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學習運動技能、技術,鍛煉意志品質的根本途徑,新時代的體育課不單純注重專業(yè)技能教學,更在乎學生身心全面的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學習意識、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思想品德教育;提升
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向學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技能、技術、增強體質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社會道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并能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完美發(fā)展,使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
一、體育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就是重視人的感受,崇尚人的價值。作為一切工作的基礎,體育教學中的人,指的就是學生。人文關懷就是學生的想法感受尊重、理解、關愛。現代體育教學中的人文關懷是偏向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征,強調學生個性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對受教者的人性和人的價值得到肯定。這種人文關懷最終內化于受教者的心靈,外化為受教者的行動,體現為經過較強的身體活動和實踐來啟發(fā)受教者對人生意義進行正確的思考和評價,對生命持尊重和關愛的態(tài)度,對人的尊嚴和價值實施積極的維護。教師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學生會倍加溫暖更加相信、尊重老師,信服于老師,這樣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
二、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標的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為主要目標的學校體育,擔負著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審美、交往、自我發(fā)展等多種素質的重任,而體育教學是培育能力、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的一個教育過程。體育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獨特的特點,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的根本任務貫穿于體育教學之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師應樹立良好的形象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現者,教學過程既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觀察、了解教師的過程。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言談舉止、人格、覺悟、教學作風等;都對學生的思想與品格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去感染學生,去影響學生。上課時,要保持精神飽滿,做到既嚴肅又親切,切忌對學生粗暴、挖苦、嘲笑和體罰。所以,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教藝去教育啟迪學生,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體育教師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要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更新知識,精通業(yè)務,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肩負起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光榮使命。
四、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主,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材,教學內容豐富,每一項教材都有自身的特點。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主動地分析研究每項教材的基本內容,同時要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因素,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過隊列練習,教育學生向解放軍學習,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自我約束能力;田徑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忍不拔、不怕吃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球類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共同協作,增進友誼,增進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勝不驕敗不餒勇敢堅毅的思想品德;武術、游泳、體操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機智靈活、敏捷沉著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另外,要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激發(fā)每個學生主動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的鍛煉方法,通過體育鍛煉達到“終身受益”。
五、結合不同的客觀教學條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實踐課大部分在室外進行,易受氣候、場地、器材、環(huán)境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學生不論在任何氣候條件、教學環(huán)境、器材、場地上課,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情緒。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和教育,使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在體育教學中充分表現。對少部分體質差的學生、思想波動大的部分學生,亦可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六、將“快樂體育”、“終身體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體育教學不僅要育體,而且還要育心。社會越向前發(fā)展,對人的道德情操和適宜社會生活能力的要求越高,體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適應社會生活要求的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具有符合時代精神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等。快樂體育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fā)展個性的同時,也要求運動技能在積極參與下的提高,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能力和習慣。
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項細致復雜的工作,難度大,對教師的思想水平和業(yè)務水平要求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幾句話,幾堂體育課就能解決的。但只要我們思想重視,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每一堂體育課中去,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開創(chuàng)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全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把教育落到實處,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廖延鵬.淺談體育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中學教學參考2009.12
[2]朱志敏.論體育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當代體育科技2011.5
[3]孫曉利.論人文關懷 光明日報 2010
[4]韓鐵強.新體育精神論壇 三秦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李秋艷(1980-),女,遼寧人,武漢紡織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訓練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