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阮綺紅,陳影潔
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中的一種,是由于皮膚暴露于大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種刺激性皮炎[1]。IAD主要發生于會陰部、骶尾部、臀部、腹股溝、男性的陰囊、女性的陰唇、大腿內側及后部。其主要表現為紅斑、紅疹、浸漬、糜爛,甚至皮膚剝脫,伴或不伴有感染。IAD不僅造成病人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而且也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為了了解失禁病人的護理及IAD的發生情況,我院于2013年1月13日對全院失禁病人進行調查,現匯報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13年1月13日我院住院失禁病人。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取現場查看的方式,調查員為醫院傷口/失禁專科護理小組成員,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培訓,以統一IAD的評價標準,共34名調查員,分9組,2人為1組,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被查科室在崗的護士長和護理組長隨同檢查,一起查看病人并確認調查結果后雙方簽字。調查后調閱所有病歷了解病情與實地調查的相符性。
1.2.2 調查工具 采取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進行調查。共分為4部分,第一部分為科室當日失禁病人總體情況;第二部分為失禁病人基本情況,包括病人住院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天數、診斷、自理能力、認知、營養、進食方式等;第三部分為小便失禁情況,包括小便失禁類型、小便控制能力、小便失禁采用的器具、會陰部皮膚情況、皮膚護理措施;第四部分為大便失禁情況,包括大便性狀、大便控制能力、大便次數、大便失禁采用的器具、肛周及會陰部皮膚情況、皮膚護理措施。IAD嚴重程度評估參照IAD嚴重程度評估量表[2](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severity instrument,IADS),嚴重程度分為3個等級:輕度為皮膚潮紅或紅斑(粉紅色、紅色);中度為皮膚紅腫、紅疹;重度為皮膚缺失如糜爛、破損。
1.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頻數、百分率描述,并進行χ2檢驗。
2.1 失禁病人基本情況 當日16:00我院共有住院病人1 758例,其中失禁病人76例,占4.3%。其中小便失禁17例,大便失禁10例,大小便均失禁49例。男52例,女24例;年齡24歲~91歲(63.71歲±19.93歲);住院天數1d~421d(58.89d±89.43d)。
2.2 IAD發生率 76例失禁病人中26例發生IAD,發生率占失禁病人的34.2%。大小便失禁導致中度IAD占19.2%,重度占26.9%。結果見表1。

表1 26例IAD情況
2.3 IAD的相關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26例IAD的相關因素分析
2.4 失禁護理器具的選擇(見表3)

表3 失禁護理用具的選擇 例(%)
2.5 失禁病人及IAD病人的皮膚護理措施(見表4)

表4 失禁病人的皮膚護理措施 例(%)
3.1 大小便均失禁病人IAD的發生率較高 IAD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主要是由于大小便失禁時,排泄物附著皮膚而發生的化學性刺激、因使用尿片或尿失禁而發生的皮膚泡漲、因頻繁的沖洗或擦洗而發生的機械性刺激以及上述多種原因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局部皮膚炎癥性表現[1]。有研究表明,在住院失禁病人中IAD發生率為19%~50%[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IAD發生率占失禁病人34.2%,與文獻報道相符。其中大小便均失禁占65.4%,且IAD程度嚴重,提示大小便均失禁病人尤應予以重視。
3.2 IAD發生的相關因素應引起關注 Nix[4]的會陰部評估量表(PAT)從4個方面評估病人發生IAD的風險:①刺激的類型和強度(成形糞便、液體樣糞便、尿液等);②皮膚暴露于刺激的時間;③會陰部皮膚情況;④增加腹瀉風險的相關因素,如低蛋白血癥、抗生素的使用、鼻飼等。本次研究發現,IAD的發生除與大小便控制能力及性質有關外,還與病人的病種、自理能力、意識、年齡、住院時間有關。有報道,大小便失禁是腦卒中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很高,為32%~79%[5]。本次調查中神經系統疾病失禁病人發生IAD的比例占IAD總數的42.3%。神經系統疾病失禁病人因感知能力或自理能力差、意識不清不能及時清除大小便而導致皮膚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刺激,增加了IAD易感性;此外,70歲以上老年失禁病人因自理能力差等原因,IAD發生比例高,在臨床護理中應予以重視;住院時間在14d內的失禁病人發生IAD的比例高,考慮與疾病處于不穩定期、失禁護理的健康教育尚未能落實到位等因素有關。
3.3 失禁護理工具的選擇及使用應加強培訓 近年來,隨著失禁護理理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新護理用具被用于失禁病人的護理。有效的護理用具能預防IAD的出現,減輕病人痛苦,減輕護理工作量。本次調查中小便失禁病人多數采取留置尿管。留置尿管可有效避免尿液浸濕皮膚,便于護理,但長期留置尿管存在泌尿系感染的風險,同時也不可完全避免IAD的發生。部分小便失禁病人采用了保鮮袋及尿套,該類用品適用于男病人,但存在使用過程中保鮮袋及尿套口松緊控制問題,如果開口處過緊易導致陰莖皮膚缺血或皮膚損傷,開口過松則漏尿。
本次調查中部分小便失禁病人及多數大便失禁病人采用的用具是尿片或紙尿褲,大便失禁IAD病人使用該類用具的比例也偏高。尿片或紙尿褲可以吸收水分,減少糞便、尿液與皮膚的接觸;但是透氣性差,會導致皮膚出汗的增加,從而導致皮膚表面pH值升高,增加病人發生IAD的風險[6]。有研究表明,粘貼一件式造口袋收集大便能有效避免大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同時便于觀察大便排出量,控制臭味。肛袋底板是水膠體敷料成分,能較好地保護及治療局部受損的皮膚,促進受損皮膚愈合,減輕護理工作量。Denat等[7]對造口袋和紙尿褲用于神經內外科失禁病人的護理效果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使用造口袋可以降低IAD的發生率,延長IAD的出現時間。王芳等[8]采用一次性尿墊、帶氣囊導管(包括氣管插管、改良型氣管插管及氣囊尿管)、造口袋3種方法對ICU大便失禁病人大便管理效果、肛周皮膚浸漬損害程度及損傷愈合進行對照研究,發現肛門貼造口袋是大便失禁病人的最佳選擇。本次調查中尚無大便失禁病人采用造口袋,可能與護士對造口袋用于失禁的粘貼方法不熟練、撕脫易導致皮膚破損等因素有關,提示對于大便失禁的護理用具仍需普及,使用技巧需加強培訓。
3.4 失禁病人皮膚的保護性預防措施有待加強 大小便失禁病人易發生IAD,因此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尤為重要。有研究表明,持續采用包括清潔、滋潤、使用皮膚保護劑等集束性護理干預可更好地保護皮膚[9]。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失禁病人,護士基本能協助清潔病人的皮膚,采取的清潔方法主要是溫水或濕紙巾清潔,濕紙巾除清潔作用外,還有保濕的作用,但濕紙巾成本較高。護士還對部分病人使用了滋潤保濕用品,保濕措施可修復和增強皮膚的保濕屏障,保持和增加皮膚的含水量,減少表皮失水,修復脂質包膜。潤膚劑可以代替角化細胞間的脂質,以保持皮膚表面的光滑,比甘油、尿素、凡士林能更有效地預防IAD。本次調查發現,失禁病人使用皮膚保護劑較少。皮膚保護劑的主要作用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或半透的屏障膜,防止尿液和糞便中水分及刺激物的浸泡和損傷,同時維持皮膚正常的屏障功能。失禁病人使用的保護劑有皮膚保護噴劑、透明敷料、氧化鋅軟膏或鞣酸軟膏等。含有氧化鋅油的產品具有很好地保護皮膚屏障功能的能力,但是不能避免皮膚的浸漬,維持皮膚含水量的能力也較差,且不易清除。多項研究表明,使用噴賽膚潤或皮膚保護膜保護皮膚可有效預防IAD發生[10-12]。值得注意的是,賽膚潤及創面保護膜的使用無助于真菌性肛周皮炎的預防,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及抗真菌藥物局部外涂肛周皮膚不可忽略[8]。
本次調查還顯示,對于失禁病人及IAD病人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的較少。提示,在發生IAD之前缺乏有效預防措施,部分已發生IAD病人也僅采取皮膚清潔措施,提示應加強對護士的相關培訓。
[1] Black JM,Gray M,Blis DZ,etal.MASD Part 2: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A consensu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1,38(4):359-370.
[2] 張娜,吳娟.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1046-1048.
[3] Driver DS.Perineal dermatitis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J].Crit Car Nurse,2007,27(4):42-46.
[4] Nix DH.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erineal assessment tool[J].Ostomy Wound Manage,2002,48(2):43-49.
[5] 張孝琴,陳小芳,蘇麗丹.康惠爾皮膚保護膜在預防成人尿布皮炎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0):30-31.
[6] Shigeta Y,Nakagami G,Sanada H,etal.Factors influencing intact skin in women with incontinence using absorbent products:Results of a cross-sectional,comparative study[J].Ostomy Wound Manage,2010,56(12):26-33.
[7] Denat Y,Khorshid L.The effect of 2different care products on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n patients with fecal incontinence[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1,38(2):171-176.
[8] 王芳,程清,胡秀蓉.三種不同管理方法在ICU大便失禁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2):100-101.
[9] 李綺慈,呂春梅,莫韶妹,等.集束護理預防腹瀉病人肛周皮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1(2下旬刊,專科版):102-103.
[10] 游葆萍,陳東玲,邱卓芳,等.多愛膚超薄敷料預防大小便失禁所致尿布皮炎[J].護理學雜志,2011,26(11綜合版):15-16.
[11] 徐明亞.3M無痛保護膜在大小便失禁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3B):689.
[12] 張麗.3M皮膚保護膜聯合康樂寶造口粉對大便失禁所致肛周皮膚損傷的療效觀察[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2,35(9):1284-1285.