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教育包括大學、高職高專等,而且,高職高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高職高專的教學管理也要順勢而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教學管理;改革
一、學籍管理——改剛性管理為柔性管理
(一)作為培育的對象,學生應該自主進行專業選擇。但是,現實情況是,學生所學專業必須為按志愿錄取的專業、調劑錄取的專業,而且,學生一旦被錄取,不可以進行專業調節。這種制度過于強硬且單一,不利于社會人才的培養。高考之后,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是懵懂的,不能夠真正具體了解所報考專業,很多學生入學后想要轉專業,所以,高職高專可以向本科院校學習,按大類招生、公修課基礎課打通、后期按專業分流。如此,加大了學生的選擇空間和發展空間。高職高專業可以綜合人才需求、學校辦學條件、學生等情況,允許學生進行專業調節,兼顧學生和學校的雙重利益。
(二)高職高專的修業年限一般為三年,但是,考慮到現實情況,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不是同步的,因此,參考國外高校的的方法,實行完全學分制,只要學生把大學應修學分修完就可以畢業。
(三)高職高專現在實行的學籍管理中規定,如果學生有2~3門課程不及格就要采取留降級的辦法。高職高專在通常情況下,一學年要教授8~10門課程,其中有2~3門課程不及格并不能代表該學生沒有能力學好這些課程。而且,為適應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潮流,高職高專應該用課程重修制代替留級制。
二、課程體系——改單一化為多元化
課程體系是高職高專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系統。一直以來,高職高專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課程體系只有一個,然而隨著社會的變化,一個課程體系不利于人才的培養,所以,高職高專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不浪費三年學習時光。因此,高職高專應該把單一的課程體系向多元化人才培養方案轉變。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就是:針對生源地這一因素,為同一生源地的學生制定相同的課程體系,讓同一生源地的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發展;針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適當整課程體系,例如,在基本課程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高級課程”以供選擇;針對課程內容這方面,應該為學生提供“基本”和“基本+”兩個課程層次,這種層次教學可以在平時教學和考核來體現。
三、課堂教學——改硬性管理為彈性管理
課堂教學是大多數學校培育學生的主要部分,在高職高專也是如此,所以,高職高專很注重課堂教學,在這方面的規定也很多,例如,不得曠課、不得遲到早退等等。客觀的說,高職高專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必要的。然而,社會在不斷進步,在不斷發展,高職高專要想培育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就不能固守陳規、一成不變。筆者建議,針對教學對象——學生,靈活教學,因材施教;針對教學方式,改變課堂是學生唯一學習途徑的現狀,將網絡教學加入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針對教學主體——教師,改變教學手段,時代在進步,學生不再滿足于只有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講授,希望自己也能參與探討,所以在教學中要盡量更多地進行互動;針對教學觀點,高職高專嚴抓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培育學生的專業知識,所以,只要學生可以掌握專業知識,高職高專應該靈活教學,培養可以更好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四、實踐教學——改從屬次要為關鍵必需
(一)高職高專在培育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同樣重視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部分,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形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但是,高職高專面臨的現狀是:學生真正動手操作少,實驗項目數量不能保證,實驗項目種類單一。要想改變這個現象,高職高專應該盡快改善實驗室條件,為學生提供足額儀器設備,增加實驗項目數量、種類,確保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真正動手操作,嚴禁任何人任意篡改實驗、減少實驗,并且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二)在高職高專,有一個教學特色,即實訓。實訓是專業技術的實踐環節,通過實訓,學生可以強化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對于高職高專來說,實訓處于發展探索階段,所以,在實訓中不確定因素有很多,為完善實訓,高職高專還有很多路要走。比如,如何處理實訓基地與實驗室的關系、實訓基地與校(系)辦產業的關系,在建立實訓基地的過程中,如何解決重復投資的問題。另一方面,怎樣劃定實訓內容與實驗學習界限、實訓內容與生產實習的界限,如何處理內容重復的問題。最后,還要考慮實訓結束后如何考核。即使在實訓方面高職高專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高職高專也要盡全力辦好實訓,因地制宜進行專業實訓,開辟出人才培養的一條新途徑。
(三)大多數本科院校在最后一個學期安排學生進行專業實習,高職高專也不例外,在這個階段,學生由專業理論向專業實踐過渡,學生能否順利融入社會,這一階段的影響巨大。然而,根據往年的經驗看,學生要想有一個圓滿的專業實習,就要保證實習時間、教師輔導、實習效果。要保證這三點可以借鑒以下觀點,在實習的時候,學生要全身心投入;教師也要隨時關注學生實習情況,指導學生實習,把生產實習放在重要地位。與此同時,高職高專要加強同企業之間的聯合,方便學生順利進入實習單位,為高職高專建立穩固的實習基地。而且,高職高專應該聘任企業的技術骨干作為學生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還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最后,高職高專要從自身改進,即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合理安排人才交流會時間,從而減少對學生生產實習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