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四步走
月入三千買車買房不是奢望
不斷攀高的房價,讓買房成為許多年輕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不肯服輸的人,堅信水滴石穿的道理,不氣餒,不放棄,一步一個腳印地接近自己的目標。在國內知名的個人理財社區“挖財”論壇上,就有這么一位樂觀堅韌的“女財主”雪梅蘭:月收入不足三千,決心在五年內買車買房。
2012年本科畢業的雪梅蘭,現在在蘇州某公司工作,月工資3000元,扣掉五險一金,到手2700元左右。2013年,她和相戀三年的男友結婚,老公月工資2000元左右。雖然兩人收入較低,但目前他們的存款已突破12000元。
關于理財,雪梅蘭堅持開源節流的“四步走”原則。
第一步,記賬。小兩口花的錢,事無巨細,都要用“挖財”記下來。由于賬記得詳細,兩口子省錢也特別到位。比如去超市買菜,雪梅蘭會特別留意減價促銷的,時令菜、葷菜間隔搭配,兼顧價格與營養搭配。第二步,把記賬省下的錢存定期。每個月,他們根據預算,留下一部分錢,剩下的錢都放進銀行,存期三個月、半年、一年不等,這樣既可收獲最大利息,又能保證資金流動性。第三步,信用卡。在消費方面,雪梅蘭沒有太大的用卡需求,但她可以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把卡里的錢存入銀行收獲利息。信用卡的優惠活動,也讓他們省下一部分錢。第四步,投資。投資主要是投資自己。現在小兩口父母健康,自己沒有孩子,正是奮斗的好時候。雪梅蘭打算邊工作邊讀研,她老公也在接受函授本科教育,邊工作邊學習。她計劃兩年后,兩人的工資都漲到4000元左右。除了理財方面的規劃,雪梅蘭還詳細計劃了買車買房的時間表。他們打算兩年內買車,五年內買房,七年內為父母存一筆養老金。她介紹,蘇州新區郊區的拆遷房價格不高,“上個月路過中介,看到38萬可以買一套60平米的毛坯房。公司里的同事去年6月份買了一套120平米的拆遷房才55萬元,還是精裝修的。”這更讓雪梅蘭有了信心。
除此之外,雪梅蘭也在嘗試各種開源途徑,比如擺地攤、開淘寶點、寫小說,等等。為了接近目標,小兩口正努力奮斗著。這個奮斗過程雖然偶爾伴隨著艱辛,但就像“挖財”的口號“記賬的人更富有”所說,奮斗的生活,必然會回饋奮斗者不一樣的風景。(高晨04)
職場風聲:與人交際的禁忌
不少人在職場中都遭遇過“稱呼的尷尬”,“老板”、“老大”、“老總”……該選擇哪一種來稱呼領導呢?而同事之間,又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稱呼最合適呢?如果你是初涉職場的新人,面對“稱呼的尷尬”時該怎么辦?下面幾條,可謂是前人總結出來的職場稱呼寶典,不妨好好學習學習。
不知道怎么叫,就先叫“老師”。新人進單位,首先應該對自己所在部門的所有同事有一個大致了解。如果是職位清楚的人,可以直接稱呼他們“張經理、王經理”等,對于其他同事,可以先一律稱“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叫聲老師總沒錯。
變個法子喊高一檔。剛進入一個公司,可以靈活一點,適時變個法子“高呼”同事。如,不知道同事的職位,就稱他為經理,通過稱呼暗示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當然,時機要留意好,別在老總面前把普通的同事稱為經理。
公司里親昵的叫法,能少就少。有些人喜歡在公司里玩“哥倆好”、“姐倆好”,其實過分親昵的叫法,一來容易引起別人誤會,二來也會顯得輕浮,特別是制度比較嚴謹的公司,這還是蠻犯忌的。
和同事相處的小禁忌
第一 要認識到大家同在一間辦公室里工作,和睦相處形成一個和諧一致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科室的正常工作可能都要受到干擾,作為職場人要有和同事和睦相處的能力
第二 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可塑性的,是可以被說服的。因此和同事友好相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三 和任何人相處都要尊重對方,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在科室中應真誠的對待他人,有分歧時要多做溝通,不在背后傳播謠言。
第四 要謙虛謹慎,自己剛進科室比較年輕,資歷淺工作經驗少,要本著請教學習的態度和同事交流,不恃才傲物,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不苛求別人。
第五 同事和同事又有不同的地方,有的工作性質和你不沾邊,有的工作性質完全相同。對待后一種同事,除了正常相處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問題,要有主動承擔繁重工作的精神,有成績不要自我夸耀,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有忍讓精神等等(燕君22 美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