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督促刷牙就哭媽媽問診:媛媛原來的刷牙習慣挺好的,生了一場病,大人心一軟,就漏刷了三四次。現在她又活蹦亂跳了,再叫她刷牙她就老大不樂意,每次都要逼到哭才罷休。這不,她爸嚇唬她說:“要是不肯刷牙,等她牙壞了就到醫院去,弄個大榔頭把她的壞牙敲下來,好痛喲,滿嘴流血?!辨骆驴薜酶鼌柡?,弄得鄰居都上門了。
專家把脈:生完病,寶寶開始在生活小細節上鬧別扭,其實是傳遞了這樣一種訊息:“還是生病好。你看,病一好,我所有的權利都被剝奪了:隨便吃糖的權利,隨便玩游戲的權利,不讓媽媽去上班的權利,不刷牙的權利…… 全被大人收回了?!?/p>
寶寶可能不敢在所有的事情上反抗,卻有可能抓牢一點跟媽媽治氣——換言之,她知道刷個牙她也沒有啥損失,可她就是不服氣,隨心所欲的好日子就此結束了,她非要保留一兩項權利,讓自己確信病好了,卻還是一個“特權寶寶”。
一做操就蹲下說肚子痛媽媽問診:荃荃生病期間,幼兒園新教了一套健身操,三五天時間,荃荃也就少學了一二節,老師一看荃荃站在隊伍里發懵,特別關照他:“荃荃你從第三節開始跟著大家一起學,前面的老師有空再教你?!闭l想老師忙,拖了三天也沒有教寶寶,荃荃的情緒很不好,連后面的操也不愿意學了,現在只要一做操就蹲下哭,說肚子痛,我請假帶他去醫院,出了幼兒園的門寶寶就說,不用去醫院了:“只要不做操,我的肚子就不痛了。”
專家把脈:荃荃生性敏感,生完病,發現學習或活動能力上,自己成了落后者,產生了很大的精神壓力,而老師顯然是低估了寶寶站在隊列中跟不上的那種難堪,正是這種挫敗感讓荃荃選擇了逃避——他不想成為其他寶寶取笑的對象,于是渴望退回到生病時那種了無壓力的狀態中去,希望自己能完全擺脫這套“討厭的健身操”。
一見好朋友就板下小臉媽媽問診:我家寧寧在班上有個好朋友可可,原來兩個小姑娘好得穿一條褲子都嫌肥,誰想在寧寧生病請假期間,可可交上了新朋友小優。寧寧特別生氣,跟可可說她得“在小優和我之間選一個”??煽烧f:“我跟小優好,也想跟你好,你可以加入我們呀?!睂帉幎迥_說:“你是不想再和我做朋友了對吧?我不稀罕!”可寧寧的強硬背后是傷心,她埋怨說:“我就可可一個朋友,小優還要來搶,她的好伙伴不少呀。”寧寧孤單久了,脾氣也變壞了。
專家把脈:寶寶最脆弱茫然之處,可能就在于一朝病愈,發現幼兒園的人際關系發生了重組,自己僅有的好朋友加入了別的交往圈,寧寧為何不愿加入小優那個圈子?她可能明顯感應到,加入后,她將從上一段友誼的核心分子,變成下一段的邊緣分子,這種心理落差是寧寧不愿面對的。那能不能再與某個落單的寶寶締結“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的友誼?說實話,經過之前的挫折,寧寧的自信心已嚴重不足。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寧寧一直對可可的“背棄”耿耿于懷,若她不能真正體諒可可的行為,她就會對友誼的可靠性和持久性產生高度的懷疑。
一見老師就扭過頭去媽媽問診:生病前,喬喬是老師們公認的小幫手,也是分派活動任務的小班長;生病后,老師看喬喬小臉都瘦了一圈,就說,既然喬喬不在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干得也不錯,而且很多家長也提出來要輪流鍛煉寶寶,那我們以后就設輪值班長,表現好、有能力的小朋友都可以當一周的班長,喬喬么,現在最重要的是要養好身體。好么,從此,喬喬特別郁郁寡歡,認為老師不喜歡他了,見到老師也不再笑臉相迎。更怪的一件事是,喬喬回家還發脾氣,認為是奶奶非要幫他請假,讓他“當不成班長倒了霉”。
專家把脈:寶寶的心結,在于發現老師眼中的小能人不再只有他一個,他也不再擁有眾星拱月的凝聚能量。他把這一切都錯怪成“都是生了一場病的緣故”,其實,設立輪值班長,給多數寶寶鍛煉機會,是現在幼兒園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之前沒有這么做的班級,遲早會做調整;也就是說,不管喬喬有沒有生病請假,將來他都會遇到這一“失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