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7日,香港—亞洲唯一一個搜羅古今中外頂尖珍稀的國際藝術博覽會—第九屆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 2013)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再度登場。典亞藝博于10月舉行,正值香港藝術拍賣展覽旺季,并與蘇富比拍賣會在同一場地舉辦。4天時間約3萬2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藝廊店主、收藏家、策展人、鑒賞家和藝術愛好者到場欣賞。共同見證這一年度藝術盛事。
優雅的氛圍彌散于8,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展出跨越5,000年。博物館級別的珍稀藝術品,包括東、西方的古玩文物、藝術珠寶、銀器及鐘表、歐洲裝飾藝術,以及19-21世紀視覺藝術及設計美學,當中不乏藝術及設計界大師的杰作,包括莫奈、西斯萊、羅丹、亨利·摩爾(Henry Moore)、畢加索、喬治·賈森(Georg Jensen)、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乃至香港新水墨先鋒藝術家呂壽琨、中國寫實派油畫大師艾軒等。
歐洲館港上初次亮相
之前由第九屆典亞藝博贊助、于倫敦大師杰作展(Masterpiece London 2013)舉辦的中國香港館廣泛好評。倫敦大師杰作展于第九屆典亞藝博贊助舉辦歐洲館,展出過去三千年內歐洲所孕育出,攝人心魄的西方文物以及體現廣闊美術維度的工藝品,作品從古代石雕至當代設計,令人印象深刻。
歐洲館的重要藝術品包括:羅訥德·菲利普(Ronald Phillips)與Robbing Munich的經典歐洲家具、由倫敦古藉專門店Daniel Crouch rare books帶來的17世紀荷蘭大師 - 威廉·布勞(Willem Belau)繪制的地圖、意大利風景畫家Michele Maries chi用畫筆紀錄下的18世紀威尼斯,由藝廊Robilant Voena呈獻、一個由俄羅斯著名金匠卡爾·法貝熱(Carl Fabergé)鑲嵌的海藍寶石水晶印章,代理藝廊為Wartski(倫敦)、還有由在倫敦古玩店Rose Uniacke展出的珍藏青銅枱燈。
倫敦大師杰作展的執行總監Nazy Vassegh說:“創建一個開拓領域的展館、把歐洲的珍寶帶到香港典亞藝博是我們今年戰略發展的一環。我們見到香港是一個先進而且發展成熟的亞洲藝術樞紐,并期望香港在這個市場的增長上繼續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20世紀的藝術及設計大師
今年還有一個別出心裁的特別展覽,以“根性”為題,把高水平的20世紀中國水墨畫呈現觀眾眼前。當中包括幾位名聲顯赫的水墨巨匠:趙無極、馬德升、徐冰和陳光武的作品。20世紀是中國美術史上一個關鍵的時期,藝術家們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與他們自身中國傳統觀念相結合,產生出各種新的風格和觀點。博覽會的另外一個焦點項目是中國寫實畫大師艾軒的個人展覽。這是艾軒首次于藝術博覽會上舉行個人作品展,并特別準許典亞藝博展出他的工作室內7幅最為貴重的油畫。艾軒更于第九屆典亞藝博的現場亮相,主持其個人展的開幕儀式。
另一方面,博覽會展出一系列精美的銀器,來自堪稱世界上最優秀的丹麥設計師 - 喬治·賈森(Georg Jensen)。賈森早年受到新藝術風格影響,利用自己作為一個銀匠對物料的直覺,把雕塑家強大的力量和自由的線條結合起來。其中一個蒼翠自然的葡萄系列擺設,便是這新藝術風格的最佳例子。
銷售 日益高企
第九屆典亞藝博的收藏范圍和種類大幅擴大,反映了亞洲收藏家們對西方美學與中國藝術品的鐘愛度日益上升,更揭示了亞洲市場的雄厚實力。參展藝廊均表示,現今收藏家趨向追求質量超卓與珍稀度高的作品。
持續高企的銷售額亦證實了這一點。開幕式當日,倫敦藝廊Bowman Sculpture于一小時內以500萬港元售出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之手的雕塑大作 —《永恒的春天》(Eternal Spring),并在博覽會期間再度以500萬港元售出另一件由法國雕塑家尚·巴蒂斯·卡爾波鑄造的《中國男子》(Le Chinois)銅雕。
亞洲古玩,如青銅器、中國明清家具、瓷器、玉器和文房雜項等吸引了一眾高水平的買家,占據了銷售總額的相當部份。其中,專營中國瓷器的荷蘭古玩店Vanderven Oriental Art和葡萄牙藝廊Luis Alegría均取得極高的銷售額。
由季豐軒呈獻的著名藝術家艾軒的寫實油畫個人作品展,其中作品《寒霧》以市場估值約港幣2000萬港元售出,還有于Lillian Nassau LLC(紐約)展位內展示引人入勝的蒂芬尼工作室(Tiffany Studio)含鉛玻璃彩繪燈具裝飾。與此同時,當代藝術也在藝博會內百花齊放。來自東京的藝廊Whitestone Gallery售出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絲網印刷作品《毛澤東》(Mao);另一位日本藝術家Chiyu Uemae的兩幀畫作也取得相同的價格。Michael Goedhuis(倫敦) 則為中國當代水墨畫家楊燕屏刷新其個人售價紀錄,水墨作品《秋陽》以97萬港元賣出。至于香港本地藝廊方面,壹畫廊成功為四幀風景畫大師龐均的杰作找到收藏家,當中包括甚具名氣的《曹雪芹故居》,售價為64萬港元。
專門從事喜馬拉雅銅器和藏品的倫敦藝廊Rossi Rossi 店主Fabio Rossi自博覽會創立之初便一直參展至今,他表示:“典亞藝博的規模正慢慢壯大起來,除了在參展商質量和范疇方面不斷優化,博覽會自身的演釋方式和策展方向也愈益進步。我們從一直以來參加每一屆,亦很高興看到典亞藝博發展成為亞洲獨一無二的年度盛事。每一年我們遇到的新客戶往往成為藝廊的常客。我們已經開始期待明年的典亞藝博了!”
在倫敦專營古埃及和中亞古文物的老字號David Aaron Ancient Art首次踏足亞洲參與藝博會,店主Salomon Aaron分享道:“這是我們第一年參加典亞藝博,發現參展商和觀眾都的質素均十分高,令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于能夠將一個珍貴的伊斯蘭薩珊王朝的鍍銀器皿銷售給中國的博物館,我們感到格外高興。”
亞洲最頂尖國際藝術博覽會
典亞藝博聯席主席及總監黑國強說:“我們十分榮幸可以再度與10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藝廊合作,呈獻出一系列范疇廣泛且豐富的藝術藏品。香港是國藝術品和古玩交易的中心之一,今年博覽會吸引了更多具學識和鑒賞力的收藏家,當中包括年輕、海外留學歸來的新貴,均對經典美術品有著濃厚興趣。我很高興看到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新面孔,除了內地的常客外,更多是來自東南亞的新朋友,正反映亞洲區內收藏勢力的日漸壯大。”“此外,不同背景的收藏家亦樂于接觸不同種類的珍品。我認識一位當代藝術品的買家,他在今年典亞藝博開始走進首飾藝術、古玩文物的收藏領域,我認為是相當值得欣喜的。”
典亞藝博聯席主席及總監許劍龍對今次博覽會的成績也感到滿意:“我很高興第九屆典亞藝博完滿地成功。見證著本地及來自海外的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及參展畫廊聚首一堂,令這個亞洲的國際藝術舞臺在香港綻放異彩。2014-2015年將會是典亞藝博舉辦第十屆及十周年的里程碑,這個十年標志著一個原生自香港的藝術平臺,今天躍身成為國際藝術年歷表上其中一個重要的大型藝術盛事。典亞藝博完美地把古今中外的經典藝術及生活美學的元素相融匯聚,為本地畫廊、藝術家及收藏家提供一個廣闊而多元化的國際藝術交流平臺,并進一步確立典亞藝博作為亞洲最頂尖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地位。”
學術為軸 立足慈善
展會期間,來自香港和海外的知名學者在場內進行學術專題講座,當中包括博覽會文化合作伙伴——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全力策劃,有關法國美學與設計講座。至于大會教育合作伙伴——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藝術學院也擁有固定展位,進行獨特的藝術工作坊和制作示范,并且會在香港藝術中心同步進行專題講座,集中研究年代的變遷對藝術型態的影響。
香港癌癥基金會也連續第3年成為典亞藝博的受惠慈善機構,并集合香港杰出當代藝術家,舉辦“啟”當代藝術展覽。展出作品將以慈善拍賣方式為該會的免費服務籌款。此外,香港保護兒童會將連同杰出藝術基金會,在展覽會上舉辦一個為孩子們而設的互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