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
日子不好過了,總得想點辦法。白酒企業這半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以前的團購通路被堵,突然間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慌不擇路。
大多數白酒企業打起了互聯網營銷和電商的主意。
電商這個渠道以前是白酒企業不太愿意正眼瞧的通路。這和多種因素有關,目前整個酒業電子商務前景并不明朗,這或許是很多企業早期不愿意關注的理由之一;當然,更重要的是,白酒企業以前集中大部分精力搞團購,甚至荒廢了自己原有的商超等渠道,對電商這種渠道多數采取的態度是不屑一顧。
但現在,很多企業又開始盲目發展電商,仿佛電商是救命稻草一樣——互聯網營銷情況和電商差不多,以前看都不愿看,覺得是小兒科,現在卻奉為圭臬。
白酒企業有錢,這個全中國的搞營銷的公司都知道,所以連互聯網營銷圈里“臭名昭著”的一些人也盯上了白酒企業,希望可以分一杯羹。白酒行業本身存在的咨詢公司中在互聯網上比較活躍地也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希望借助互聯網營銷、電商等概念為自己拉攏點新生意。
但這些所謂專家真的懂互聯網營銷、懂電商嗎?
一個所謂的“盤中盤”理論讓中國酒業咨詢公司吆喝了十年,直到所有的酒商都開始倒胃口才算罷了。所以,當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咨詢人士推出所謂“網絡盤中盤”,還有同行跟著叫好的時候,頓時覺得這個行業技術含量實在太低了— 一個專業搞咨詢的人士,給自己的新理論、新模式起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真的就這么難嗎?
專家不懂,酒企業更不懂,不懂不要緊,最要命的是在不愿意深入研究的情況下還非要盲目上馬。
事實上,目前酒業在互聯網營銷和電商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都差得很多,和其他一些數碼電子、圖書音像、服裝服飾等等比起來,酒業實際上是嚴重落后,既沒有多少成功案例,也沒有太多失敗教訓供行業來總結。但是,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應該深入研究、謹慎介入——有規劃有目標的事情多做,跟風趕潮的事情少干。
說到跟風趕潮,白酒企業最近還有一個潮流:時尚白酒,也有人稱為“潮白酒”。
中國酒企無愧于跟風大王的名號,短短半年,近百種“潮白酒”紛紛亮相,瞬間把藍海變成了紅海。
事實上,電商也好,潮白酒也罷,真正考驗的是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對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的理解。毫不夸張地講,互聯網、尤其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將開啟一場商業模式革命,這場商業模式革命的本質就是過渡到徹底以消費者為中心——過去十年,很多酒企業都忘記了,大多數的時候酒本質上還是快速消費品這一事實,放棄了對真正消費者(飲酒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