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以商業銀行為主,其各類金融機構分工協作的金融體系,商業銀行面臨著更進一步的改革深化,挑戰與機遇并存。進入21世紀,我國銀行業在經濟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和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14年伴隨著國家有關商業銀行改革政策的出臺和網絡金融的進一步興起,商業銀行的發展遭遇了一系列困難。這就有必要對我國商業銀行體制的現狀及如何發展作一些分析。本文從不同方面討論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瓶頸,并就此提出應對措施,講述商業銀行下一步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商業銀行;發展瓶頸;中間業務;網絡金融;利率市場化
引言:2014年伊始,我國的商業銀行又一次拉開了改革的大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商業銀行到底會走向何處,現在還不得而知。
一、商業銀行的定義
商業銀行(CommercialBank)是指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以多種金融資產為其經營對象,能利用負債進行信用創造,并向客戶提供多功能、綜合性服務的金融企業。它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商業銀行存貸業務在金融體系的存貸業務中占最大比重,是企業貸款的主要供應者,它的業務活動影響著企業經營的方向和規模,業務范圍非常廣泛,并同其他金融機構發生密切聯系;它們通過辦理非現金結算加速了貨幣的周轉,起著創造存款貨幣的作用;它們為客戶提供多種服務,給企業和個人帶來了便利。雖然商業銀行同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界限已日趨消失,但在許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機構所不能替代的,仍是銀行體系的基本環節。因此對商業銀行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瓶頸
2014年開始我國將正式施行商業銀行破產制度和存款保險制度。一方面,商業銀行破產制度使銀行失去了財政的庇護,商業銀行再也不能指望國家為其壞賬買單;存款保險制度也使得公眾的存款損失風險大大降低,維護了公眾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存款保險制度使得公眾在選擇商業銀行時僅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對風險的衡量,這當然也會使得商業銀行激進地選擇高風險經營,盲目擴大負債經營規模,投資高風險產業,也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破產風險。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催生了互聯網金融,支付寶、余額寶如雨后春筍般的興起。最近,阿里巴巴的余額寶以其便利、高利迅速虜獲了一大批人。把錢存進銀行,選擇活期存款,利息太低;選擇定期存款,一旦需要急用錢,利息也就打水漂了。而把錢存進余額寶,不但利息高,想用的時候還可以轉出來,自然越來越受青睞。也許商業銀行會說諸如余額寶之類的網絡金融是不合法的,他們非法占用大量資金,缺乏必要的安全性。但只要國家不取締,就會有更多的民眾選擇他們。
眾所周知,商業銀行的收入中利息收入占了很大部分,隨著存貸款利差的縮小,商業銀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早在1992年中國就要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近幾年利率市場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央行自2013年就已經有所動作。如果未來某天,做為各種利率中最重要的存貸款利率真的放開了,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就完成了,商業銀行將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為了持續經營商業銀行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為了爭奪有限的客戶商業銀行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利潤,習慣了官定利率的商業銀行不知能否適應。
中國的房價自2004年開始飆漲,買房時一次性付清房款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成為了大多數購房者的必然選擇。房價一年年上揚,貸款人以自購住房作為抵押,銀行賺取了高額利息。然而這也不是沒有風險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逐漸積累,遲早有破滅的那天。貸款門檻提高,貸款數量減少,商業銀行的利潤就會大額縮減。抵押的住房淪為次級資產,銀行面臨的壞賬風險也大大加大。溫州的房價已經連降30個月,2014年許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中國的樓市是不是要崩盤了,樓市一崩盤,商業銀行必將損失慘重,進而引發金融業的連鎖反應。
三、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策略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的處境越來越艱難,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商業銀行是時候行動了。按照商業銀行的興起,商業銀行的業務重心應是代理、結算等中間業務,而不是像現在專注存貸款業務。因此,商業銀行應回歸中間業務,找準自己的方向,努力提高中間業務服務費用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規模小,品種較少是目前中間業務開辦中的主要問題。另外,行業內存在許多同層面的低端競爭,極大阻礙了中間業務的快速發展,產品開發跟風現象嚴重,創新能力差。本文認為要解決中間業務的現狀,商業銀行應該做到:第一,提高對中間業務重要性的認識;第二,加強綜合業務人才培養:第三,積極創新拓展中間業務新品種開發;第四,在健全機構等方面下功夫。
此外,為了應對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提高活期存款利率是關鍵,吸引更多活期存款,因為活期存款雖然是易變性存款但仍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可以作為商業銀行資金的重要來源;同時,商業銀行也應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為小微企業以及新型高科技產業發放貸款,并提供優惠利率。
作為一名金融專業的學生,我今后的就業方向可能就是商業銀行。我自然希望各家商業銀行能乘改革之風,解決上述等一系列發展難題,完善自身體系,再次開創商業銀行的繁榮局面,為廣大高校畢業生解決就業和創業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及創新對策.上海經濟研究. 2008(10)
[2] 魏春奇,朱楓.《商業銀行競爭力》.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5)
[3] 李健.金融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