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開啟了民營美術館之路,然而這稱不上一條平坦的大道,有的美術館歷經波折已經中途退出,而有些則憑借各自獨特的優(yōu)勢不斷發(fā)展,為后來的美術館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在西方,民營美術館一般是由基金會或私人贊助,是兼具收藏、展示、研究和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機構,已經建立了一整套龐大的美術館體系和高度發(fā)達的美術館文化。在中國,藝術機構尤其是民營美術館的發(fā)展尚未成熟,如果從大處著眼,這是一個關乎政策、文化和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龐大題目。
但是,種種困難并沒有阻止民營美術館一直往前走。從去年開始,隨著龍美術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先后開館,以及正在籌建的昊美術館,上海正在成為全國民營美術館重要聚集區(qū),新一輪的民營美術館模式開始建立。9月8號,“2013首屆中國民營美術館發(fā)展論壇(2013·浦東)”在龍美術館隆重召開,此次論壇上請來了多位中外美術館負責人,每個人都從自身經驗出發(fā),探討了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發(fā)展現(xiàn)狀、需求、運營模式,以及民營美術館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等話題。
阻力越大,呼聲越高
回顧近年來上海民營美術館的發(fā)展歷程,中華藝術宮副館長李磊指出了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比如在政策方面,文化部和財政部在2011年出臺政策,要求美術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國有美術館可以得到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補貼,但民營美術館尚不在其中。在發(fā)達國家,個人與企業(yè)注冊為非盈利的社會文化機構進行捐贈或贊助,可享受同額免稅的原則,這從立法的根本上保證了美術館的生存可能。但目前,我國還沒有適用的非營利組織發(fā)展的稅收法律體系。在經費方面,民營美術館的資金大都來自于投資主體,面對后續(xù)發(fā)展的巨大運營資金,部分美術館也嘗試著通過引進基金會、尋找贊助合作、推出延伸服務等渠道進行開源,但考慮到保證美術館穩(wěn)定運營的實際需要,相比這些收入,還存在著相當?shù)牟蛔悖形葱纬闪夹匝h(huán)的造血模式。這些問題則是我國民營美術館遇到的共同困難,并非朝夕能夠解決,但是阻力越大,呼聲越高,民營美術館需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以此呼吁,一旦政策和制度得到完善,將對民營美術館體系的建構和發(fā)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定位與管理
在討論中,大家的另一個共識便是,如果說宏觀層面的建設尚待時日,那么現(xiàn)在能做的便是如何完善美術館自身的建設。新疆自治區(qū)美術館籌建中心主任張子康就談到,他從今日美術館的運營當中體會到,如果美術館的定位、學術模式建立不好,就不可能建立好的推廣模式;推廣模式建立不好,不可能建立好的資金模式;此外,美術館的定位還要和所在的城市相匹配。
和第一代的民營美術館相比,龍美術館有著新起點,王薇、劉益謙夫婦豐富的收藏讓美術館一開始就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之前幾次舉辦的展覽也在學術價值上得到業(yè)界的認可。館長黃劍表示,龍美術館的出發(fā)點很純粹,就是從收藏到美術館,這是一個不和其他投資有關聯(lián)的獨立的公益事業(yè)。他表示,在制度還不盡完善的情況下,做美術館也要“接地氣”,要讓其能夠長久地運轉下去;從龍美術館現(xiàn)有的館藏體系出發(fā),不會特別偏向某個方向,未來要做一個綜合性的、有學術追求的美術館。
在眾多發(fā)言中,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顯得有點特殊,其首席執(zhí)行官薛梅展示了一個外資的民營美術館獨特的發(fā)展模式。她介紹,為了維持每年13-15場的展覽和幾百場的文化教育活動費用,如何控制運營成本是她很重要的工作。2012年尤倫斯基金會向其提供了2100萬的資金,這個數(shù)字以每年30%的比例遞減。因此尤倫斯不能只依靠基金會而存活,關鍵在于讓它自行造血、自主運營。目前尤倫斯零售商店是尤倫斯最大的收入來源,在總收入中占了55%,剩下的是場地出租,企業(yè)和個人贊助。
由此看來,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下,每家成功的民營美術館都有獨特的經驗,雖然無法總結出一個統(tǒng)一的模式,但是大家的思路基本一致,就是結合自身優(yōu)勢,有一個清晰的定位,以此為出發(fā)點建立相應的管理和運營模式。
他們怎么做
談及中國,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就是西方怎么做。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的榮休館長托馬斯·克倫斯這次也來到了上海,他告訴人們,時間、藝術、金錢是民營美術館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所以1988年他上任之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售了3件作品,用獲得的4,700萬美元購入350件美國當代藝術品,之后通過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及其他文化機構的合作,古根海姆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也由此具有了極高的口碑。
從幾位西方資深美術機構管理人的發(fā)言總結來看,民營美術館需要一個成熟的管理體系,比如對民營美術館的財務狀況要有嚴格的監(jiān)測和控制。同時,美術館的任務不僅僅在于選擇藏品舉辦高質量的展覽,還包括建立一個有效的公共教育環(huán)境、對硬件設備進行專業(yè)維護、以及和公共藝術機構積極互動,而這些需要一個專業(yè)的館長以及整個團隊協(xié)作完成,最終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