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礦企業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以及企業各工種工作地點的差異性,這就要求煤礦企業文化必須結合煤礦安全生產經營工作的實際,體現出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風格,是煤礦企業全員的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職工的行為習慣。因此,煤礦企業文化就是團隊信仰、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關鍵詞:差異性;經營管理
縱觀全國成功的煤礦企業背后,都有一種優秀的煤礦企業文化在支撐。煤礦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將表現為煤礦企業差別化戰略和煤礦企業核心競爭力。煤礦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是煤礦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活靈魂。時下,大多數煤礦企業都醒目地張貼一些“以人為本、依法治礦、安全第一、創新發展”,“誠信、團結、務實、創新”之類的標語。然而,有一些煤礦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策略上體現出的是一種急功近利,不忠誠、不守信的作風,或者企業內部管理毫無生機活力,制度執行不到位,企業缺乏凝聚力。導致此類現象的原因,一是沒有真正理解煤礦企業文化的內涵,二是不懂得系統地塑造煤礦企業文化,三是對煤礦企業文化的作用與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一、煤礦企業文化的作用
首先,煤礦企業文化具有凝聚和陶冶作用。煤礦企業文化是一種粘合劑,可以把廣大職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職工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從根本上來說,煤礦企業職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是煤礦企業的目標和發展愿景,來自于煤礦企業目標和發展愿景的正確決策。如果煤礦企業的目標和發展愿景既符合社會利益、企業利益,又符合絕大多數職工個人的利益,成為個人、集體、社會多贏的目標,那就說明這種企業文化產生凝聚力的基礎就具備了。否則,企業文化的凝聚力的形成就會成為一種空談和幻想。由于各方面的利益目標共趨一致,這種企業文化的形成和提升,也有助于提高企業職工的修養,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其次,煤礦企業文化具有導向和輻射作用。導向和輻射作用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并由此進一步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和環境的改變。煤礦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發揮著無形的導向功能,產生出有形的輻射作用,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范圍的正確方向與重要方法,從而把企業與個人的意志統一起來,使企業更好、更快、更穩定地生存與發展。
第三,煤礦企業文化具有激勵作用。激勵是對所完成工作的一種肯定,是一種精神力量或狀態。煤礦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是一種精神激勵,能夠調動與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職工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職工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并提高各部門和職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經營活力,增強煤礦企業的整體執行力。
第四,煤礦企業文化具有約束作用。煤礦企業文化包含規范管理的相關內容,而且管理本身也體現著企業文化。在煤礦哪些不該做、不能做,正是煤礦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發揮的“軟”約束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免疫功能。約束力能夠提高職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職工明確工作目標、意義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從而提高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
二、煤礦企業文化的塑造方式
如何規范、系統地塑造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煤礦企業文化,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找準煤礦企業文化的定位。準確的對煤礦企業文化進行定位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煤礦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子文化,它不可能脫離其生存的土壤,也就是說它必須與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必須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要結合煤礦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現有的基礎來定位,也就是說要有各自的特色和較強的操作性,還要具備可供他人參考和借鑒的功能,具有較強的推廣性。三是煤礦企業文化的定位必須把企業的利益、顧客的利益、職工的利益和社會責任、社會公益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多方利益的兼顧,否則,這種文化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其次是扎實抓好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方式有:設計規劃、強化意識、精心培育、創新發展。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一是培植煤礦企業理念、鑄造企業精神支柱;二是導入煤礦管理文化,建立安全規章制度,規范職工行為;三是弘揚煤礦企業楷模,展示企業形象;四是發展煤礦禮儀文化,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五是推進煤礦教育培訓,組織煤礦文化活動;六是注重人才開發,激活動力機制。
三、煤礦企業文化的強力推行
筆者認為,強力推行煤礦企業文化,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煤礦領導層的言傳身教。煤礦企業文化是全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作為領導層,其榜樣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如果作為煤礦企業的領頭人,言行不一,不能把企業的精神貫徹到實際行為當中,那么煤礦企業文化建設只會流于空談。二是建立以煤礦企業文化為導向的規章制度,包括崗位責任制、企業各項管理制度、操作制度、獎懲制度、用工制度等。通過規章制度使職工明確應該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規范操作。以此強化職工的思想觀念,規范職工行為。三是煤礦管理層貫徹執行。企業文化作為煤礦企業文化的橋梁,管理層應該率先領會企業精神并自覺把這種企業精神通過引導和利用規章制度的約束加以發揚光大,從而引領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四是將企業文化的宣傳教育穿插在安全教育培訓中。安全教育培訓是對新工人的崗前培訓,也是對職工的崗中再培訓。將企業文化的宣傳教育穿插在安全教育培訓中,可以讓受到教育的企業職工了解企業的宗旨是什么,企業的行為規范有哪些,并且讓職工真正理解企業的安全生產、科學發展和經濟效益是和職工利益息息相關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職工個人的價值體現和個人利益也將到得提高。五是企業的管理層要多為職工著想,力所能及地多為職工辦實事,并有計劃、分階段地組織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提高職工的參與意識,自覺地加入到煤礦企業的各項管理和建設中來。
作者簡介:鄒劍亮(1968.2-),江西豐城人,1987年參加工作,大學文化,工程師、政工師,現就職于樂平礦務局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