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寶寶的“聽”之道
一般來說,胎寶寶的聽覺器官從發育到較成熟要經過4個時期:
2個月末時:雛形期
在孕媽媽懷孕第2a個月末時,胎寶寶的外耳、中耳及內耳便已具雛形,有了最基本的形態結構,只是這個時候胎寶寶尚無聽覺功能。
4個月時:共鳴期
當胎寶寶繼續長到4個月時,對外界的聲音會漸漸有所感覺,他們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血液泵出、正在消化的食物和胎盤活動時發出的低沉響聲,也能聽到媽媽每次講話時引起的腹腔共鳴。
6個月時:反應期
當胎寶寶長到6個月時,大腦的聽覺皮質區已經形成許多通路,能聽到較為復雜范圍內的音調和響度,此時的他們不但可以清楚地聽到聲音,還會根據所聽到的聲音做出一系列生理反應,如眨眼、打呵欠、心率加快、轉頭等等。
7個月時:記憶期
當胎寶寶成長到7個月時,他們的聽力發育得更為成熟了,不僅能辨別媽媽的聲音,還能辨別經常播放的音樂,每每聽到熟悉的聲音,他們不僅能跟上節奏,還會在聲調、旋律中放松自己。在他們的小腦袋瓜里,因為聲音所產生的一系列復雜的聯系會漸漸形成,這使他們能夠把自己聽到的和做到的聯系起來,不僅如此,胎寶寶聽到的這些信息會被大腦統統儲存起來構成記憶。
大分貝vs小耳朵
困惑一 我懷孕2個月了,有次參加婚宴坐在音響附近,當時音樂聲很大,這種大聲音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嗎?
解析真相:
一般情況下,短時期的強噪聲接觸不會對胎寶寶造成明顯傷害,所以孕媽媽不必過分緊張,但以后應盡量減少接觸強噪聲,以便為胎兒創建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
困惑二 我聽說有孕媽媽因給寶寶播放胎教音樂CD,使得寶寶出生后聽力受損。這是真的嗎?
解析真相:
胎教音樂CD為避免高頻音對胎兒造成傷害,通常會把2000 赫茲以上的高頻音降到聽不到的程度,對寶寶的聽力不會造成傷害??涩F實的情況卻是,市場上合格的胎教音樂CD占有率偏低,所以孕媽媽選擇胎教音樂時,一定要選擇有質量保證的產品,同時還要注意不使用傳聲器,每次聽胎教音樂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5~10分鐘為宜。
困惑三 媽媽戴耳塞聽音樂,可以保護胎兒聽力嗎?
解析真相:
有些人認為,胎兒接受噪音的影響是通過母親的聽覺系統傳播的,所以有些孕媽媽會覺得自己使用了耳塞等個人防護用品,對胎兒的聽覺便起到了保護作用。事實上,胎兒接受的噪音是通過母親腹壁傳播的,若孕媽媽的腹部暴露于強噪音中,胎兒就會暴露在強噪音中,雖然母體腹壁的各種組織,如子宮、羊水以及其他組織結構可以對胎兒的聽力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效果有限,特別是對于低頻噪音,更是效果甚微。
哪些因素
會影響胎寶寶的聽力?
風疹
孕媽媽如果被風疹病毒感染,這種病毒能通過胎盤間接傳染給胎兒,當風疹病毒侵犯胎寶寶耳蝸,會導致胎寶寶先天性耳聾。
預防方法:
接種疫苗是預防風疹和保護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準備懷孕前可向醫生咨詢相關接種事宜,可以先檢查體內風疹病毒免疫狀態,在IgG(-),IgM(-)時,可以接種風疹疫苗,待IgG(+)時再懷孕;或接種一個月后再準備懷孕。在IgG(+),IgM(-),即反映體內已有抗體,可以準備懷孕。IgG(-),IgM(+),提示風疹感染期,可待IgG轉為(+),IgM轉為(-),再懷孕。此外,風疹是一種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在流行期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流通,可加速空氣中風疹病毒的死亡。
病毒型流感
病毒型流感對人體全身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均可產生損害,孕媽媽嚴重的全身中毒反應可使胎寶寶出現缺氧及微循環障礙,從而影響聽覺器官的發育。
預防方法:
病毒性流感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傳染性很強。除在孕前接種流感滅活疫苗或減毒疫苗注射外,在流感活躍期,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去公眾場所,若家人患病,要與患病者隔離,患者用過的食具、衣物用品都應消毒處理。在此期間,外出時最好佩戴口罩。
耳毒性藥物
若孕媽媽孕期使用了耳毒性藥物、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等,若非常規劑量,或使用時間過長,也有可能導致寶貝耳聾。
預防方法:
孕媽媽在妊娠期無論服用什么藥都需遵醫囑,切不可自己擅自用藥,對于會影響胎寶寶身體健康的藥物應完全避免。
遺傳因素
耳聾是最常見的遺傳病之一,平均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先天性耳聾,約40%~50%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0%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預防方法:
對于有家族遺傳史的媽媽,懷孕前應先咨詢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方案。
嗓音會損傷胎寶寶聽力
當胎寶寶的小耳朵得以發育時,若遭受外界噪音侵擾,極易影響內耳的正常發育,從而導致聽力受損。研究者曾經為懷孕期在噪音環境,如紡織廠等地方工作的媽媽所生的寶寶進行聽力測驗,結果發現,胎兒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愈嚴重的寶寶,聽力受損的幾率愈大。
如何避免噪音
傷及寶寶聽力?
對于孕媽媽而言,唯一有效預防胎寶寶聽力受損的措施,就是避免接觸高強噪聲(85分貝是安全閾值的上限)。除避免疾病、輻射、耳毒性藥物等損傷胎寶寶聽力外,還要避免在噪聲強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環境中工作,平??措娨?、聽音響時也要保證音強適當,同時避開歌舞廳、建筑工地等噪聲強度大的場所,如此才能全方位保護胎寶寶的聽力健康。對于家族中,尤其是母系中有耳聾,或對氨基糖甙類藥物有敏感致聾家族史的孕婦應做好孕期產前遺傳診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