網絡化,網上閱卷、在線答題也不再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據了解,不少高校已經實現了學生網上考試,在線答題,在線評估成績。這樣的考試學習方式讓學校不再擔心的安排考場,學生不需要去考場甚至在宿舍里就可以完成考試,并且網上閱卷也節省了大量考試用的紙張,符合國際提倡的節能環保的思想。這在過去的校園文化中是沒有的,是一種全新的校園文化形態。
4.2 校園網絡文化的新面貌
網絡除了給學生們學習,老師們工作提供了便利外,也是一種文化交流的新載體,也是校園文化新面貌。過去,學生之間的交流多為書信、口耳相傳。隨著手機、電腦的出現,學生們通過網絡隨時可以見面,交流。21世紀以來,微博、論壇等新興媒體產業逐漸興起,人們把大部分的交流放在了互聯網上。許多高校建立起了校內網,學生們在校內彼此交流不需要花太多的錢,這樣以來使得很多學生或老師的學術成果得以提前完成。當然,這都是校園網絡文化的作用使得當代高校成為了一個新的面貌。
5 結語
網絡的產生注定會影響并填充到校園文化中,這種文化有利也有弊,但只要我們合理利用,深入探索校園網絡文化,把握校園網絡文化的特點,不斷的發展與創新校園網絡文化,便可以營造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如此利用校園網絡文化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周游,杜曉鷗,汪鴻山.淺談如何更好的建設高校網絡文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4):171.
[2]李兵龍.試論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