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能獨奏嗎?我們都知道,低音提琴在樂隊中經常看到,主要演奏樂隊的低音聲部,是樂隊中音響和節奏的基礎,而獨奏或重奏一般很少聽到,尤其在國內。偶然的機會,聆聽了侯俊伙教授改編的低音提琴五重奏《二泉映月》,悲濁而哀怨,悲愴而憤然的情感全部徘徊在低沉的音域空間,更凸顯了其樸實無華的凄美情緒,那情緒抽扯著你的心,悲酸得心能擰出水來,陷入之中不能自拔,聽了還想聽。為什么這么悲愴的曲子讓我如此上癮而流連忘返?我開始聆聽低音提琴中國作品專輯《低音魅力》,在這張音樂專輯中體味著低音提琴的魅力。
這張音樂專輯一共9首作品,均是改編自中國優秀的二胡、古琴、鋼琴、古箏、大提琴與小提琴名曲。拋開九首原創作品的聆聽意境,我覺得低音提琴獨有的音域能力、音色特點、音樂表現力更能形象化展示音樂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敘事性,更易接近人的情感。滄桑雕琢的音色,莊重而深沉,深邃得樸實無華,抓住你的情感直接貼近,是排除一切的,構成了低音提琴特有的音色音響特征,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在這種特征下,徜徉在這張音樂專輯的音響世界中,每一首作品都能激發你挾持著自己內心獨有的情感,無畏地聯想并陶醉其中,并能引出你內心即有的深藏而未知的,或滄桑或憂郁或悲壯或雄渾激昂的情感,對路了,會一發不可收拾,持續釋放情緒,得到安慰。
音樂體味是獨特的,如 低音提琴五重奏《二泉映月》,“溫柔”地戳痛你的情感,悲傷的疼痛從心底深處一層層被撩撥開來,卻欲喊無聲,欲哭無淚,而卻讓你痛得很徹底,渲泄得痛快而過癮;低音提琴獨奏曲《搖籃曲》,母親深邃的內心祝福、擔心、期盼……五味的情感傳達著母親難以言表的深深的愛;低音提琴與鋼琴曲《漁舟唱晚》,清亮而干凈如水的鋼琴,聲聲托起“暮色夕陽”吻地的輕響,“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漁舟點點奔向盡頭,英雄的情懷傳達著對生活的無限感慨;低音提琴獨奏曲《幻想曲》,充滿力量的引子沖撞著你的心靈,引導著你的思想,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對一切挫折,不能自拔地暫時逃避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和靈魂對話的世界;低音提琴獨奏曲《牧歌》,低沉柔和的旋律,粗糙的撞擊而又不乏柔情的撫慰,撫慰療傷的意境而又極具情感挑逗性,也妥帖地體現了南北朝民間歌謠《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蒼茫”而“驚喜”的意境;低音提琴獨奏曲《浪漫曲》,粗拙而率真的意境,傳達著一種成熟的而又有一絲羞澀的浪漫;低音提琴與鋼琴曲《陽關三疊》用極美妙的泛音和滑音傳達著古琴的神韻,好似把你帶到“斷腸聲里唱陽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古代一般,隨著情意綿綿的曲調,情感跌宕著,寸衷難泯,無窮傷感,真是動人的惆悵;低音提琴獨奏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既有快樂也有憂傷,既有熱情奔放也有內心糾結,極具張力,渾厚而有彈性,瀟灑、華麗的節奏傳達著怡然自得的釋懷,成為這首曲子的突出亮點;低音提琴五重奏《良宵》,嫻靜釋然的情緒渲染著你,“曲徑通幽”感覺下的情感釋放, 一絲絲的甜蜜與享受。
弦樂器具有基礎音色,有時傳達著具體的音樂形象,如有人談到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音色意象感覺,分別用“幻想、浪漫、滄桑”來形容,而從女性聽眾的角度,我更傾向于這種描述:小提琴像是充滿幻想與夢想的少年男子,大提琴像是蘊含浪漫氣息的青年男子,低音提琴像是擁有豐富人生閱歷和滄桑感的中年男子。在這種想像的音樂形象下,低音提琴獨特的音色送給聽眾的音響是孤獨含蓄而不是張揚,其所傳達的文化感受更具有慰藉感和安全感,是一種思想成熟者或閱歷豐富者的自我反省與安慰。如其所傳達的幸福、幻想、浪漫,都是深層次的基于痛苦掙扎、靈魂掙扎、靈魂碰撞、生命搏斗后的,從這種認同上聽這張音樂專輯你一定能找到一種“被感動深深包裹”的感受,這就是低音提琴的魅力,相信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