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外傷的具體護理
輕微擦傷:抗生素藥膏
只要一看到有寶寶摔倒后擦傷,我就會第一時間趕到出事現場。先請大人用干凈的水清洗傷口,盡管這時候會有一點點疼,可小朋友一定要堅持住了,然后再從“我”身體里擠出一點點藥膏,輕輕涂抹在患處,千萬不要涂得太厚喲。如果沒有流血的話,基本上是不需要我的朋友創可貼出場的,我一個人就可以完全搞定。
這些情況,也要小心對待哦!
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也可用碘酒、酒精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損、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應盡快帶寶寶就醫。
對于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寶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并注射破傷風針劑。
刺傷:鑷子、碘伏
淘氣寶寶被刺傷,哇,可想而知得有多疼。這時,瘦高個的鑷子我肯定會首先來救駕,當然,我不會貿然行事,在我幫助寶寶之前,我會先叫我的朋友碘伏幫我消消毒,然后我會很小心地用我的長腿夾住刺進寶寶皮膚的異物,用巧勁將其拔出,寶寶一般立即就不疼了。
這些情況,也要小心對待哦!
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時要把手洗干凈,并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有一端裸露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后,一邊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
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將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鐘。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寶寶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必要及時就醫。
燙傷:燙傷膏
寶寶不小心被燙傷,火燒火燎的疼啊,這時我燙傷膏當仁不讓地要出馬了。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燙傷,可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然后在寶寶的傷處輕輕地親親,吹吹,有助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當然,如果是特別嚴重的燙傷,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盡快帶寶寶上醫院哦!
立即輕輕地脫去被熱水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開覆蓋在燙傷處的衣服、鞋襪等。
如果衣物和皮膚粘在一起,先將未粘著的衣物剪去。粘著的部位去醫院進行處理,不可用力拉或脫,以免加重局部的創傷面積。
如果是手足部位的燙傷,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并浸泡在冷開水或干凈涼水中30分鐘,減輕水腫和疼痛;如果是臉或額部等不能用涼水沖洗的部位,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濕敷。
沖洗之后在傷面上涂抹燙傷膏,一般不需要包扎,千萬不可隨便涂抹其他東西,以免造成感染。
如果傷面上出現小水皰,不要把水皰弄破,以免造成感染;如果水皰較大或水皰已破,最好到醫院進行消毒處理。
割傷:紗布、碘酒、創可貼
寶寶被割傷,首先當然要靠我紗布來應急壓迫止血,在寶寶的出血停止后,我會叫來我的好朋友碘酒、創可貼一起來做善后工作,碘酒會給寶寶消消毒,防止各種細菌乘虛而入,然后創可貼大哥再輕輕地親吻一下寶寶,就萬無一失了!
這些情況,也要小心對待哦!
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繃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干凈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現割傷,而且傷口流血較多,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在施壓5~15分鐘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傷,均要加壓止血。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過毒的紗布或創可貼覆蓋,最后用繃帶包扎固定。
對于較深、較大的傷口或面部傷口,應去醫院處理,必要時予以縫合,以免留下過大疤痕。
關節脫位:三角巾
伴隨聲聲慘叫,肯定是出了大亂子了。果不其然,寶寶關節脫位了,這時,必須要“我”來應急,我是三角巾,其貌不揚,但是在這個緊急時刻我卻能起大作用,只要我先把寶寶脫位的關節固定好了,寶寶的疼痛就能緩解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就是趕緊去醫院找醫生大人了。
這些情況,也要小心對待哦!
安慰寶寶,安撫他的情緒,使他安靜下來。避免寶寶精神過度緊張、害怕。
耐心詢問寶寶的痛處,如果能看到寶寶關節部變形,不能活動或感到疼痛等自覺癥狀,可初步確定是關節脫位。
做局部冷敷,并將脫位患部固定在最舒適的位置。
如果肘關節脫位,可用布做成三角巾,把前臂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布帶經過胸部,在對側腔前打結,把脫位關節固定住;如果肩關節脫位,應俯臥垂臂,俯臥垂臂能減少肩關節處于非正常狀態的程度,通過減少疼痛使肌肉放松;如果膝或髖關節脫位,應讓寶寶躺在平板上送醫院診治。
切忌為寶寶揉搓,因為這樣容易傷及關節脫位的鄰近軟組織。 沒有醫學專業背景的父母不熟悉骨骼組織的結構,不要貿然試行復位,關節脫位復位越早越好,脫位的時間越長就越難醫治,應盡快上醫院。
蚊蟲叮傷:爐甘石洗劑、清涼油、風油精
雖說蚊蟲咬傷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對小寶寶來說可是痛苦不堪,這時候就是需要有止癢消腫作用的“我們”出場了,通常只要我們從身體里擠出來一點點體液,小寶寶被蚊蟲傷害的地方就能迅速緩解不適,看著小寶寶舒服了,我們可高興了。
這些情況,也要小心對待哦!
在局部皮膚涂抹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清涼油、風油精等。
繼發感染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局部及全身的抗炎治療。
如果引起過敏性皮炎,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剪短寶寶指甲,并告訴寶寶不要用手去搔,避免抓破皮膚。
放置急救包的環境要干燥、通風,還要避免陽光直射。以免藥物在過度的陽光照射下提前變質。另外,急救包應放置在孩子看不到、夠不到的地方。以免誤服,導致不必要的麻煩。除了為孩子準備一個外傷急救包,父母更應該多了解一些急救知識,為孩子的安全加個雙保險。
鑷子:拔除孩子手上的小刺.尖頭鑷子比針更好使。
剪子:除了通常功用外,孩子被燙傷或處于昏迷狀態時,可以用剪子把不易脫下的衣服剪開。
不同型號的無菌紗布:不同型號的無菌紗布可用于孩子暴露在外的傷口包扎、止血。
創可貼:一般在擦傷,流血不多時使用。
繃帶卷:用于包扎時固定紗布。
三角繃帶和夾板:孩子出現骨折時用它們起固定作用,三角繃帶還可以包扎身體任意部位。
無菌棉簽和棉球:用于清潔孩子傷口以及周圍皮膚。
一次性橡膠手套:處理創傷面大的傷口時可以戴上它,防止手上的細菌污染傷口。
膠布:用于固定包扎好的紗布。
安全別針:用于固定繃帶和吊帶。
小手電筒:如果孩子在晚上受傷,可以用它照亮,處理傷口時就很方便。
塑料袋:可以作為冰袋,盛水,密閉開放的胸部傷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