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資料
1. H省是我國中南地區的一個經濟中等發達省份。改革開放以來,H省經濟建設取得顯著增長,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付出了過度消耗資源和深度環境污染的代價。據統計,H省每創造1萬元的產值,能耗是東部省份平均的2.3倍、中部省份平均的1.7倍。H省省委書記在今年“兩會”上表示,要實現H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發展全局,在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地處理城鄉間、經濟與社會間、人與自然間的關系,樹立按生態系統規律引導發展的生態文明發展觀,積極倡導生態文明教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鑄造綠色科技體系,把綠色科技引入經濟,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2. S省是我國華北平原上經濟正處于崛起的一個能源大省和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十年九旱,缺林少綠,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問題已成為制約S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障礙。S省發展之長在于能源,之短在于山水,之基在于林木,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近幾年,S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工作,把林業生態建設作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全省每年營造林近500萬畝,近5年累計完成造林2378萬畝,森林覆蓋率年均提高近1個百分點,成為全國森林資源增幅較大的省份之一。
3. Z省是我國長三角地區的一個經濟發達省份。在全國范圍內,Z省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探索者與先行者,是全國市場化改革最早、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雖然能源資源少但經濟總量大,人民物質富足。與此同時,Z省還處于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的資源環境矛盾凸顯期,經濟總量迅速擴大與自然資源有限供給和自然資源生產率相對低下的矛盾,是該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如果Z省不結合本省經濟發展實際,不積極主動地創新發展模式,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持續。去年,Z省省委提出了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Z省的歷史使命,指出要努力建設“富饒秀美、綠色和諧”的生態Z省等戰略目標。
4.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作答要求
1. H省擬出臺《綠色H省建設綱要》,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這份綱要核心內容的要點。
要求:內容全面,符合實際,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2. 假設你是S省協助省領導分管生態文明建設的副秘書長。你認為S省在今后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上應該主要做好哪些工作?
要求:工作全面,科學合理,400字左右。
3.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請你以Z省為例,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角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Z省今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些想法。
要求:(1)結合給定資料,自選角度,自擬標題;(2)緊密結合黨的十八大報告;(3)1000—1200字。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給定資料1”對H省介紹很簡單,但應試者要根據平時工作積累從中分析出省情的主要特點,在此基礎上要知道建設綠色H省要開展哪些工作。綱要的核心內容一定是建設什么、怎么樣建設等內容,其他的諸如形勢分析、存在問題、目標原則、保障措施等都不是核心內容,也都不是本題作答內容。受字數限制,作答內容點到為止,不要寫過多修飾成分。作答的主要內容有:(1)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施重大生態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加大對生態脆弱地區的保護和修復力度。(2)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控制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快重點企業和重點行業治理,組織實施好重大環保工程,綜合治理江河流域,加大鄉村環境治理。(3)發展綠色生產。構建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綠色項目建設,發展兩型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清潔生產、綠色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嚴把項目環境入口關。(4)倡導綠色消費。倡導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轉變消費方式,引導公眾低碳生活,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5)弘揚綠色文化。樹立生態文明理念,開展群眾性活動和綠色行動,凝聚和提升全社會的生態自覺、生態理性。
第2問,從“給定資料2”看出,S省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是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副秘書長的身份,說明作答內容即可是從全省角度的工作整體部署和對工作部門的工作要求,還可是帶有研究論證性的工作建議,身份限制比較少,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把工作寫實了,同時必須做到著眼全省,立足分管工作;著眼生態文明建設,立足林業生態;著眼科學發展觀,立足省情實際。主要作答內容有:(1)把造林綠化、發展林業生態上升為全省發展戰略,盡快出臺實施一批工作意見、決定、方案和鼓勵政策。(2)加大投入,通過政府投資、企業籌資、社會集資等多元化渠道籌集造林綠化資金,建立省級公益林補償基金、專項造林綠化經費和綠色低碳基金專項等。(3)實施山川披綠工程。實施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三北工程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實施荒山綠化、礦區綠化、交通沿線綠化、城鄉綠化等披綠工程;建設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花園、草園;實施干果經濟林、速生豐產林“兩林”富民工程。(4)打造若干個林業重點發展項目。一是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項目;二是重點礦區、能源生產區生態恢復項目;三是重點林區生態擴展項目;四是林地、草地、濕地保護項目;五是建設從國道到村路的路兩側“綠色走廊”。(5)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生態效益補償、造林直補、林權流轉、林木采伐等制度。(6)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鞏固造林綠化成果。
第3問,看似寫一篇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文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內容和要求寬泛,比較好寫;但實際上要求很多,稍不注意就會寫偏。這些要求是:(1)要有體現“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內容;(2)要緊密結合黨的十八大報告,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去寫,所以應試者要對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的內容十分熟悉;(3)要按照Z省的省情和實際去寫;(4)主要內容寫Z省今后的生態文明建設。文章的主體論述內容可以有:(1)發展生態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引導與倒逼作用,優化增量,抓好大項目建設,加大對優質高效、可持續的產業投入。加強科技創新,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循環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綠色引領、生態富民、科學發展。(2)優化生態環境,構建生態安全支撐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要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綠色城鎮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深化水、氣、土壤污染防治,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破損山體生態恢復和污染耕地、污染場地環境治理,推進危險廢物、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防控。(3)繁榮生態文化,形成和諧生態的濃厚氛圍。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全面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倡導生態生活方式,努力養成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習慣。開展“Z省生態日”、“世界環境日”等生態文化活動,引導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使生態倫理、環保責任深入人心,形成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4)健全制度機制,完善生態建設保障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從根本上破解資源環境難題,必須從改革上找出路,創新體制機制。要完善Z省地方性法規規章,充分利用經濟杠桿和價格手段,適度進行資源能源價格改革,推進排污權交易,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省建設。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為實現永續發展提供強大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