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網友“一根”發微博稱眉縣某開發商涉嫌資金詐騙。5月8日,眉縣縣委針對該微博下發《縣委辦輿情信息批辦單》,稱“及時發布回復消息,引導輿論導向,同時積極做好刪帖工作”。然而這份尚處于辦理之中的批辦單,近日被網友“劉虎”曬在了網上。
眉縣外宣辦宣稱要堅持按照“民生帖必辦、問題帖必復、惡意帖必刪”的原則,積極、穩妥、及時回應網民訴求。而在其眼里,網友“一根”所發的那條微博并非“惡意帖”。
既然如此,眉縣政府部門只需積極回應網友問題,及時公布案件處理情況,讓民眾能夠盡快了解真相,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緒,而大可不用采取刪帖措施。
目前,網絡已經成為信息發布和傳播的平臺,各地政府對網絡輿情非常重視,但是從地方政府部門的實際操作來看,仍然沒有把好網絡輿情的脈絡,往往忽視民意訴求的根源,對于民眾反映的民生問題缺乏積極解決措施,反而對一些所謂的“負面信息”過度敏感。
地方政府部門需要轉變思維模式,應對網絡輿論需有正確措施,不能總是依賴于刪帖,而應該積極回應民眾關心的問題,解決民眾所提出的合理訴求。對于那些所謂的“負面信息”,也不能一刪了之,而是積極公開相關信息,告知民眾真相,尊重民眾理性抉擇的權利,從而將“負面信息”的社會影響降到最低點。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